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马克思晚年的人类学研究
发布时间:2021-07-13 02:24
晚年马克思阅读并研究了许多有关古代社会史方面的资料和著作,并作了详细的摘要和评注,包括对于柯瓦列夫斯基《公社土地占有制,其解体的原因、进程和结果》一书摘要,对于摩尔根《古代社会》一书摘要,对于菲尔《印度和锡兰的雅利安人村社》一书摘要,对于梅恩《古代法制史讲演录》一书摘要,对于拉伯克《文明的起源和人的原始状态》一书摘要等几部著作。本文通过对这几部人类学著作进行认真阅读,并结合马克思所作的摘录与批语,从多种视角深入挖掘马克思人类学笔记的理论价值,并对人与人类社会的发展、东方土地所有制形式和东方社会的发展以及跨越“卡夫丁峡谷”等几个问题进行深入探讨。人类学笔记是马克思在哲学思想发展上的一种继续探索,这对于肯定马克思早年的哲学思想有重要意义;对于确立马克思独立的哲学思想体系有重要意义。本论文对马克思晚年转向人类学的研究内容、研究意义等进行深入探讨,以期对马克思晚年研究方向转向人类学获得进一步的认识。
【文章来源】:黑龙江大学黑龙江省
【文章页数】:4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状况综述
第一章 对马克思晚年几部人类学笔记的深入阅读
第一节 关于马·柯瓦列夫斯基《公社土地占有制,其解体的原因、进程和结果》一书摘要的探析
一、对美洲红种人的研究
二、对英属东印度的研究
三、对阿尔及利亚的土地政策的研究
第二节 关于对路易斯·亨·摩尔根《古代社会》一书摘要的探析
一、由各种发明和发现而来的智力发展问题
二、家庭观念的发展问题
三、财产观念的发展(所有制问题)问题
四、管理(政治)观念的发展问题
第三节 对于其他人类学笔记的探析
第二章 马克思晚年人类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一节 关于东方土地所有制形式的问题
一、东方社会土地所有制的形式不是私有制
二、东方土地所有制形式的特殊性
第二节 从历史角度回答人与人类社会的发展问题
一、人类的发展
二、人类社会的发展
第三节 跨越资本主义的“卡夫丁峡谷”
一、跨越理论的提出
二、跨越理论的实践
第三章 马克思晚年人类学研究的意义
第一节 人类学研究的成果对于肯定马思克早年的哲学思想起到了重要意义
第二节 人类学的研究促进马克思哲学思想独立体系的形成,完善唯物史观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马克思主义科学性的逻辑前提[J]. 卓越. 科学社会主义. 2010(03)
[2]马克思对人类学唯物主义的超越及其理论意义[J]. 唐正东.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10(03)
[3]论马克思早期政治哲学思想之流变[J]. 谭祖雪,张群胜,胡亚琴. 长春大学学报. 2010(03)
[4]马克思对封建制的界说——读马克思关于《公社土地占有制》一书摘要兼论马克思对欧洲中心论的批判[J]. 张奎良. 哲学研究. 2010(03)
[5]再论马克思的“晚年设想”与东方社会主义道路[J]. 石弘. 江西社会科学. 2010(02)
[6]马克思关于亚细亚生产方式的理论探讨[J]. 赵志浩. 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 2009(06)
[7]马克思恩格斯跳跃“卡夫丁峡谷”设想再认识[J]. 陈绵水,冷树青.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05)
[8]摩尔根《古代社会》:社会发展的理性思考[J]. 孙平. 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9(04)
[9]马克思晚年笔记的原始核心是什么——关于《路易斯·亨·摩尔根<古代社会>一书摘要》的地位[J]. 王晓红. 高校理论战线. 2009(03)
[10]马克思主义关于东方社会发展途径特殊性的理论[J]. 俞良早. 理论学刊. 2009(03)
本文编号:3281144
【文章来源】:黑龙江大学黑龙江省
【文章页数】:4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状况综述
第一章 对马克思晚年几部人类学笔记的深入阅读
第一节 关于马·柯瓦列夫斯基《公社土地占有制,其解体的原因、进程和结果》一书摘要的探析
一、对美洲红种人的研究
二、对英属东印度的研究
三、对阿尔及利亚的土地政策的研究
第二节 关于对路易斯·亨·摩尔根《古代社会》一书摘要的探析
一、由各种发明和发现而来的智力发展问题
二、家庭观念的发展问题
三、财产观念的发展(所有制问题)问题
四、管理(政治)观念的发展问题
第三节 对于其他人类学笔记的探析
第二章 马克思晚年人类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一节 关于东方土地所有制形式的问题
一、东方社会土地所有制的形式不是私有制
二、东方土地所有制形式的特殊性
第二节 从历史角度回答人与人类社会的发展问题
一、人类的发展
二、人类社会的发展
第三节 跨越资本主义的“卡夫丁峡谷”
一、跨越理论的提出
二、跨越理论的实践
第三章 马克思晚年人类学研究的意义
第一节 人类学研究的成果对于肯定马思克早年的哲学思想起到了重要意义
第二节 人类学的研究促进马克思哲学思想独立体系的形成,完善唯物史观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马克思主义科学性的逻辑前提[J]. 卓越. 科学社会主义. 2010(03)
[2]马克思对人类学唯物主义的超越及其理论意义[J]. 唐正东.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10(03)
[3]论马克思早期政治哲学思想之流变[J]. 谭祖雪,张群胜,胡亚琴. 长春大学学报. 2010(03)
[4]马克思对封建制的界说——读马克思关于《公社土地占有制》一书摘要兼论马克思对欧洲中心论的批判[J]. 张奎良. 哲学研究. 2010(03)
[5]再论马克思的“晚年设想”与东方社会主义道路[J]. 石弘. 江西社会科学. 2010(02)
[6]马克思关于亚细亚生产方式的理论探讨[J]. 赵志浩. 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 2009(06)
[7]马克思恩格斯跳跃“卡夫丁峡谷”设想再认识[J]. 陈绵水,冷树青.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05)
[8]摩尔根《古代社会》:社会发展的理性思考[J]. 孙平. 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9(04)
[9]马克思晚年笔记的原始核心是什么——关于《路易斯·亨·摩尔根<古代社会>一书摘要》的地位[J]. 王晓红. 高校理论战线. 2009(03)
[10]马克思主义关于东方社会发展途径特殊性的理论[J]. 俞良早. 理论学刊. 2009(03)
本文编号:328114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32811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