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关于人的本质理论的探析
本文关键词:《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关于人的本质理论的探析
更多相关文章: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人的本质 自然存在物 类存在物 社会存在物
【摘要】:马克思在批判了黑格尔关于人的本质的理论的同时,提出了自己关于人的本质的理论,这些理论散见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三个笔记本中,并成为马克思论证私有财产的本质、异化劳动理论和共产主义理论的基础。作为一本零散的笔记的集合,其并没有一个清晰的以一贯制的逻辑理路,在三本笔记中,人的本质分别被概括为"自然存在物""类存在物"和"社会存在物"。这三种不同的表述并不意味着马克思理论的矛盾和逻辑的混乱,相反,它们之间呈现出一种层层递进的关系。这是马克思坚持从具体的、感性的、直观的人出发,而不是像黑格尔一样从纯粹抽象的观念出发来考察人的本质的必然结果。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嘉兴市委党校;
【关键词】: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人的本质 自然存在物 类存在物 社会存在物
【分类号】:A811
【正文快照】: 人的本质理论是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的理论基石,私有财产的本质、异化劳动理论和共产主义理论都是以这一理论为基础的。马克思是在批判黑格尔哲学体系的过程中提出他的人的本质理论的,其主要内容在笔记本三的“对黑格尔的辩证法和整个哲学的批判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夏建国;人与世界关系的普遍性与“地球异化”现象之克服——《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启示[J];江汉论坛;2004年05期
2 高恒天;幸福新解——《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启示[J];汉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4年04期
3 欧阳彬;货币的人学向度——论《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货币哲学[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4 张秀英;;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人性论初探[J];内蒙古电大学刊;2007年05期
5 李晔;苗青;;论“道德理想”与“道德异化”——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伦理学考察[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6 周峰;周霞;;抽象人的突破与历史的“人道”建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再解读[J];学术研究;2007年07期
7 刘兴章;;走进《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论马克思对劳动的存在论阐明[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8 郑云宏;;浅议《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对人讨论的逻辑起点[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9 谢丽娜;;对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关于人的本质的理解[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10 丛大川;林琳;;当代“人学”的支点:人的有意识的自由自觉的类特性——读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之感悟[J];井冈山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淑琴;;私有财产的扬弃和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人道主义思想梳理[A];以人为本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C];2008年
2 王善超;;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创造观述评[A];人学与现代化(三)——北京市人学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3 张秉民;郭春霞;;人与自然关系的独到探索——重读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A];人类生存与生态环境——人类学高级论坛2004卷[C];2004年
4 王熙恩;;对象化的内在悖反及其生态启示意义——《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对象化理论的深层解读[A];全国第三届生态美学会议论文集[C];2004年
5 赵雪;;《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科学人学思想探析[A];云南师范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改革与探索[C];2009年
6 邹广文;;文化理想与文化批判——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现代性精神[A];第五届马克思哲学论坛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研究会议论文集(上)[C];2005年
7 刘世文;;马克思新世界观的基础文献——简论《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地位和意义[A];马克思主义探原——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研究文集[C];2011年
8 张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人道主义问题[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9 朱立元;张瑜;;不应制造“两个马克思”的新神话——重读《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兼与董学文、陈诚先生商榷[A];马克思主义 中国探索与当代价值: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卷[C];2009年
10 刘孟学;;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方法论分析[A];马克思主义探原——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研究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柳拯 民政部社会工作司副司长;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对社会工作的启示[N];中国社会报;2011年
2 黄楠森;马克思主义与人道主义[N];光明日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冯溪屏;劳动范畴在马克思哲学中的核心地位[D];黑龙江大学;2009年
2 王东红;历史与实践自身运动[D];吉林大学;2010年
3 方以启;论马克思经济学研究立场的根本转变[D];苏州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春玲;《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与科学人学的建构[D];云南师范大学;2007年
2 张耀华;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文化思想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3 王传亮;《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有关需要的思想及其相关理论[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杨建国;人学视野中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5 邓莉莎;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文化观研究[D];广西大学;2011年
6 宋喜斌;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对人的本质的探讨[D];内蒙古大学;2009年
7 裴少雪;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主体性思想探析[D];山东大学;2013年
8 邵伟;浅析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对人的本质的解释[D];吉林大学;2009年
9 曾海林;现实与思想的双重异化及其扬弃[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10 肖延昌;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对象化思想初探[D];内蒙古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66341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6634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