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马克思唯物史观中作为意识形态的道德
发布时间:2024-01-05 18:11
本文试图关涉马克思思想中的道德维度。对马克思思想中的道德维度的探讨,意在解读在不侵害马克思主义经典阐释的基础之上,如何理解马克思对道德的思考在其唯物史观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在何种程度上马克思主义者可以做出合理的道德评价和道德判断等问题。艾伦·伍德指出马克思关于道德的思想中存在着一对张力:一方面,马克思明确指出在阶级社会中一切道德都不过是作为意识形态而存在的。因而无产阶级革命的任务之一就是要取消一切道德,而非在取消旧道德的基础之上重构一种新的道德。可是另一方面,马克思的著作中充满了道德批判的意味。马克思本人如何能够在要求取消一切道德的同时,运用一系列的道德信念和道德标准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批判?如何能用充满道德说教意味的愤慨的语言去批判道德本身?在要求取消道德的同时运用道德为自己的学说服务这显然是一对矛盾。为了全面清楚的阐述这个问题,我计划首先介绍西方英美马克思主义者们对马克思的道德思想的三种不同解读。它们分别是以艾伦·伍德(Allen Wood)为代表的“反道德主义”(Anti-Moralism),以凯·尼尔森(Kai Nielsen)为代表“情境客观主义”(Contextual Obj...
【文章页数】:4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马克思道德困境的解决及其当代哲学革命的意义
1、艾伦·伍德:对马克思的反道德主义解读以及马克思的社会正义观
2、凯·尼尔森:对马克思做出道德判断的可能性及其正确性的肯定
3、康奈尔·韦斯特:对马克思道德观点的激进历史主义解读及其当代哲学革命意义
二、马克思唯物史观中的作为意识形态的道德
1、唯物史观及其意识形态学说的基本原理
2、道德作为一般意识形态的一种特殊形式及其欺骗性
3、"生活决定意识"是道德意识形态产生的根源
4、马克思对道德意识形态的历史演变过程的具体描述
5、道德意识形态在历史之中的消亡
三、超道德主义与真正的道德实现的可能性
1、真正的道德是对"现实的个人"及其感性对象性活动的真实反映
2、对意识形态的重新定义以及真正的道德获得普遍性的可能性
五、结论
尾注
参考文献
后记
本文编号:3877088
【文章页数】:4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马克思道德困境的解决及其当代哲学革命的意义
1、艾伦·伍德:对马克思的反道德主义解读以及马克思的社会正义观
2、凯·尼尔森:对马克思做出道德判断的可能性及其正确性的肯定
3、康奈尔·韦斯特:对马克思道德观点的激进历史主义解读及其当代哲学革命意义
二、马克思唯物史观中的作为意识形态的道德
1、唯物史观及其意识形态学说的基本原理
2、道德作为一般意识形态的一种特殊形式及其欺骗性
3、"生活决定意识"是道德意识形态产生的根源
4、马克思对道德意识形态的历史演变过程的具体描述
5、道德意识形态在历史之中的消亡
三、超道德主义与真正的道德实现的可能性
1、真正的道德是对"现实的个人"及其感性对象性活动的真实反映
2、对意识形态的重新定义以及真正的道德获得普遍性的可能性
五、结论
尾注
参考文献
后记
本文编号:387708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38770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