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派出所民警非警务活动研究
发布时间:2021-02-15 00:26
警察是一种综合性、复杂性较高的职业,警察工作直接关系着社会的长治久安、人民的安居乐业。基层公安直接面对人民群众,直接和人民群众打交道,承担着纠纷调解、侦察破案、社区管理、救助服务以及场所检查等一系列工作,不仅仅有法律规定的由公安机关负责的警务工作,也有一些非警务工作。在实践中,基层公安警察参与非警务活动,虽然一方面有效的解决了纠纷、方便了社区的管理、维护了社会治安,对社会管理和安全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基层民警参与非警务活动这种现象也有愈演愈烈之势,并引起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已经引起了一些学者和政界人士的重视,前中央领导人早在2003年第二十次全国公安会议上就强调“不得随意指派公安机关参与非警务活动”,可是,近十四年过去了,基层民警过多的参与非警务活动的现象仍然普遍。因此,对基层警察参与非警务活动的研究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本论文将综合分析并阐述非警务活动的概念及传统的非警务活动表现形式和新时代背景下新型非警务活动表现形式,并对这些非警务活动在基层公安机关实践中的活动现状及特点进行分析,通过系统分析方法和思维分析方法对非警务活动存在的影响进行归纳总结,并从地方政府视角、公安民警视角、民众视...
【文章来源】:华南理工大学广东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意义及背景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已有文献综述
1.2.1 国内对非警务活动的研究
(1)非警务活动概念相关研究
(2)非警务活动产生影响相关研究
(3)非警务活动存在原因的相关研究
(4)对解决非警务活动负面影响的相关研究
1.2.2 国外对非警务活动的研究
1.2.3 文献述评
1.3 研究方法
第二章 论文的核心概念和理论框架
2.1 职务行为与非职务行为概念
2.2 人民警察的角色定位
2.3 非警务活动概念
2.4 理论分析框架
2.4.1 国家政权赋予
2.4.2 行为属性定位
2.4.3 主体内在认同
第三章 基层民警参与非警务活动现状分析
3.1 派出所民警参与非警务活动现状
3.1.1 非警务活动介绍
3.1.2 传统与新时期非警务活动表现形式
3.1.3 新时期非警务活动的主要表现形式
3.2 派出所民警非警务活动特点
3.2.1 存在的广泛性与普遍性
3.2.2 执法的随意性与消极性
3.2.3 背景的时代性
3.3 派出所民警参与非警务活动造成的影响
3.3.1 消极影响
3.3.2 积极影响
第四章 派出所民警参与非警务活动实质及困境分析
4.1 派出所民警参与非警务活动实质分析
4.1.1 从地方政府视角
4.1.2 从民警法治视角
4.1.3 从民众视角
4.2 基层民警参与非警务活动困境分析
4.2.1 时间和资源困境
4.2.2 基层民警思想困境
4.2.3 行政命令的强制性困境
4.2.4 民众期待困境
第五章 派出所民警参与非警务活动的原因探析
5.1 法律定位模糊
5.2 基层警察法制化、专业化程度不足
5.3 民众及政府对基层民警依赖过重
5.4 公安管理体制缺陷
第六章 派出所民警参与非警务活动的改进方案
6.1 确立派出所民警警察职责
6.2 正确宣示派出所民警法定角色和功能
6.3 做好公安内部法制化、职业化教育管理工作
6.4 依法行政,加强程序法治原则
6.5 推行警察部分社会服务私有化、市场化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本文编号:3034100
【文章来源】:华南理工大学广东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意义及背景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已有文献综述
1.2.1 国内对非警务活动的研究
(1)非警务活动概念相关研究
(2)非警务活动产生影响相关研究
(3)非警务活动存在原因的相关研究
(4)对解决非警务活动负面影响的相关研究
1.2.2 国外对非警务活动的研究
1.2.3 文献述评
1.3 研究方法
第二章 论文的核心概念和理论框架
2.1 职务行为与非职务行为概念
2.2 人民警察的角色定位
2.3 非警务活动概念
2.4 理论分析框架
2.4.1 国家政权赋予
2.4.2 行为属性定位
2.4.3 主体内在认同
第三章 基层民警参与非警务活动现状分析
3.1 派出所民警参与非警务活动现状
3.1.1 非警务活动介绍
3.1.2 传统与新时期非警务活动表现形式
3.1.3 新时期非警务活动的主要表现形式
3.2 派出所民警非警务活动特点
3.2.1 存在的广泛性与普遍性
3.2.2 执法的随意性与消极性
3.2.3 背景的时代性
3.3 派出所民警参与非警务活动造成的影响
3.3.1 消极影响
3.3.2 积极影响
第四章 派出所民警参与非警务活动实质及困境分析
4.1 派出所民警参与非警务活动实质分析
4.1.1 从地方政府视角
4.1.2 从民警法治视角
4.1.3 从民众视角
4.2 基层民警参与非警务活动困境分析
4.2.1 时间和资源困境
4.2.2 基层民警思想困境
4.2.3 行政命令的强制性困境
4.2.4 民众期待困境
第五章 派出所民警参与非警务活动的原因探析
5.1 法律定位模糊
5.2 基层警察法制化、专业化程度不足
5.3 民众及政府对基层民警依赖过重
5.4 公安管理体制缺陷
第六章 派出所民警参与非警务活动的改进方案
6.1 确立派出所民警警察职责
6.2 正确宣示派出所民警法定角色和功能
6.3 做好公安内部法制化、职业化教育管理工作
6.4 依法行政,加强程序法治原则
6.5 推行警察部分社会服务私有化、市场化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本文编号:303410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inzhuminquanlunwen/30341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