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文本学研究方法的兴起、意蕴及其应用
本文关键词:马克思文本学研究方法的兴起、意蕴及其应用
【摘要】:文本学研究方法是近年来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领域兴起的一种全新的研究方法,这种研究方法吸收了发生学、解释学以及现象学的营养,使得我们的理论研究有了扎实的根基,它重要地包含了文献学、理论解读、显性文本的隐性逻辑三重意蕴。今年又恰逢《德意志意识形态》写作时间170周年,该著作是马克思唯物史观走向成熟的标志,但又是一个未完成的文本,这种文本的"未完成性"为文本学研究方法的应用提供了很好的平台,能够促进我们对于文本学研究方法的全景式了解。
【作者单位】: 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
【关键词】: 马克思 文本学 兴起 意蕴 应用
【基金】:四川省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2014年度项目(SC14LL06)
【分类号】:A811
【正文快照】: 方法论的审视是理论研究取得突破的重要先导,近年来,学界对于马克思的“普照光”“逻辑与历史的相统一”“向后思索”等方法都作了诸多研究,也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之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方法论审视还本质重要地包含了另一重要维度,即我们研究者本人该如何“回到”或“走近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龚秀勇;论文本学方法[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2 王浩斌;;《<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的文本学分析[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3 豆金贤;胡绪明;;马克思恩格斯共产主义的文本学阐释[J];学理论;2010年31期
4 李惠斌;;走出苏联模式之后的中国道路——“中国模式”的文本学建构[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5 周尚君;;文本学派与法哲学的多维视角——《巴黎手稿》研究综述[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0年02期
6 徐新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本学阐释——《反对本本主义》[J];黑龙江史志;2008年09期
7 吴倬;刘新刚;;《资本论》文本学视域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其中国形态反思[J];广东社会科学;2011年06期
8 赵学昌;;私有制与阶级形成的关系探析——基于马克思主义文本学的考察[J];理论导刊;2012年11期
9 王建刚;;马克思本体论思想的文本学分析[J];甘肃理论学刊;2009年01期
10 聂锦芳;;在何种意义上马克思主义是一种“新哲学”?——从文本学的视角看[J];理论视野;2014年03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孙乐强 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研究中心暨哲学系;文本学研究如何面对当代现实问题[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2 周平远;文本学研究的创新[N];中华读书报;2005年
3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马克思美学原典的文本学解读”负责人 辽宁大学教授 宋伟;文本学解读:马克思美学研究的新路径[N];光明日报;2013年
4 傅修延;文本学研究与文学理论的建设与创新[N];文艺报;2002年
5 中山大学 杨海文;中西对话与融通[N];中国教育报;2007年
6 本版编辑 聂锦芳 鲁克俭 韩立新;建立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文本学派[N];光明日报;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胡梅叶;范式的转换与我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59067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5906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