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人类解放理论及当代价值
发布时间:2023-12-26 19:08
马克思人类解放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核心、灵魂、实质,是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基石,是世界历史时代人类解放的旗帜。从理论上,研究马克思人类解放理论可以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中的“化什么”提供理论支持,以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中的指导地位;从实践上,研究马克思人类解放理论,可以把马克思的真正使命和价值追求,还原给信仰和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人们,重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心。 马克思人类解放理论经历了四个阶段:萌生转向期。《莱茵报》及《莱茵报》以前的时期。这个时期是马克思人类解放理论从直觉到自觉的过程。标志这一过程的理论成果是中学时代的文本群、博士论文以及《莱茵报》时期的系列政论。公开确立期。《德法年鉴》时期。通过对黑格尔法哲学的研究和批判,揭示了资产阶级政治解放的局限性,提出了人类解放的命题和崇高使命。《论犹太人问题》和《(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就是人类解放理论确立的主要标志。全面论证期。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开始,马克思四十年代写的一系列著作《神圣家族》、《德意志意识形态》、《共产党宣言》等都是围绕人类解放,从不同的学科角度和理论深度展开的、熔铸为一个总体视域的论证。深化发展期...
【文章页数】:221 页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意义
二、研究现状及研究难点
三、主要研究方法
四、基本研究思路
五、几点创新
第一章 马克思人类解放理论的萌发转向
第一节 从理论直觉到理论自觉
1.1.1 时代精神和环境氛围的熏染
1.1.2 职业选择与为人类幸福而工作
1.1.3 原子偏斜运动与对人的精神自由的追寻
第二节 理论自觉与现实悖反
1.2.1 书报检查令对人的精神自由的扼制
1.2.2 出版自由问题与人的精神自由特权的现实冲突
1.2.3 哲学的现实化与现实的哲学化
第三节 从追求精神自由到关注物质利益
1.3.1 关于林木盗窃法的辩论与为贫苦农民经济利益进行的法律辩护
1.3.2 治理的贫困与摩泽尔河沿岸农民的贫困
第二章 马克思人类解放理论的公开确立
第一节 从理性世界到人的世界
2.1.1 现实的人性革命取代理论的理性批判
2.1.2 在批判现实的人的世界中发现新的人的世界
第二节 人类解放理论起点的发现
2.2.1 对黑格尔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关系的批判
2.2.2 市民社会中的人与政治国家中的人的分离
2.2.3 市民社会中的人与政治国家中的人的统一
第三节 人类解放理论框架的初构
2.3.1 人类解放类型的最初界划
2.3.2 人类解放历程的最初考察
2.3.3 人类解放力量的最初指认
第三章 马克思人类解放理论的全面论证
第一节 人类解放理论的初步论证:《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3.1.1 人类解放必要性的实证分析
3.1.2 人类解放可能性的学理分析
3.1.3 人类解放社会形式的初步探寻
3.1.4 人类解放的理论和实践条件
3.1.5 人类解放理论的整体性论证
第二节 人类解放理论形成的前夜:《神圣家族》
3.2.1 人类解放是一种历史实践活动
3.2.2 人类解放是"现实的、活生生的人"的解放
3.2.3 人类解放的核心问题是群众的"利益"问题
3.2.4 人类解放的前提是无产阶级的自我解放
第三节 人类解放理论的形成:《德意志意识形态》
3.3.1 人类解放理论的基本视域:历史唯物主义
3.3.2 人类解放理论的第一前提:"现实的个人"
3.3.3 人类解放理论的总体维度:个人解放与社会解放的统一
第四节 人类解放理论的成熟:《共产党宣言》
3.4.1 人类解放:共产主义社会的宗旨
3.4.2 人类解放:无产者和共产党人的事业
3.4.3 人类解放:共产主义理论的核心
第四章 马克思人类解放理论的深化发展
第一节 人类解放理论的经济学向度
4.1.1 人类解放:马克思经济学研究的真正意义
4.1.2 人类解放理论:必须在经济学研究中自我深化
4.1.3 人类解放:马克思理论阶段性和连续性统一的基础
第二节 人类解放理论的高峰:《资本论》及其手稿
4.2.1 人类解放的深层原因:资本"普照"
4.2.2 人类解放的直接对象:"消灭雇佣劳动制度"
4.2.3 人类解放的条件系统:政治、经济、文化
4.2.4 人类解放的历史进程:"三形态"嬗变
第三节 人类解放实践的理论结晶:《法兰西内战》
4.3.1 无产阶级解放的首要条件:摧毁资产阶级国家机器
4.3.2 无产阶级解放的国家形式初探:巴黎公社
第四节 人类解放理论和实践的总结:《哥达纲领批判》
4.4.1 人类解放的必由之路:过渡时期和无产阶级专政
4.4.2 人类解放的必经阶段:共产主义社会的初级阶段和高级阶段
第五章 马克思人类解放理论的内在逻辑
第一节 马克思人类解放理论的主要内容
5.1.1 人类解放的深刻内涵
5.1.2 人类解放的具体内容
5.1.3 人类解放的各种条件
5.1.4 人类解放的依靠力量
第二节 马克思人类解放理论的实践旨归
5.2.1 现实的每一个个人
5.2.2 现实的每一个个人的解放
5.2.3 现实的每一个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第三节 马克思人类解放理论的基本特征
5.3.1 批判性与建构性的统一
5.3.2 总体性与个体性的统一
5.3.3 价值性与科学性的统一
第四节 马克思人类解放理论的根本变革
5.4.1 人类解放主体的变革:由抽象的人到现实的人
5.4.2 人类解放道路的变革:由观念的解放到现实的解放
5.4.3 人类解放视域的变革:由唯心史观到唯物史观
第六章 马克思人类解放理论的影响和意义
第一节 马克思人类解放理论的深远影响
6.1.1 人类解放理论对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影响
6.1.2 人类解放理论在国外马克思主义中的影响
第二节 马克思人类解放理论的重大意义
6.2.1 马克思人类解放理论的理论奠基意义
6.2.2 马克思人类解放理论的实践指导意义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本文编号:3875382
【文章页数】:221 页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意义
二、研究现状及研究难点
三、主要研究方法
四、基本研究思路
五、几点创新
第一章 马克思人类解放理论的萌发转向
第一节 从理论直觉到理论自觉
1.1.1 时代精神和环境氛围的熏染
1.1.2 职业选择与为人类幸福而工作
1.1.3 原子偏斜运动与对人的精神自由的追寻
第二节 理论自觉与现实悖反
1.2.1 书报检查令对人的精神自由的扼制
1.2.2 出版自由问题与人的精神自由特权的现实冲突
1.2.3 哲学的现实化与现实的哲学化
第三节 从追求精神自由到关注物质利益
1.3.1 关于林木盗窃法的辩论与为贫苦农民经济利益进行的法律辩护
1.3.2 治理的贫困与摩泽尔河沿岸农民的贫困
第二章 马克思人类解放理论的公开确立
第一节 从理性世界到人的世界
2.1.1 现实的人性革命取代理论的理性批判
2.1.2 在批判现实的人的世界中发现新的人的世界
第二节 人类解放理论起点的发现
2.2.1 对黑格尔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关系的批判
2.2.2 市民社会中的人与政治国家中的人的分离
2.2.3 市民社会中的人与政治国家中的人的统一
第三节 人类解放理论框架的初构
2.3.1 人类解放类型的最初界划
2.3.2 人类解放历程的最初考察
2.3.3 人类解放力量的最初指认
第三章 马克思人类解放理论的全面论证
第一节 人类解放理论的初步论证:《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3.1.1 人类解放必要性的实证分析
3.1.2 人类解放可能性的学理分析
3.1.3 人类解放社会形式的初步探寻
3.1.4 人类解放的理论和实践条件
3.1.5 人类解放理论的整体性论证
第二节 人类解放理论形成的前夜:《神圣家族》
3.2.1 人类解放是一种历史实践活动
3.2.2 人类解放是"现实的、活生生的人"的解放
3.2.3 人类解放的核心问题是群众的"利益"问题
3.2.4 人类解放的前提是无产阶级的自我解放
第三节 人类解放理论的形成:《德意志意识形态》
3.3.1 人类解放理论的基本视域:历史唯物主义
3.3.2 人类解放理论的第一前提:"现实的个人"
3.3.3 人类解放理论的总体维度:个人解放与社会解放的统一
第四节 人类解放理论的成熟:《共产党宣言》
3.4.1 人类解放:共产主义社会的宗旨
3.4.2 人类解放:无产者和共产党人的事业
3.4.3 人类解放:共产主义理论的核心
第四章 马克思人类解放理论的深化发展
第一节 人类解放理论的经济学向度
4.1.1 人类解放:马克思经济学研究的真正意义
4.1.2 人类解放理论:必须在经济学研究中自我深化
4.1.3 人类解放:马克思理论阶段性和连续性统一的基础
第二节 人类解放理论的高峰:《资本论》及其手稿
4.2.1 人类解放的深层原因:资本"普照"
4.2.2 人类解放的直接对象:"消灭雇佣劳动制度"
4.2.3 人类解放的条件系统:政治、经济、文化
4.2.4 人类解放的历史进程:"三形态"嬗变
第三节 人类解放实践的理论结晶:《法兰西内战》
4.3.1 无产阶级解放的首要条件:摧毁资产阶级国家机器
4.3.2 无产阶级解放的国家形式初探:巴黎公社
第四节 人类解放理论和实践的总结:《哥达纲领批判》
4.4.1 人类解放的必由之路:过渡时期和无产阶级专政
4.4.2 人类解放的必经阶段:共产主义社会的初级阶段和高级阶段
第五章 马克思人类解放理论的内在逻辑
第一节 马克思人类解放理论的主要内容
5.1.1 人类解放的深刻内涵
5.1.2 人类解放的具体内容
5.1.3 人类解放的各种条件
5.1.4 人类解放的依靠力量
第二节 马克思人类解放理论的实践旨归
5.2.1 现实的每一个个人
5.2.2 现实的每一个个人的解放
5.2.3 现实的每一个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第三节 马克思人类解放理论的基本特征
5.3.1 批判性与建构性的统一
5.3.2 总体性与个体性的统一
5.3.3 价值性与科学性的统一
第四节 马克思人类解放理论的根本变革
5.4.1 人类解放主体的变革:由抽象的人到现实的人
5.4.2 人类解放道路的变革:由观念的解放到现实的解放
5.4.3 人类解放视域的变革:由唯心史观到唯物史观
第六章 马克思人类解放理论的影响和意义
第一节 马克思人类解放理论的深远影响
6.1.1 人类解放理论对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影响
6.1.2 人类解放理论在国外马克思主义中的影响
第二节 马克思人类解放理论的重大意义
6.2.1 马克思人类解放理论的理论奠基意义
6.2.2 马克思人类解放理论的实践指导意义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本文编号:387538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38753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