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城市思想及其当代启示
发布时间:2021-06-13 22:28
马克思和恩格斯合著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蕴含着丰富的城市思想,其从生产方式角度论证了城市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并明确指出城市因人而存在,"现实的人"是城市存在的前提,"现实的人"的实践活动是城市发展的动源;同时强调,城市起源于社会分工,资本是城镇化的加速剂,城乡关系是城市发展中的基本关系。《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关于城市思想的论述所蕴含的基本原则,对于新时代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而言,无论是在提升城市服务功能方面,还是构建城市分工格局、解决城镇化的资本问题等方面,都应该坚持和遵循。
【文章来源】:中州学刊. 2020,(04)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一、《形态》城市思想的研究进展
二、《形态》的主要城市思想
1.“现实的人”是城市存在的前提
2.城市起源于生产力发展引起的社会分工
3.资本是城镇化的推动剂
4.城乡关系是城市发展的基本关系
三、《形态》的城市思想对新时代我国城镇化的启示
1.新型城镇化的社会服务功能要以“现实的人”为中心展开
2.以《形态》中城市分工思想为指导,构建新时代城市建设的协调分工格局
3.以《形态》对“资本是城镇化的推动剂”这一限定范围,妥善解决城镇化的资本问题
4.以《形态》对城乡关系的论述为指导,积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改革开放40年中国城镇化回顾与展望[J]. 肖金成,刘保奎. 宏观经济研究. 2018(12)
[2]论《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城市理论的双重逻辑[J]. 马超. 城市观察. 2017(04)
[3]《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城市思想及其现代意义[J]. 牛俊伟. 国际城市规划. 2012(01)
[4]《德意志意识形态》城市思想探微[J]. 牛俊伟.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3)
[5]我国城镇化战略调整思路[J]. 魏后凯. 中国经贸导刊. 2011(07)
[6]大都市区新型产业分工与冲突管理——基于产业链分工的视角[J]. 魏后凯. 中国工业经济. 2007(02)
[7]《德意志意识形态》的理论贡献及其当代价值[J]. 侯惠勤. 高校理论战线. 2006(03)
本文编号:3228467
【文章来源】:中州学刊. 2020,(04)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一、《形态》城市思想的研究进展
二、《形态》的主要城市思想
1.“现实的人”是城市存在的前提
2.城市起源于生产力发展引起的社会分工
3.资本是城镇化的推动剂
4.城乡关系是城市发展的基本关系
三、《形态》的城市思想对新时代我国城镇化的启示
1.新型城镇化的社会服务功能要以“现实的人”为中心展开
2.以《形态》中城市分工思想为指导,构建新时代城市建设的协调分工格局
3.以《形态》对“资本是城镇化的推动剂”这一限定范围,妥善解决城镇化的资本问题
4.以《形态》对城乡关系的论述为指导,积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改革开放40年中国城镇化回顾与展望[J]. 肖金成,刘保奎. 宏观经济研究. 2018(12)
[2]论《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城市理论的双重逻辑[J]. 马超. 城市观察. 2017(04)
[3]《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城市思想及其现代意义[J]. 牛俊伟. 国际城市规划. 2012(01)
[4]《德意志意识形态》城市思想探微[J]. 牛俊伟.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3)
[5]我国城镇化战略调整思路[J]. 魏后凯. 中国经贸导刊. 2011(07)
[6]大都市区新型产业分工与冲突管理——基于产业链分工的视角[J]. 魏后凯. 中国工业经济. 2007(02)
[7]《德意志意识形态》的理论贡献及其当代价值[J]. 侯惠勤. 高校理论战线. 2006(03)
本文编号:322846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32284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