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社会主义公平思想探析

发布时间:2021-07-13 14:42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泽东高度关注公平问题,进行了历史性的探索和实践。政治公平是毛泽东社会主义公平思想的要义。毛泽东认为,要实现政治公平,必须建立一个人民当家作主的新型社会制度,在人民民主专政的基础上,充分发扬民主,切实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反对官僚主义,建立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关系,使广大人民享有平等而广泛的民主政治权利。经济公平是毛泽东社会主义公平思想的核心。为实现经济公平,毛泽东一是致力于变革经济基础,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他认为人民公社是建成社会主义和逐步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最好组织形式,将发展为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基础单位;二是实行社会主义分配方式,在分配方式上,毛泽东开始是遵循社会主义社会实行按劳分配原则的,但担心按劳分配带来的报酬差别会造成新的不平等,未能把按劳分配贯彻始终,甚至提出要把按劳分配当作资产阶级权利批判,偏离了经济公平的方向;三是反对过分悬殊、消除两极分化。在追求政治公平和经济公平的同时,毛泽东主张消除社会分工和社会差别,使人民在文化教育、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等方面享有同等的权利,以实现社会公平。毛泽东社会主义公平思想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是坚持对公平理想的追求,指明... 

【文章来源】:湘潭大学湖南省

【文章页数】:5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导言
第一章 思想渊源
    1.1 儒家大同思想
    1.2 农民起义军的“均贫富、等贵贱”思想
    1.3 马克思主义的公平思想
第二章 政治公平
    2.1 建立人民当家作主的新型社会制度
    2.2 重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2.3 建立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关系,反对官僚主义
第三章 经济公平
    3.1 变革经济基础
    3.2 实行社会主义分配方式
    3.3 反对过分悬殊,消除两极分化
第四章 社会公平
    4.1 消灭社会分工
    4.2 消灭社会差别
    4.3 各行各业都要公平
        4.3.1 文化教育公平
        4.3.2 医疗卫生公平
        4.3.3 社会保障公平
第五章 当代意义及历史局限
    5.1 当代意义
        5.1.1 坚持对公平理想的追求,指明了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方向
        5.1.2 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新型生产关系的确立,从根本上摒弃了人对人的剥削
        5.1.3 主张人民当家作主,反对官僚主义,人民群众在政治上的公平程度显著提高
    5.2 历史局限
        5.2.1 对社会主义所有制结构的误解
        5.2.2 把按劳分配视为资产阶级权利予以否定,导致了平均主义倾向
        5.2.3 过分关注公平,忽略效率的提高
注释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攻读学位期间已发表公开的论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毛泽东的社会主义经济平等观探讨[J]. 赖亦明,柴定红.  湖北社会科学. 2005(12)
[2]从农业合作化看毛泽东的公平观[J]. 王结发.  理论探索. 2005(04)
[3]毛泽东早期平等思想的发展轨迹[J]. 喻立平.  毛泽东思想研究. 2004(06)
[4]毛泽东的价值观与公平分配理想[J]. 关雅梅.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04)
[5]理想社会蓝图的构建与历史悲剧的铸成──毛泽东晚年“理想社会主义目标模式”构想探析[J]. 常黎峰.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04)
[6]试论人民公社的历史地位[J]. 辛逸.  当代中国史研究. 2001(03)
[7]社会主义公平观的跃迁:从毛泽东到邓小平[J]. 侯玉基.  社会主义研究. 2000(03)
[8]邓小平对毛泽东公平效率观的继承与发展[J]. 王进芬.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00(03)
[9]毛泽东的社会主义平等思想探析[J]. 励维志,李安增.  天津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8(05)
[10]邓小平与毛泽东的公平观比较研究[J]. 任春晓,肖国飞.  南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8(01)



本文编号:328225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328225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da2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