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尔库塞技术理性批判研究
本文关键词:马尔库塞技术理性批判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马尔库塞批判代替暴力统治而合法化的技术理性统治。理性主义和科学技术相结合在近代工业文明的发展中成为统治社会的异化力量。技术进步扩展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调和任何形式的反对力量。在经济上,社会需要转化为个人的虚假需要,人们的生活被高度同化。在政治上,技术在改变劳动特点的同时也改变了劳动者的态度,工人阶级的否定地位严重削弱。在文化上,伴随着高层文化世俗化,文学艺术商品化,艺术大众化,其批判现实、指控社会的特征消失了。技术理性将经济、政治、文化领域全部纳入到技术合理性范围内,从根源上取消了对抗意识。马尔库塞认为在根本上是由于理性失去了批判性维度,肯定性思维击败了否定性思维。表现在深层理论上:第一,概念等同于相应的一组操作,语言极易造成事实与本质,真理与所表述事物的直接等同;第二,在思维领域,代替柏拉图辩证逻辑的是纯形式判断——形式逻辑;第三,实证主义哲学使思想受制于现实的特质发挥着维护社会秩序的功能。从现实生活到理论层面,马尔库塞再现了技术理性控制的全过程。本文共五章。第一章为绪论部分,包括选题意义、文献综述、研究方法在内都是论文写作的必要准备。第二章研究马尔库塞技术理性批判的基础,从理性概念和技术理性批判理论两个方面追溯。第三章和第四章分别从现实层面和理论层面说明技术理性统治的实现。第五章在马克思主义视野下比较技术理性批判,评价技术理性批判。从劳动异化到消费异化、从社会分析到心理分析、从政治经济学批判到意识形态批判,马尔库塞技术理性批判是不同于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批判理论。
【关键词】:马尔库塞 技术理性 技术异化 理性批判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A81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10
- 第1章 绪论10-17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10-12
- 1.1.1 选题背景10-11
- 1.1.2 研究意义11-12
- 1.2 研究综述12-14
- 1.2.1 国外研究综述12-13
- 1.2.2 国内研究综述13-14
- 1.3 写作思路与研究方法14-15
- 1.3.1 写作思路14-15
- 1.3.2 研究方法15
- 1.4 创新与不足15-17
- 第2章 马尔库塞技术理性批判的理论渊源17-25
- 2.1 理性观念演变17-20
- 2.1.1 古希腊理性17-18
- 2.1.2 启蒙理性18-19
- 2.1.3 技术理性19-20
- 2.2 马尔库塞技术理性批判的理论来源20-25
- 2.2.1 韦伯的合理性理论20-22
- 2.2.2 卢卡奇的物化理论22-23
- 2.2.3 弗洛伊德的本能理论23-25
- 第3章 技术理性统治下的社会现实25-36
- 3.1 技术理性下的经济统治25-28
- 3.1.1 技术效率成就理性统治25-26
- 3.1.2 虚假需要巩固统治结果26-27
- 3.1.3 技术生产潜化社会控制27-28
- 3.2 技术理性下的政治统治28-32
- 3.2.1 技术进步整合阶级对抗28-29
- 3.2.2 压制自由的意识形态29-31
- 3.2.3 福利国家的统治逻辑31-32
- 3.3 技术理性下的文化统治32-36
- 3.3.1 高层文化否定性的丧失32-33
- 3.3.2 艺术异化功能的消失33-34
- 3.3.3 文学语言批判性的消失34-36
- 第4章 技术理性统治背后的西方文化36-47
- 4.1 技术理性批判与语言36-39
- 4.1.1“概念”意义36-37
- 4.1.2 操作性语言37-38
- 4.1.3 语言分析哲学38-39
- 4.2 技术理性批判与思维逻辑39-43
- 4.2.1 柏拉图的辩证逻辑40-41
- 4.2.2 亚里士多德的形式逻辑41-42
- 4.2.3 技术理性的数理逻辑42-43
- 4.3 技术理性批判与西方哲学43-47
- 4.3.1 启蒙辩证法43-44
- 4.3.2 否定辩证法44-45
- 4.3.3 实证主义哲学45-47
- 第5章 对马尔库塞技术理性批判的反思47-56
- 5.1 马克思社会批判与马尔库塞社会批判比较47-50
- 5.1.1 从劳动异化到消费异化47-48
- 5.1.2 从社会分析到心理分析48-49
- 5.1.3 从政治经济学批判到意识形态批判49-50
- 5.2 马尔库塞技术理性批判的局限50-53
- 5.2.1 歪曲的技术理性本质观50-51
- 5.2.2 技术悲观主义倾向51-52
- 5.2.3 本末倒置的社会批判52-53
- 5.3 反思马尔库塞技术理性批判的当代价值53-56
- 5.3.1 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全面批判53-54
- 5.3.2 深入到理性观念的社会批判54-55
- 5.3.3 警示未来社会发展的危机意识55-56
- 结论56-58
- 参考文献58-60
- 致谢6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虎腾;;论意识形态的理性批判与意义建构[J];中共南昌市委党校学报;2007年03期
2 纪宝成;贺耀敏;;理性批判和现实思考——评《西方世界的衰落》[J];中国图书评论;2011年10期
3 殷智贤;;当代青年“逆反”管窥[J];青年探索;1990年02期
4 孙铁骑;王晶;;对现代理性批判的再批判[J];理论探索;2010年06期
5 杨楹,王福民;对中国“官文化”的理性批判[J];科学社会主义;2004年01期
6 郭汉英;恩格斯与催眠术——基于实践的理性批判[J];河池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7 程伟礼;;弘扬《共产党宣言》旗帜鲜明的理性批判精神[J];学习月刊;2008年23期
8 陈海平;;波普政治文明观初探[J];社会科学论坛;2006年02期
9 冯龙庆;周小兰;;试论马尔库塞技术理性批判的意义与困境——写在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中译本出版40周年之际[J];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2008年03期
10 熊煜华,周圣平;反腐败的人性约束[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陈虎腾;;论意识形态的理性批判与意义建构[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青年学者文集)[C];2007年
2 吴树博;;斯宾诺莎的理性批判[A];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创新——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十届学术年会文集(2012年度)青年学者文集[C];2012年
3 韩彩英;;关于西方哲学-科学之形式逻辑范式的理性批判[A];山西大学2008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科学技术哲学)[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宋鹏伟 太原晚报;浅析新闻评论如何做到理性批判[N];山西经济日报;2014年
2 王俊杰;引导大学生建立理性批判思维[N];中国教育报;2008年
3 甘肃省张掖市河西学院 张志祥 李满国;批判素质——21世纪教师应有的素质[N];中国教育报;2001年
4 本报记者 张春海;学术研究细碎化倾向亟待纠偏[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5 刘云龙;理性的批判不能缺席[N];湖北日报;2001年
6 新华社记者 陈芸 钞文 刘健;办学,要考虑大师大楼大爱[N];新华每日电讯;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刘秀;马尔库塞技术理性批判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2 陈曦;从技术理性批判到交往理性构建[D];东北大学;2013年
3 李冬冰;走在理性批判的迷宫里[D];安徽大学;2001年
本文关键词:马尔库塞技术理性批判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7462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3746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