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社会建设视野中的民生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2-07-14 15:17
  在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党中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适应了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而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需要始终将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放在首位,并且始终以民生问题为核心。只有民生安定,社会才能和谐,民生是和谐之基。因此研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的民生问题,不仅对于拓展和深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而且对于推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实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从改善民生之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要性的视角,着重从应用研究的层面来探讨改善民生、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路径选择。民生问题不仅仅是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当今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关注,实际上重视民生是中国共产党一以贯之的优良传统。为此,本文首先对中国共产党民生思想进行了历史考察,概述了党的四代中央领导集体以民为本的思想的丰富发展,并分析了其理论渊源。接着,在分析当今中国民生问题现状及其形成原因的基础上,指出改革开放以来,虽然我国的民生状况得到极大改善,但是民生问题的内涵和要素也在随时代的发展不断变化,由生存权... 

【文章页数】:6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中国共产党民生思想的历史考察
    (一) 中国共产党民生思想发展概述
        1、毛泽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2、邓小平“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思想
        3、江泽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思想
        4、胡锦涛“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思想
    (二) 中国共产党民生思想的理论渊源
        1、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的思想
        2、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
        3、近代孙中山的民生主义思想
二、改善民生是实现中国社会和谐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 当今中国民生问题的现状
        1、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民生问题的不断改善
        2、目前中国民生问题的主要表现
    (二) 当今中国民生问题形成的原因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的相对落后
        2、体制改革与经济发展之间不匹配导致的制度失衡
        3、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结构的失衡
        4、政府公共服务能力不强,社会公共政策短缺
        5、传统的政府重经济增长而轻民生的片面发展理念
    (三) 改善民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需求
        1、和谐社会公平正义本质特征的基本要求
        2、和谐社会协调发展内在特征的客观需要
        3、和谐社会共建共享核心理念的内在要求
        4、和谐社会化解社会矛盾持续过程的必然选择
三、改善民生、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路径选择
    (一) 坚持执政为民、公平正义的理念
        1、党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与公平正义的理念具有一致性
        2、以公平正义的理念为指导协调各种利益关系
    (二) 坚持改善民生、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正确原则
        1、坚持统筹兼顾的原则
        2、坚持重点改善困难群体民生问题的原则
        3、坚持社会多方参与和党委政府主导相结合的原则
        4、坚持和谐社会共建共享的原则
        5、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
    (三) 建设服务型政府是改善民生、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关键
        1、注重改善民生是服务型政府的重要标志
        2、强化政府公共服务的职能,确保公共政策制定的公平性
        3、把改善民生作为衡量政府政绩的重要标准
        4、建立健全保障民生的法律制度
    (四) 发展是改善民生、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落脚点
        1、大力发展生产力为改善民生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
        2、统筹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结束语
参考资料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完善公共财政体系 促进民生事业发展[J]. 马潞生.  农村财政与财务. 2008(04)
[2]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促进和谐社会建设[J]. 张茅.  中国经贸导刊. 2008(02)
[3]改善民生,促进和谐社会建设[J]. 李培林.  北京党史. 2008(01)
[4]始终坚持把解决民生问题放在首要位置[J]. 罗应光.  理论前沿. 2007(23)
[5]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J]. 魏礼群.  求是. 2007(22)
[6]在体现社会公正中解决民生问题[J]. 张铭.  理论探索. 2007(06)
[7]改善民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J]. 顾仁华.  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07(04)
[8]解决民生问题 共建共享和谐[J]. 耿文清.  求是. 2007(16)
[9]追求民生的公平正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J]. 吴秀荣.  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南京市行政学院学报. 2007(04)
[10]民生的问题化与政府创新[J]. 黎映桃.  学术探索. 2007(03)

博士论文
[1]孙中山民生主义伦理思想研究[D]. 皮庆侯.湖南师范大学 2006

硕士论文
[1]邓小平民生思想研究[D]. 李连中.山东师范大学 2008
[2]行政伦理视野中的民生问题研究[D]. 武俊奎.内蒙古师范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66137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366137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69d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