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的异化理论及其现代意义

发布时间:2021-10-31 11:48
  本文试图以哲学史背景为基础,对马克思异化理论的渊源、内容和现代意义进行分析、阐释和论证。马克思的异化理论是建立在对现实的人的关怀的基础上的,通过对卢梭、黑格尔、费尔巴哈异化理论的批判继承,马克思从现实的人的存在状态,以及决定现实的人的状态的物质基础出发,以历史发展为视角,在实践意义上进一步丰富和深化了异化理论的内涵,并把异化理论贯穿到对资本主义制度批判和共产主义的历史乌托邦之中,使异化理论具有了崭新的现代意义。西方马克思主义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彰显和丰富了马克思异化理论的现代意义,是马克思异化理论的现代形态。马克思的异化理论作为现代社会的批判理论,对理解、阐释和解决现代中国社会的种种异化问题具有指导意义。 

【文章来源】:黑龙江大学黑龙江省

【文章页数】:5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论文的选题及思路
    二、文献综述
    三、国内外研究状况
第一章 马克思异化理论的源流
    第一节 霍布斯、卢梭的政治异化思想
        一、霍布斯的异化思想:权利的转让
        二、卢梭的异化思想:批判与建构
    第二节 黑格尔的精神异化思想
        一、精神在先的本体论前提
        二、一般和特殊的辩证运动
        三、精神异化的特点和限度
    第三节 费尔巴哈的宗教异化思想
第二章 马克思异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第一节 马克思的异化观
        一、人道主义的异化观
        二、历史唯物主义的异化观
    第二节 资本主义制度下人的异化
        一、异化劳动的多重表现
        二、异化劳动产生的根源
    第三节 共产主义运动与异化的扬弃
        一、共产主义运动与人的解放
        二、异化的扬弃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第三章 西方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异化理论现代意义的彰显
    第一节 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对马克思异化理论的继承
    第二节 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对马克思异化理论的发展
        一、物化理论
        二、技术理性异化
        三、大众文化异化
        四、性格结构和心理机制异化
第四章 马克思异化理论的现代意义
    第一节 现代社会与人的异化
        一、现代社会人的困境
        二、现代社会人的异化的诸多表征
    第二节 马克思异化理论的现代价值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马克思的异化概念与历史唯物主义——与俞吾金教授商榷[J]. 段忠桥.  江海学刊. 2009(03)
[2]马克思异化理论中的“人”[J]. 李志.  哲学研究. 2007(01)
[3]异化与存在——也论马克思的异化理论[J]. 张传开,余在海.  哲学研究. 2006(07)
[4]西方理性主义及其现代命运[J]. 王国有.  江海学刊. 2006(04)
[5]实践人学:马克思哲学的最终归结——纪念《德意志意识形态》诞生160周年[J]. 张奎良.  哲学研究. 2006(05)
[6]研究马克思哲学与西方哲学的“正本清源”方案[J]. 赵敦华.  学术研究. 2006(03)
[7]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范式转换及其启示[J]. 衣俊卿.  江苏社会科学. 2006(02)
[8]从异化到自由全面的发展——对人的存在状态发展之路的马克思主义解答[J]. 王金福,王永山.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3)
[9]略论弗洛姆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人学解读[J]. 王雨辰.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05(03)
[10]马克思“异化论”新析[J]. 李震.  广西社会科学. 2004(11)



本文编号:346807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346807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b5a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