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时期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
发布时间:2021-10-25 03:40
党的阶级基础是指在阶级社会中政党赖以产生、存在和发展的有着共同利益和要求的政治社会集团。党的群众基础是指党在长期从事经济政治活动中所领导和依靠的对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起促进作用的基本队伍。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是互相补充、互相依赖的,它们共同决定着马克思主义政党对革命和建设事业的领导地位。把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的阶级性和广泛的群众性的统一。一个政党只有根据形势的需要不断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吸收新鲜血液,充实自身,才能发展壮大。中国共产党在为中华民族的独立与富强进行奋斗的漫长历程中,对自身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进行了艰苦的探索,既获得了丰富的经验,也有着深刻的教训。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标志着中国进入社会转型加速期。党对阶级关系的调整,对所有制结构和分配制度的改革,使我国社会结构突破了“两个阶级一个阶层”的僵化结构。随着阶级阶层结构趋向多元化,除了原来的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知识分子阶层,我国“出现了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等社会...
【文章来源】:山西大学山西省
【文章页数】:5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研究的目的意义
2. 国内外研究动态
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一 党的"两个基础"的涵义与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的历史概述
1.1 党的阶级基础的定义与阶级基础的特征
1.2 党的群众基础的定义及群众基础的特征
1.3 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的关系
1.3.1 党的"两个基础"缺一不可
1.3.2 党的"两个基础"相互依存
1.4 我党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的历史概述
1.4.1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1.4.2 新中国成立后到改革开放前
二 新时期党的"两个基础"的变化及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的必要性
2.1 当代中国多元化的阶级阶层结构及其特点
2.1.1 多元化的阶级阶层结构
2.1.2 多元化的阶级阶层结构的特点
2.2 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的变化
2.2.1 党的阶级基础的新变化
2.2.2 党的群众基础的新变化
2.3 新时期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的必要性
2.3.1 是保持政治稳定的基本前提
2.3.2 是创造党的政治合法性的关键因素
2.3.3 是实现党的现代化的重要条件
2.3.4 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现实要求
三 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的对策分析
3.1 增强党的阶级基础的具体措施
3.1.1 坚持以工人阶级作为党的阶级基础不动摇
3.1.2 加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党建工作
3.1.3 积极发展优秀知识分子入党,加强党性锻炼
3.2 扩大党的群众基础的具体措施
3.2.1 积极吸收新兴阶层中的优秀分子入党
3.2.2 加强群众组织和其他社会组织的党建工作
3.3 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要做好新游民阶层的转化工作
3.3.1 新游民阶层的现状
3.3.2 新游民阶层转化的措施
四 防止在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上的认识偏差
4.1 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并不影响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性质
4.2 扩大党的群众基础不是要建设"全民党"
4.3 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并不违背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
4.4 要坚持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的统一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研究的回顾与思考[J]. 王炳林,于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2006(02)
[2]社会阶层分化对党的执政基础的影响[J]. 彭心安.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2005(11)
[3]加强党执政的政治基础的再思考[J]. 梁艳云. 党史文苑. 2005(16)
[4]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资源[J]. 祝福恩.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 2005(02)
[5]论我党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思想的确立和发展[J]. 刘沂,易如. 苏州大学学报. 2005(02)
[6]利益整合与党的执政基础[J]. 杨超. 社会科学. 2005(02)
[7]加强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几点思考[J]. 张国龙. 上海党史与党建. 2004(12)
[8]切实抓好外商投资企业党建工作[J]. 赵强. 党建研究. 2004(11)
[9]中国社团发展的八大趋势[J]. 邓伟志,钱海梅. 学术界. 2004(05)
[10]构建社会中介组织中党建工作新的运行机制[J]. 王世谊,沈利华,张正云. 湖北行政学院学报. 2004(04)
本文编号:3456576
【文章来源】:山西大学山西省
【文章页数】:5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研究的目的意义
2. 国内外研究动态
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一 党的"两个基础"的涵义与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的历史概述
1.1 党的阶级基础的定义与阶级基础的特征
1.2 党的群众基础的定义及群众基础的特征
1.3 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的关系
1.3.1 党的"两个基础"缺一不可
1.3.2 党的"两个基础"相互依存
1.4 我党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的历史概述
1.4.1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1.4.2 新中国成立后到改革开放前
二 新时期党的"两个基础"的变化及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的必要性
2.1 当代中国多元化的阶级阶层结构及其特点
2.1.1 多元化的阶级阶层结构
2.1.2 多元化的阶级阶层结构的特点
2.2 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的变化
2.2.1 党的阶级基础的新变化
2.2.2 党的群众基础的新变化
2.3 新时期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的必要性
2.3.1 是保持政治稳定的基本前提
2.3.2 是创造党的政治合法性的关键因素
2.3.3 是实现党的现代化的重要条件
2.3.4 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现实要求
三 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的对策分析
3.1 增强党的阶级基础的具体措施
3.1.1 坚持以工人阶级作为党的阶级基础不动摇
3.1.2 加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党建工作
3.1.3 积极发展优秀知识分子入党,加强党性锻炼
3.2 扩大党的群众基础的具体措施
3.2.1 积极吸收新兴阶层中的优秀分子入党
3.2.2 加强群众组织和其他社会组织的党建工作
3.3 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要做好新游民阶层的转化工作
3.3.1 新游民阶层的现状
3.3.2 新游民阶层转化的措施
四 防止在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上的认识偏差
4.1 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并不影响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性质
4.2 扩大党的群众基础不是要建设"全民党"
4.3 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并不违背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
4.4 要坚持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的统一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研究的回顾与思考[J]. 王炳林,于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2006(02)
[2]社会阶层分化对党的执政基础的影响[J]. 彭心安.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2005(11)
[3]加强党执政的政治基础的再思考[J]. 梁艳云. 党史文苑. 2005(16)
[4]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资源[J]. 祝福恩.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 2005(02)
[5]论我党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思想的确立和发展[J]. 刘沂,易如. 苏州大学学报. 2005(02)
[6]利益整合与党的执政基础[J]. 杨超. 社会科学. 2005(02)
[7]加强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几点思考[J]. 张国龙. 上海党史与党建. 2004(12)
[8]切实抓好外商投资企业党建工作[J]. 赵强. 党建研究. 2004(11)
[9]中国社团发展的八大趋势[J]. 邓伟志,钱海梅. 学术界. 2004(05)
[10]构建社会中介组织中党建工作新的运行机制[J]. 王世谊,沈利华,张正云. 湖北行政学院学报. 2004(04)
本文编号:345657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34565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