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法治论文 >

论近代中国宪法中的家(1908-1954)

发布时间:2020-06-14 16:15
【摘要】:家庭一直都是个重要的社会组织,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家庭一直都处在一个核心位置,它不仅是基本的社会组织单位更是在法律上拥有独立的主体地位,传统的中国社会将国家作为家庭的扩大化,将作为伦理规范的“礼”延伸到国家治理中形成家国同构的政治格局。受西方文化的影响,进入近代中国的法律体系发生了重要变革,宪法作为根本法如何处理家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对这一问题的整体的价值取向。近代宪法并没有过多的处理“家”或者说将“家”放在了一个消极地位去处理,之所以如此和当时社会的思想变化有着密切联系。西方个人主义思想的传入激发了个人观念,认为传统的家庭制度、家庭伦理制约了个人的自由和发展,而西方之所以强大在于它对人性的解放,所以他们将个人主义作为旗帜在解放思想的同时也对传统的家庭进行批判,将两者放在完全的对立面上,倡导个人的自由和平等,将个人作为面对国家的独立主体,所以宪法中只见个人不见家。除此之外,随着马克思主义的传入早期共产党人立足国情形成了革命法制观,革命法制观指导下的共产党人一方面要推到三座大山对旧道德旧伦理进行销毁,另一方面希望重新建构符合广大民众利益服务革命任务的新法律。所以早期的共产党人在宪法文件中提出解放妇女和婚姻自由,对家庭采取消极态度希望在打碎旧国家机器的同时建立新的法律、新的社会秩序。总的来说,近代中国在个人主义的影响下对传统家庭采取消极态度,将家庭和个人对立,而革命法制观对这样的价值取向进行巩固加深,共同造成了家在宪法中消失了。但观察个人主义文化浓厚的美国宪法,虽然美国宪法最初并没有任何有关家的规范叙述,但20世纪之后随着越来越多的新的家庭问题的出现,美国宪法也通判例的形式介入家庭问题,这说明个人主义文化并不是完全排斥家庭问题。本文通过对比中国法律和西方法律对家庭问题的态度转变,从个人主义思想和革命法制观两方面入手分析家庭在近代中国宪法中消失的原因。同时借鉴西方宪法对于家庭问题的态度转变思考在当下的环境下,需要重新理清个人价值、自由和家庭之间的关系,从中国实际出发思考现行宪法应对家庭问题予以新的回应。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D92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构建发展型家庭政策推动家庭建设[J];中国妇运;2018年03期

2 韩冬阳;;一把打开家庭成长之门的密钥——推荐《热锅上的家庭:家庭问题背后的心理真相》[J];少年儿童研究;2017年02期

3 赵阳阳;;央视“家”主题公益广告的回潮探析[J];电视指南;2017年14期

4 杨文庆;;社会工作对越南提升穷人能力的贡献[J];山西青年;2017年04期

5 郁斐;孙炎浩;;城市失独家庭社会支持现状研究[J];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6年45期

6 魏刚;;宽容应对“私房钱”[J];家庭医药.快乐养生;2017年02期

7 ;试行允许儿童法庭听证[J];平安校园;2017年07期

8 周宝余;论家庭的本质[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88年04期

9 王小平;澳大利亚家庭二百年[J];国外社会科学;1988年11期

10 М.С.Бедный ,王献德;家庭与健康[J];国外医学(社会医学分册);1988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秦谱德;;论我国老年人的家庭问题[A];家庭、健康、和谐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2 姜忠厚;;老年人丧偶,重组家庭问题的探讨[A];家庭、健康、和谐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3 郭俊沛;;浅谈老年人丧偶再婚重组家庭问题[A];家庭、健康、和谐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4 周泽宣;;浅谈老年丧偶再婚探讨重组家庭问题[A];家庭、健康、和谐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5 靳石金;;丧偶老人重组家庭问题的探讨[A];家庭、健康、和谐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6 姜忠序;;老年人丧偶,重组家庭问题的探讨[A];陕西省“家庭·健康·和谐”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7 刘凤仪;;老年人再婚和重组家庭问题的探析[A];家庭、健康、和谐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8 宋则忠;夏寸平;;老年丧偶重组家庭的困难与对策[A];家庭、健康、和谐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9 颜家睦;李飞华;王坚;;特殊需要儿童的家庭问题和社会支持[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残疾人心理卫生分会第四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2年

10 刘佑庭;;老年家庭问题的几点思考[A];家庭、健康、和谐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华南理工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国家治理研究中心 王雨磊;精准扶贫需注重家庭立场[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年

2 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评论员 莫兰;解读家庭问题应避免单一视角[N];中国妇女报;2018年

3 倪洪兰 张梓悦;落实全面二孩政策需加强家庭发展能力建设[N];学习时报;2018年

4 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评论员 莫兰;“妈宝”现象是当下中国家庭问题的缩影[N];中国妇女报;2018年

5 天津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研究员、中国婚姻家庭研究会常务理事 关颖;把脉问题新走向 力促家庭更和谐[N];中国妇女报;2017年

6 范义 甘肃行政学院领导科学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家庭家教家风:廉政之基石[N];兰州日报;2017年

7 吕文浩;在历史转折点上重新确立家庭的地位[N];团结报;2017年

8 本报记者 李木元;近九成家庭有照料需求但家庭照料资源匮乏[N];人民政协报;2017年

9 山东社会科学院人口学研究所 崔树义 张月君;完善失独家庭社会救助体系的路径选择[N];中国人口报;2017年

10 本报记者 刘辉;“家”文化不断发展 历久弥新[N];贵阳日报;201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镡鹤婧;马克思恩格斯的家庭思想及当代价值研究[D];辽宁大学;2017年

2 蔡苔芬;教育与温馨家庭的营造[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欢欢;习近平家庭文明建设重要论述研究[D];南昌大学;2019年

2 季悦;沈阳市X地区社区低保家庭帮扶模式研究[D];沈阳化工大学;2019年

3 汪姗;“失独家庭”权益保障中的政府责任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9年

4 王青;家庭身份影响定罪量刑研究[D];青岛大学;2018年

5 张文静;论近代中国宪法中的家(1908-1954)[D];华中科技大学;2019年

6 石玉仙;马克思的家庭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江苏师范大学;2016年

7 李桑柔;马克思恩格斯的家庭思想及其现实意义[D];西北大学;2019年

8 赵丹峰;习近平家庭家教家风思想研究[D];云南大学;2018年

9 彭小荔;失独家庭悲伤干预研究[D];深圳大学;2018年

10 张丽铃;福州市长乐区失独家庭扶助工作的问题及对策[D];福建师范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71303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inzhuminquanlunwen/271303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838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