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法治论文 >

农村文化活动单一_《中南大学》2004年硕士论文

发布时间:2016-10-07 10:30

  本文关键词:论转型期农村政治文明建设,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中南大学》 2004年

论转型期农村政治文明建设

任娟玲  

【摘要】:伴随着经济政治体制改革,农业的、乡村的、封闭的传统型社会结构向工业的、城镇的、开放的现代型社会结构转型日益加剧,中国民主政治现代化提上议事日程。扩大基层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性工作。农村政治文明建设是民主政治建设的突破口和生长点。 在民主法治基础相当薄弱的农村社会环境中,农村政治文明建设的实践定位是政治主体依法实施民主选举、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农村政治文明建设的发展道路是从程序民主到价值民主,实现农村社会有序政治参与和自主政治管理。农村政治文明建设的发展格局是在村级民主建设的基础上,横向延展到城市社区民主,纵向扩展到乡镇基层民主,,实现管理模式从行政主导型向民主自治型过渡。农村政治文明建设的基本思路是:放活农民,给农民平等的公民权利;放活农村组织,给民间组织平等的法人权利;放活基层政府,给农村社会自治权。转型期农村政治文明建设是和平而有序的民主化转型。 研究中做到三个有机统一:一是将村级民主建设和乡镇级民主改革统一起来,二是将民主发展与法制建设统一起来,三是将政治制度建设、政治文化发展与政治行为规范统一起来。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中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4
【分类号】:D422
【目录】:

  • 第一章 农村政治文明研究的理论基础和现实依据7-14
  • 1.1 农村政治文明研究的理论基础7-10
  • 1.1.1 农村政治文明研究的理论基础7-8
  • 1.1.2 农村政治文明研究的政策基础8-9
  • 1.1.3 农村政治文明研究现状9-10
  • 1.2 农村政治文明研究的现实依据10-12
  • 1.3 转型期农村政治文明建设的功能定位12-14
  • 1.3.1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实现小康社会全面化建设目标12
  • 1.3.2 规范农村政治参与,实现民主政治制度化建设目标12-13
  • 1.3.3 启蒙农村民主文化,实现农村主体文明化建设目标13-14
  • 第二章 转型期农村政治制度文明建设14-23
  • 2.1 农村政治制度文明建设的现状分析14-17
  • 2.1.1 农村政治文明的政治法律制度分析14-16
  • 2.1.2 农村政治文明的制度实践分析16-17
  • 2.2 农村民主治理制度建设17-19
  • 2.2.1 农村民主选举制度发展格局17-18
  • 2.2.2 农村民主治理实践走向自主化18-19
  • 2.3 农村政治文明建设的制度创新19-23
  • 2.3.1 农村民主选举制度的创新20-21
  • 2.3.2 农村民主治理机制的创新21-23
  • 第三章 转型期农村政治意识文明建设23-31
  • 3.1 农村政治意识文明建设的政治定位23-24
  • 3.1.1 政治地位论23
  • 3.1.2 价值目标论23-24
  • 3.2 农村政治意识文明建设的现状分析24-25
  • 3.2.1 农村管理层政治意识现状评估24
  • 3.2.2 农村村民政治意识现状评估24-25
  • 3.3 农村政治意识文明建设的方向及其途径25-31
  • 3.3.1 从“替民做主”意识到“由民做主”意识25-28
  • 3.3.2 从传统村民文化走向现代公民文化28-31
  • 第四章 转型期农村政治行为文明建设31-37
  • 4.1 农村管理层政治行为文明现状的根源31-33
  • 4.1.1 科层制关系下“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角色冲突31-32
  • 4.1.2 人情网络关系下“人治”与“法治”模式冲突32-33
  • 4.1.3 激励机制制约下的短期性和获利性行为目标33
  • 4.2 村民政治行为方式转型的理论分析33-35
  • 4.2.1 政治参与主体从“家庭”本位走向“个人”自主33-34
  • 4.2.2 政治参与动机由纯政治化参与转为利益型参与34
  • 4.2.3 影响村民政治参与的主要因素34-35
  • 4.3 农村政治行为文明建设的新思路35-37
  • 4.3.1 严格遵循文明政治参与的有序原则35-36
  • 4.3.2 乡镇干部行政行为法治化、规范化36
  • 4.3.3 加强对政治行为的立法及宣传教育工作36-37
  • 第五章 农村政治文明建设的成就、反思与展望37-42
  • 5.1 农村政治文明建设的成就37-38
  • 5.1.1 农村基层政权行政效能改善37
  • 5.1.2 国家与农村社会关系改善37-38
  • 5.2 农村政治文明建设的反思38-39
  • 5.2.1 从实际绩效评估角度反思38
  • 5.2.2 从政治改革系统思维角度反思38
  • 5.2.3 从国家政权建设和政治发展角度反思38-39
  • 5.3 前景:推论与预测39-42
  • 5.3.1 理想主义的期望39
  • 5.3.2 农村政治文明发展趋势的现实展望39-40
  • 5.3.3 未来农村政治文明建设的基本思路40-42
  • 后论42-43
  • 注释43-46
  • 参考文献46-48
  • 致谢48-49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49
  •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黎程;;社会转型与社会管理创新[J];创新科技;2011年08期

    2 周益挺;;社会转型背景下信访制度功能的异化[J];经济研究导刊;2011年18期

    3 林天飞;;高校辅导员工作科学化的内涵及路径[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年16期

    4 张兴权;;试论我国政府改革——基于社会转型的视角[J];传承;2011年18期

    5 张和清;;社会转型与社区为本的社会工作[J];思想战线;2011年04期

    6 朱健刚;;转型时代的社会工作转型:一种理论视角[J];思想战线;2011年04期

    7 郭伟和;;转型社会背景下中国社会工作的发展战略选择[J];思想战线;2011年04期

    8 古学斌;;社会工作教育与社会转型[J];思想战线;2011年04期

    9 蒋玉珍;黎贵友;;“和谐”的理念[J];重庆与世界;2011年15期

    10 葛林;束兰根;;从家庭养老到社会养老的转化[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晓红;龙游宇;;论社会转型过程中社会资本对人力资本投资的影响[A];2005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5年

    2 贾高建;;试析社会转型与社会冲突[A];“科学发展观与历史唯物主义”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苏时鹏;;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村公共服务分析[A];“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理论与实践”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邓慧君;;用科学发展观把握少数民族宗教信仰和社会转型相协调的关系[A];全国社科院系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第十六届年会暨理论研讨会论文集——党的领导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下)[C];2009年

    5 文魁;段霞;孟祥青;闫文虎;汪朝晖;;北京国际化进程中的安全问题[A];城市安全:首都国际化进程研究报告[C];2010年

    6 肖文涛;;我国社会转型与政府行政范式转换探微[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0年会暨“政府管理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7 王东梅;;社会心理与德育工作[A];“社会学与贵州‘十一五’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第四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5年

    8 高力;廖炼忠;;中国传统伦理与社会转型[A];中国伦理学会会员代表大会暨第12届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4年

    9 张曙光;;前言[A];2005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精选论文(第一部分)[C];2005年

    10 薛丹;孙慧玲;;社会转型中的民办教育——江苏省宿迁市民办教育分析[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二专辑)[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衣艳芳;[N];吉林日报;2009年

    2 青年学者 羽戈;[N];东方早报;2009年

    3 复旦大学特聘教授 复旦大学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副院长 郭苏建;[N];文汇报;2009年

    4 南开大学文学院教授 周志强;[N];东方早报;2010年

    5 意赅;[N];消费日报;2010年

    6 广州市番禺区纪委 郭轩宇;[N];光明日报;2010年

    7 汪玉凯;[N];安阳日报;2011年

    8 本报记者 牛瑾;[N];经济日报;2011年

    9 沉风;[N];人民邮电;2011年

    10 ;[N];河北科技报(农村版);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峰;当代视野中的市民社会研究[D];苏州大学;2006年

    2 陈章龙;社会转型时期的价值冲突与主导价值观的确立[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3 田成有;传统与现代:乡土社会中的民间法[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4 奂平清;华北乡村集市变迁与社会结构转型[D];中国人民大学;2005年

    5 苏春艳;社会网络与职业获得[D];上海大学;2005年

    6 赵勇;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功能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7 廖志诚;社会转型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动力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8 李德;转型期城市农民工的婚姻策略[D];上海大学;2008年

    9 杨东柱;社会资本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9年

    10 颜佳华;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期政府权力运行机制重塑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任娟玲;论转型期农村政治文明建设[D];中南大学;2004年

    2 林秀瑜;城市基层社区管理体制改革的问题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3 王春风;论我国经济社会转型时期人文精神的建构[D];内蒙古大学;2004年

    4 秦秋咀;社会文化转型与近代诗话创作[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5 冷向明;当代中国社会转型中的政府治理范式变迁[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6 丁艳;19世纪末美国市政腐败及其根源探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7 韩新云;转型社会民众的宗教信仰[D];山西大学;2006年

    8 盛图强;浅析社会转型对城市住宅的影响[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9 田瑞华;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行政伦理重建[D];内蒙古大学;2004年

    10 侯雷;试论人的精神发展[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关键词:论转型期农村政治文明建设,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3258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inzhuminquanlunwen/13258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7da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