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体系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梳理·国际视野·启示价值

发布时间:2021-06-19 09:52
  由沃勒斯坦首创并发展的世界体系理论也被称为“世界体系的马克思主义”,是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流派之一。作为一种理论,世界体系理论对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历史与现状进行了批判性研究,揭示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不平等性,力图从世界历史的角度,在经济、政治和文明三个层面重新建构世界秩序;作为一种分析方法,世界体系理论反对传统社会科学以单一“国家”、“社会”为单位的分析方法,主张将世界作为一个历史体系进行长时段和大范围的整体性研究,即以“世界体系”为分析单位。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理解处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核心地区的国家的经济发达和政治强盛,以及处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边缘地区的国家的经济贫穷和政治弱小。本文从国际关系的视角对沃勒斯坦的世界体系理论进行了系统的研究。首先对世界体系理论的形成背景、理论渊源和发展历程进行了一般性的分析。其后对世界体系理论的理论框架和内容作了系统的归纳与论述。再次,以国际关系研究为视域对世界体系理论的国际关系思想进行了解读。最后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对世界体系理论的价值进行了评说诊测,并从国家实践的角度论述了世界体系理论对中国国际战略的重要启示。 

【文章来源】:吉林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55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内容提要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与框架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
        1.4.1 研究方法
        1.4.2 创新之处
第2章 世界体系理论的形成背景、理论渊源和发展历程
    2.1 世界体系理论的形成背景
        2.1.1 世界体系理论形成的社会现实背景
        2.1.2 世界体系理论形成的学术思想背景
    2.2 世界体系理论的理论渊源
        2.2.1 对依附理论的承继
        2.2.2 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
        2.2.3 对年鉴学派的超越
    2.3 沃勒斯坦与世界体系分析
        2.3.1 走上世界体系分析之路
        2.3.2 世界体系理论的创立与发展
第3章 世界体系理论的理论框架与基本内容
    3.1 “世界体系”概念的厘定
        3.1.1 方法论性质的“世界体系”
        3.1.2 实体性质的“世界体系”
    3.2 世界体系的时间解析
        3.2.1 周期
        3.2.2 趋势
    3.3 世界体系的空间解析
        3.3.1 “核心—半边缘—边缘”的基本结构
        3.3.2 “半边缘”的稳定作用
        3.3.3 “融入”和“边缘化”的动态发展
    3.4 世界体系的三维透视
        3.4.1 世界体系的经济之维:一体化的世界经济体系
        3.4.2 世界体系的政治之维:多民族的国家体系
        3.4.3 世界体系的文明之维:多元而趋同的文化体系
第4章 世界体系理论的国际关系视域解读
    4.1 世界体系理论的发展观
        4.1.1 对自由主义发展理论的批判
        4.1.2 对发展的涵义与发展的目标的界定
        4.1.3 对发展的可能性和发展模式的探讨
    4.2 世界体系理论的霸权观
        4.2.1 霸权的涵义与霸权国家的界定
        4.2.2 霸权的周期与霸权的更迭
        4.2.3 霸权的走势与美国霸权的衰落
    4.3 世界体系理论的全球化思想
        4.3.1 全球化的历史进程
        4.3.2 全球化的动力及趋势
        4.3.3 全球化进程中国家的作用
        4.3.4 对全球化的评价
    4.4 世界体系理论的文明冲突思想
        4.4.1 世界体系中的文明冲突
        4.4.2 对普遍主义和种族主义的批判
        4.4.3 对“趋同论”和“阶段论”的批判
        4.4.4 对现代性的批判
第5章 世界体系理论的价值诊测
    5.1 世界体系理论的整体评判
        5.1.1 方法论的意义与局限
        5.1.2 理论的价值与不足
    5.2 世界体系理论对国际关系研究的影响
        5.2.1 世界体系理论在国际关系研究领域中的地位
        5.2.2 世界体系理论对国际关系研究的贡献
    5.3 世界体系理论对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意义
        5.3.1 论证和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
        5.3.2 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
第6章 世界体系理论对中国国际战略的重要启示
    6.1 中国与世界体系的关系
        6.1.1 中国融入世界体系的历史进程
        6.1.2 中国在世界体系中的角色定位
    6.2 世界体系转型时期中国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6.2.1 世界体系转型时期的主要特征
        6.2.2 世界体系转型时期中国面临的机遇
        6.2.3 世界体系转型时期中国面临的挑战
    6.3 世界体系转型时期中国的国际战略考量
        6.3.1 积极融入并促进世界体系向更加公平合理的方向发展
        6.3.2 积极维护世界和平以构建和谐世界
        6.3.3 积极倡导文明多样性以提升中国的软实力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论文摘要
ABSTRACT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体系的建构[J]. 程平.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01)
[2]国际关系视野下的世界体系——浅析沃勒斯坦的现代世界体系[J]. 柴晨清.  前沿. 2007(11)
[3]沃勒斯坦世界体系理论综述及思考[J]. 施维.  长江论坛. 2007(03)
[4]试论国际关系理论中的马克思主义——对世界体系理论和新马克思主义的分析[J]. 李恒杰.  国际关系学院学报. 2007(03)
[5]试论和谐世界理念与国际体系转型的互动[J]. 杨洁勉.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2007(01)
[6]“欧洲中心论”与世界近现代史学科体系构建问题初探[J]. 李义中.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2007(01)
[7]美国霸权的演变轨迹和未来发展趋势[J]. 伊曼纽尔·沃勒斯坦,路爱国.  国外理论动态. 2007(01)
[8]沃勒斯坦的世界体系论刍议——重读《现代世界体系》[J]. 马英明.  党史博采.理论. 2006(11)
[9]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历史考察及其霸权更迭[J]. 刘海霞.  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南京市行政学院学报. 2006(01)
[10]“中心”与“边缘”——世界体系论视角的中国世界工厂定位[J]. 田军.  日本问题研究. 2005(04)

博士论文
[1]从“世界历史”到“全球化”[D]. 刘招明.吉林大学 2009
[2]论国际体系与世界新秩序[D]. 孔庆茵.吉林大学 2005
[3]世界体系理论研究[D]. 江华.复旦大学 2003
[4]霸权及其理论研究[D]. 魏光明.暨南大学 2002



本文编号:323758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323758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1f7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