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制度创新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21-07-18 10:04
本文从制度及制度创新概念的界定入手,深入剖析了邓小平制度创新思想的成因,进而较为系统地研究了邓小平制度创新思想的主要内容,以求揭示出邓小平制度创新思想的理论价值与现实启示。 邓小平制度创新思想的内容主要包括:制度创新的实质是体制革命;制度创新是中国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的客观要求;制度创新的重点是经济体制的创新;制度创新的关键是政治体制的创新;制度创新必须遵循“实事求是”、“三个有利于”、“一切为了人民群众的利益”的基本原则;制度创新必须选用“渐进式”的实现方式;制度创新必须采用“创新突破”、“保留等待”、“避免争论”的策略。 邓小平的制度创新思想,不仅在国家学说、社会主义改革理论等方面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因而具有极高的理论价值,而且为我们今天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制度创新事业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因而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文章来源】:中南大学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导言
一、 制度创新的含义及邓小平制度创新思想的成因分析
(一) 制度及制度创新概念的基本界定
1、 制度概念的基本界定
2、 制度创新概念的基本界定
(二) 邓小平制度创新思想的成因
1、 独特的个人经历及爱国主义思想:邓小平制度创新思想形成的主观条件
2、 对当代中国社会的基本矛盾的深刻认识:邓小平制度创新思想产生的现实基础
3、 时代主题的变化及社会主义运动的严重挫折:邓小平制度创新思想产生的重要契机
二、 邓小平制度创新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 制度创新的实质:体制革命
1、 制度的内涵及其层次结构
2、 创新体制制度和规章制度以完善根本制度
3、 体制创新是一场革命
(二) 制度创新的客观必然性: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客观要求
1、 制度创新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
2、 制度创新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客观要求
3、 制度创新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客观要求
(三) 制度创新的重点:经济体制的创新
1、 经济体制创新是制度创新重点的依据
2、 经济体制创新的基本思路
(四) 制度创新的关键:政治体制的创新
1、 政治体制创新是制度创新关键的原因
2、 政治体制创新的内容
3、 政治体制创新的目标
(五) 制度创新的基本原则
1、 实事求是的原则
2、 “三个有利于”的原则
3、 一切为了人民群众利益的原则
(六) 制度创新的基本方式:渐进式
1、 选用“渐进式”创新方式的根据
2、 “渐进式”创新的具体途径
(七) 制度创新的策略
1、 创新突破的策略
2、 保留等待的策略
3、 避免争论的策略
三、 邓小平制度创新思想的理论价值与现实启示
(一) 理论价值
1、 “体制革命”: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学说的新贡献
2、 “一国两制”: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重大发展
3、 “渐进式”创新:社会主义改革理论的极大丰富和发展
(二) 现实启示
1、 制度创新是推动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
2、 制度创新必须以坚持社会主义根本制度为前提,但根本制度也需创新
3、 制度创新需要继承与借鉴
4、 制度创新要内外结合、上下并举
5、 制度创新仍需继续坚持走渐进式道路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邓小平干部人事改革的思想和实践[J]. 周宗超. 毛泽东思想研究. 2001(01)
[2]论邓小平的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思想[J]. 陈其贵. 毛泽东思想研究. 2000(05)
[3]论邓小平理论的精神实质[J]. 张旭. 理论学刊. 2000(05)
[4]论邓小平渐进式改革思想[J]. 李元书,王永贵,王惠然. 理论探讨. 2000(05)
[5]论邓小平理论中的社会主义制度创新思想[J]. 杨桂森. 求实. 2000(09)
[6]论邓小平的制度建设思想[J]. 冯芳. 山东社会科学. 2000(04)
[7]论邓小平关于领导体制改革的思想[J]. 李若水. 毛泽东思想研究. 2000(04)
[8]制度创新与技术进步[J]. 朱锡平.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0(03)
[9]邓小平的创新理论初探[J]. 张建华. 政法论丛. 2000(02)
[10]邓小平制度建设理论的哲学底蕴[J]. 吴家华. 理论学刊. 2000(02)
本文编号:3289358
【文章来源】:中南大学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导言
一、 制度创新的含义及邓小平制度创新思想的成因分析
(一) 制度及制度创新概念的基本界定
1、 制度概念的基本界定
2、 制度创新概念的基本界定
(二) 邓小平制度创新思想的成因
1、 独特的个人经历及爱国主义思想:邓小平制度创新思想形成的主观条件
2、 对当代中国社会的基本矛盾的深刻认识:邓小平制度创新思想产生的现实基础
3、 时代主题的变化及社会主义运动的严重挫折:邓小平制度创新思想产生的重要契机
二、 邓小平制度创新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 制度创新的实质:体制革命
1、 制度的内涵及其层次结构
2、 创新体制制度和规章制度以完善根本制度
3、 体制创新是一场革命
(二) 制度创新的客观必然性: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客观要求
1、 制度创新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
2、 制度创新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客观要求
3、 制度创新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客观要求
(三) 制度创新的重点:经济体制的创新
1、 经济体制创新是制度创新重点的依据
2、 经济体制创新的基本思路
(四) 制度创新的关键:政治体制的创新
1、 政治体制创新是制度创新关键的原因
2、 政治体制创新的内容
3、 政治体制创新的目标
(五) 制度创新的基本原则
1、 实事求是的原则
2、 “三个有利于”的原则
3、 一切为了人民群众利益的原则
(六) 制度创新的基本方式:渐进式
1、 选用“渐进式”创新方式的根据
2、 “渐进式”创新的具体途径
(七) 制度创新的策略
1、 创新突破的策略
2、 保留等待的策略
3、 避免争论的策略
三、 邓小平制度创新思想的理论价值与现实启示
(一) 理论价值
1、 “体制革命”: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学说的新贡献
2、 “一国两制”: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重大发展
3、 “渐进式”创新:社会主义改革理论的极大丰富和发展
(二) 现实启示
1、 制度创新是推动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
2、 制度创新必须以坚持社会主义根本制度为前提,但根本制度也需创新
3、 制度创新需要继承与借鉴
4、 制度创新要内外结合、上下并举
5、 制度创新仍需继续坚持走渐进式道路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邓小平干部人事改革的思想和实践[J]. 周宗超. 毛泽东思想研究. 2001(01)
[2]论邓小平的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思想[J]. 陈其贵. 毛泽东思想研究. 2000(05)
[3]论邓小平理论的精神实质[J]. 张旭. 理论学刊. 2000(05)
[4]论邓小平渐进式改革思想[J]. 李元书,王永贵,王惠然. 理论探讨. 2000(05)
[5]论邓小平理论中的社会主义制度创新思想[J]. 杨桂森. 求实. 2000(09)
[6]论邓小平的制度建设思想[J]. 冯芳. 山东社会科学. 2000(04)
[7]论邓小平关于领导体制改革的思想[J]. 李若水. 毛泽东思想研究. 2000(04)
[8]制度创新与技术进步[J]. 朱锡平.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0(03)
[9]邓小平的创新理论初探[J]. 张建华. 政法论丛. 2000(02)
[10]邓小平制度建设理论的哲学底蕴[J]. 吴家华. 理论学刊. 2000(02)
本文编号:328935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32893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