马克思主义视阈中思想政治教育的人学理论与现实建构

发布时间:2017-04-20 08:08

  本文关键词:马克思主义视阈中思想政治教育的人学理论与现实建构,,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构建在“人”的基础上的社会实践活动。缺乏对“人”的深刻把握则很难有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现如今,思想政治教育人学取向已然成为学者们关注的焦点。本文择选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人学视阈,并对此进行了相关探析:初步描述了思想政治教育人学的基本内涵,尝试论证了其趋向出现的合理性原由。借助人学研究的经典角度,对思想政治教育进行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与方法论的观照。就当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出现的对待人的尴尬,作马克思主义的必要审视。并根据人学启示,尝试勾勒思想政治教育人性化“理念蓝图”,将人学落实到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操作层面,具体提出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人本方法,完成对思想政治教育人学构建的初微探究。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思想政治教育人学 以人为本
【学位授予单位】:兰州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D641
【目录】:
  • 摘要7-8
  • Abstract8-9
  • 第1章 绪论9-16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9-10
  • 1.1.1 选题背景9
  • 1.1.2 研究意义9-10
  • 1.2 国内外研究状况述评10-13
  • 1.2.1 国内研究现状10-11
  • 1.2.2 国外研究现状11-13
  • 1.3 理论依据和研究方法13-14
  • 1.3.1 理论依据13
  • 1.3.2 研究方法13-14
  • 1.4 基本思路和整体理念14
  • 1.4.1 基本思路14
  • 1.4.2 整体理念14
  • 1.5 主要观点及创新之处14-16
  • 1.5.1 主要观点14-15
  • 1.5.2 创新之处15-16
  • 第2章 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的人学理论16-28
  • 2.1 思想政治教育的人学定位16-20
  • 2.1.1 思想政治教育人学取向的科学内涵16
  • 2.1.2 思想政治教育人学取向的合理缘由16-20
  • 2.2 思想政治教育的人学基础20-28
  • 2.2.1 思想政治教育人学基础中人的存在论20-22
  • 2.2.2 思想政治教育人学基础中人的本质论22-26
  • 2.2.3 思想政治教育人学基础中人的发展论26-28
  • 第3章 思想政治教育人学的马克思主义反思28-32
  • 3.1 思想政治教育人学的实然困境28-30
  • 3.1.1 思想政治教育人学的困境表现28-30
  • 3.1.2 思想政治教育人学的困境表现30
  • 3.2 思想政治教育人学的应然原则30-32
  • 3.2.1 是——is31
  • 3.2.2 在——be31-32
  • 第4章 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的人学实现32-46
  • 4.1 思想政治教育人学理念的创设32-34
  • 4.1.1 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理念——回归生活世界32-33
  • 4.1.2 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化理念——追求人文关怀33
  • 4.1.3 思想政治教育诗意化理念——丰富方法艺术33-34
  • 4.2 思想政治教育人学方法的实践34-46
  • 4.2.1 明确思想政治教育的人学目的34-36
  • 4.2.2 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的人学内容36-39
  • 4.2.3 坚守思想政治教育的人学原则39-42
  • 4.2.4 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的人学方法42-44
  • 4.2.5 营造思想政治教育的人学环境44-46
  • 结论46-47
  • 参考文献47-49
  • 致谢49-51
  •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5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张洪根;思想政治教育人学方法论原则探析[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2 沈壮海;;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的新范式与新形态[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7年02期

3 史海生;;论以人为本与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J];教育与职业;2009年12期

4 石义斌;试论人学的兴起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J];理论探讨;2000年05期

5 张耀灿;;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范式的人学转换[J];思想教育研究;2010年07期

6 褚凤英;张宜美;;现实的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出发点■——兼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人学范式[J];探索;2006年03期


  本文关键词:马克思主义视阈中思想政治教育的人学理论与现实建构,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1823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31823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3ad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