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共同体思想的生成、实现及意义探析
发布时间:2022-07-16 16:17
有机共同体主义在有机哲学的基础上系统地回答了有机马克思主义关于有机共同体的生成、实现及现实意义的基本问题。有机共同体主义指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反生态性,认为"现代性"思维是造成生态危机的深层次根源,对日益严峻的环境与生态问题的关注与反思是其思想产生的直接原因。有机共同体主义的核心价值在于实现人类、自然和社会的和谐统一。有机共同体主义主张培育和践行共同体主义价值观,坚持通过生态文明建设来实现人与自然的共同福祉。有机共同体主义的现实意义表明,有机共同体理念有利于铸牢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实现整个人类的合作共赢,并逐步迈向生态文明。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一、有机共同体
二、有机共同体的生成
(一)有机共同体生成的原因
(二)有机共同体生成的理论依据
(三)有机共同体生成的核心价值
三、有机共同体的实现路径
(一)坚守共同体主义价值观
(二)追求共同体的共同福祉
(三)倡导生态文明建设
四、有机共同体理念的现实意义
(一)有利于实现整个人类的合作共赢
(二)有利于铸牢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
(三)有利于逐步迈向生态文明,共创美丽家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从资本逻辑到现代性:有机马克思主义对生态危机根源的批判进路研究[J]. 张涛,高福进.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9(01)
[2]有机马克思主义对现代性的反生态性批判及其辨疑[J]. 陈云. 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 2018(02)
[3]有机马克思主义共同体思想:缘起、内容、定位及启示[J]. 李长学. 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 2017(04)
[4]有机马克思主义共同体主义的价值诉求[J]. 张云飞,李娜.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17(02)
[5]有机马克思主义的有机共同体思想探析[J]. 王玉鹏,丁威. 探索. 2017(01)
[6]柯布生态文明思想中的“共同体”向度[J]. 冯石岗,王柔健. 黄河科技大学学报. 2016(04)
[7]“有机”、“生态”与“面向人类共同福祉”的马克思主义——“有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特征[J]. 谢昌飞,王宇飞.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02)
[8]有机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文明观评析[J]. 王雨辰. 马克思主义研究. 2015(12)
[9]走向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厚道发展观[J]. 王治河. 江苏社会科学. 2015(01)
本文编号:3662837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一、有机共同体
二、有机共同体的生成
(一)有机共同体生成的原因
(二)有机共同体生成的理论依据
(三)有机共同体生成的核心价值
三、有机共同体的实现路径
(一)坚守共同体主义价值观
(二)追求共同体的共同福祉
(三)倡导生态文明建设
四、有机共同体理念的现实意义
(一)有利于实现整个人类的合作共赢
(二)有利于铸牢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
(三)有利于逐步迈向生态文明,共创美丽家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从资本逻辑到现代性:有机马克思主义对生态危机根源的批判进路研究[J]. 张涛,高福进.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9(01)
[2]有机马克思主义对现代性的反生态性批判及其辨疑[J]. 陈云. 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 2018(02)
[3]有机马克思主义共同体思想:缘起、内容、定位及启示[J]. 李长学. 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 2017(04)
[4]有机马克思主义共同体主义的价值诉求[J]. 张云飞,李娜.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17(02)
[5]有机马克思主义的有机共同体思想探析[J]. 王玉鹏,丁威. 探索. 2017(01)
[6]柯布生态文明思想中的“共同体”向度[J]. 冯石岗,王柔健. 黄河科技大学学报. 2016(04)
[7]“有机”、“生态”与“面向人类共同福祉”的马克思主义——“有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特征[J]. 谢昌飞,王宇飞.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02)
[8]有机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文明观评析[J]. 王雨辰. 马克思主义研究. 2015(12)
[9]走向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厚道发展观[J]. 王治河. 江苏社会科学. 2015(01)
本文编号:366283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36628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