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理论的现代性意蕴及其当代启示
发布时间:2024-03-23 04:12
“现代性”这个词的含义非常复杂,不同的学者由于时代背景,生活方式和思维模式的差异,给出了不同的定义。马克思立足于自己的时代,运用生存论的视角给予现代性以重新解读。他分别对这个两个领域对现代性进行考察,在精神价值领域中,马克思揭示了宗教的本质,认为宗教的解放归根到底是实现人类的解放;在经济领域中,马克思批判地考察了国民经济学的理论,指出了异化的社会现象,提出了关于资本的理论,从而揭示了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根本矛盾。西方现代性发展,无论从精神层面或经济层面都遇到了不小的难题,随着资本主义社会的完善,现代资本以更加隐蔽的方式进行着它的无声的侵略,作为后发展国家,我们应该致力于克服西方现代性的矛盾,走出自我发展的道路,这是一条艰辛的道路,我们需要在这条路上艰苦的探索和劳作,以期许更大的成功。
【文章页数】:5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绪论
第一节 国内外现代性研究著作和论文及其主要内容
一、国内研究著作
二、国外研究著作
第二节 马克思与现代性研究的现状及其问题
第一章 理解"现代性"
第一节 "现代性"概念的词源词义学考察
第二节 西方传统理论中的现代性
一、现代性产生的背景
二、康德的启蒙概念
三、黑格尔的主体性哲学
第二章 马克思理论的现代性底蕴——生存论的彰显 #n
第一节 马克思实践概念的含义
第二节 马克思实践观的不同解读方式
第三节 马克思理论的现代性底蕴——生存论哲学
第三章 马克思对宗教神学的现代性审视
第一节 费尔巴哈对宗教本质的揭示
第二节 马克思对宗教的批判
第三节 马克思的政治解放和人类解放思想
第四章 马克思经济学视域中的现代性考察
第一节 国民经济学的意义:劳动价值论的提出
第二节 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对国民经济学的批判
一、异化与对象化
二、异化劳动的四个规定
三、对私有财产本质的揭示
第三节 资本概念的提出的意义
一、社会关系的转变
二、劳动力成为商品
三、资本的本质及后果
第五章 马克思理论现代性考察的当代启示
第一节 中国文化转型与中国现代性建构
第二节 现代资本与中国现代性建构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本文编号:3935441
【文章页数】:5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绪论
第一节 国内外现代性研究著作和论文及其主要内容
一、国内研究著作
二、国外研究著作
第二节 马克思与现代性研究的现状及其问题
第一章 理解"现代性"
第一节 "现代性"概念的词源词义学考察
第二节 西方传统理论中的现代性
一、现代性产生的背景
二、康德的启蒙概念
三、黑格尔的主体性哲学
第二章 马克思理论的现代性底蕴——生存论的彰显 #n
第一节 马克思实践概念的含义
第二节 马克思实践观的不同解读方式
第三节 马克思理论的现代性底蕴——生存论哲学
第三章 马克思对宗教神学的现代性审视
第一节 费尔巴哈对宗教本质的揭示
第二节 马克思对宗教的批判
第三节 马克思的政治解放和人类解放思想
第四章 马克思经济学视域中的现代性考察
第一节 国民经济学的意义:劳动价值论的提出
第二节 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对国民经济学的批判
一、异化与对象化
二、异化劳动的四个规定
三、对私有财产本质的揭示
第三节 资本概念的提出的意义
一、社会关系的转变
二、劳动力成为商品
三、资本的本质及后果
第五章 马克思理论现代性考察的当代启示
第一节 中国文化转型与中国现代性建构
第二节 现代资本与中国现代性建构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本文编号:393544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39354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