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的财富观及其当代价值研究
本文关键词:马克思的财富观及其当代价值研究
【摘要】:财富在当代社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人们常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没有物质基础,没有财富作为基础,一切都是空谈。财富问题既是一个理论性问题,又是一个实践性问题。随着改革开放的纵深推进,人们面对的社会越来越复杂,自然而然人们对财富的看法就会有所不同。财富观是人们对于财富的总的看法和观点,体现着人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财富观的不同直接体现的就是人们对财富的追求和创造。当前我国社会对“财富”的认识和追求与马克思的财富思想存在一定的偏差,马克思财富观是科学的财富观,它能够帮助我们有效地解决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因此,如何运用马克思财富观来正确认识财富和有效解决财富问题,指引人们正确地创造和利用财富,是值得我们深思的。论文从马克思财富观的理论渊源出发,全面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财富观的主要内容,并在此基础上,深入研究了马克思财富观的当代价值。本论文主要内容如下:第一部分为绪论部分,主要表明财富这一问题的来由,为何选择财富这个话题作为论文研究的对象,以及研究财富在现代社会何有意义和价值。通过大量阅读国内外学者和专家对马克思财富观的研究,来形成自身对马克思财富观的认识,从研究当中去发现新的问题和新的思路。第二部分分析马克思财富观的理论渊源,马克思对财富观的论述并不是第一人,先哲的财富思想是马克思财富观得以形成的基础和前提。通过对这部分的分析和梳理,可以得出马克思的财富观的研究背景,以及马克思对先哲财富观的继承和创新之处,从而进一步让人们更清楚地认识到财富的真正涵义。第三部分讲述的是马克思财富观的主要内容,其中包括财富的主要内涵、财富的类型、财富的本质和财富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逻辑关系。自然界是财富的最初源泉,在生产力非常低下的社会,人们只能依靠自然界的补给来生存;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物质的需求更加旺盛,人们就开始琢磨如何拥有更多的生活和生产资料,可以说,人的需要是财富产生的最初动力因素。不管是自然界的原始物质还是经过人类加工的类物质,都离不开人自身的劳动,没有劳动就没有创造。财富的形式和类型有很多,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类型。“财富的本质就在于主体存在”,马克思的财富观就是揭示财富与人的学说。第四部分讲述了马克思财富观的当代价值。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人们对财富的看法有了很大的改变,从公社运动到改革开放,财富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日益凸显,使得人们不得不去关注这一话题。财富本身是客观的,不具有灵性,但是人们却经常给予它更多的灵魂,从而财富就不再是被动的,而是主动的去改变人类的思想。甚至财富越位、越权等,开始去制约和奴役人,这在当今社会产生了很大的不良影响。只有真正科学地把握马克思的财富观,才能破除奴役和制约,使人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使人恢复人的本质力量。马克思财富观是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统一。因此,我们要把马克思财富观融入到我们的生产和生活当中,扭转人们对财富的种种误区,从而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提升人的幸福指数。
【关键词】:马克思 财富 劳动 人 幸福悖论
【学位授予单位】:赣南师范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A81
【目录】:
- 中文摘要3-5
- Abstract5-9
- 一、导论9-13
- (一)选题缘由9
-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9-10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10-12
- (四)本文逻辑结构、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12-13
- 二、马克思财富观的主要理论来源13-19
- (一)西方古典政治经济学的财富理论13-16
- 1. 重商主义的财富观13-14
- 2. 重农主义的财富思想14-15
- 3. 近代西方古典经济学家的财富思想15-16
- (二)黑格尔哲学中的财富思想16-17
- 1. 黑格尔的“劳动观念”之于“绝对精神”的异化16-17
- 2. 黑格尔的“普遍性”与社会“个别”的关系17
- (三)空想社会主义的财富思想17-19
- 1. 圣西门的财富思想17-18
- 2. 傅立叶的财富思想18
- 3. 欧文的财富思想18-19
- 三、马克思财富观的主要内容19-29
- (一)财富的内涵19-24
- 1. 自然界是财富的最初源泉19-20
- 2. 人的需要是财富产生的最初动因20-21
- 3. 劳动是财富产生的决定性因素21-22
- 4. 科学技术是财富增长的关键因素22-24
- (二)财富的类型24-26
- 1. 财富的商品形式24-25
- 2. 财富的资本形式25
- 3. 财富的“自由时间”形式25-26
- (三)财富的本质26-27
- 1. 财富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和外化26
- 2. 财富既体现了物的关系,又体现了人的关系26-27
- (四)财富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27-29
- 1. 财富促进人的本质力量的发展27-28
- 2. 财富促进人的社会关系的发展28
- 3. 财富促进人的“自由个性”的发展28-29
- 四、马克思财富观的当代价值29-39
- (一)尊重劳动,尊重劳动主体,创新致富思路29-32
- 1. 劳动财富观29-30
- 2. 主体性财富观30-31
- 3. 多元财富观31-32
- (二)克服“财富与幸福”悖论,,实现两者的统一32-35
- 1. 人的全面发展是财富的尺度33-34
- 2. 人的全面发展是幸福的基础34
- 3. 财富与幸福具有一致性34-35
- (三)科学分配社会财富,人民群众共享创造成果35-39
- 结语39-40
- 参考文献40-44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4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Mei Xinyu;;Narrowing the Wealth Divide[J];Beijing Review;2013年10期
2 ;Science Equals Wealth for Cai Shuzhen[J];Women of China;1996年09期
3 ;Is Wealth the Only Standard for Success?[J];Beijing Review;2011年22期
4 ;Mind the Gap[J];Beijing Review;2006年29期
5 ;Chen Guangbiao:Wealth Is a River to Share[J];China's Foreign Trade;2007年13期
6 ;GOVERNMENT TACKLES WEALTH GAP[J];Beijing Review;2007年12期
7 ;Investment Insight Opportunities Ahead[J];Beijing Review;2006年35期
8 Lan Xinzhen;;Silk Road Resurrection[J];Beijing Review;2013年45期
9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TAO Chang-qi;YANG Hai-wen;;An Empirical Research on Performance Characteristics of China's Wealth Effects[A];Journal of Contemporary Finance and Economics(English Version 2014)[C];2014年
2 ;Optimal Investment Consumption Model with Vasicek Interest Rate[A];第二十六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涛;马克思的财富观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赣南师范学院;2015年
本文编号:64577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6457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