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法治教育实施现状的研究 ——以长春市某区三所初中为例
发布时间:2021-11-16 23:30
近一时期,在中小学(尤以初中阶段为甚)有些未成年人身上存在严重不良行为,诸如旷课、打架斗殴、强行向他人索取钱物、偷窃、赌博、吸毒等。这些不良行为如果得不到及时纠正,极易引发犯罪行为。2016年秋季开学,按照教育部的要求,在我国中小学开设《道德与法治》课,可谓恰逢其时。新开设的《道德与法治》课已有两年多的时间,其效果如何?今后怎样通过本课来提高未来一代“知法、守法、懂法”的意识,更是人们普遍关心的。本文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为平台,对长春市某区三所学校的初中生所接受法治教育的现状进行了调查与分析,同时访谈了执教教师。在调查中笔者了解到,目前初中生法治教育虽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新开设的《道德与法治》课程中法治教育的实施仍存在一些问题。《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承担着提高学生法治意识、普及法律知识的重要责任,法治教育实施的质量直接影响青少年的整体法治素质。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引言,介绍了问题提出的背景、概念的界定、国内外相关研究以及研究方法等。第二部分简述了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过程以及对调查结果的简要分析。第三部分根据调查结果的分析,查找出目前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法治教育实施存在...
【文章来源】:长春师范大学吉林省
【文章页数】:5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背景
(二)概念界定
(三)国内外相关文献
(四)研究方法
(五)研究意义
一、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法治教育实施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内容
(三)研究过程
(四)统计与分析
二、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法治教育实施存在的问题
(一)法治教育内容单一,与实际生活相脱节
(二)教学方法单一,缺乏实践教学
(三)缺乏专业的道德与法治课教师团队
(四)学校、家庭未能有效配合,共同促进初中生法治教育
三、加强初中法治教育的对策
(一)丰富法治教育内容
(二)改进法治教育方法
(三)加强专业教师队伍的建设
(四)整合各方资源,形成教育合力
参考文献
附录1 调查问卷
附录2 访谈提纲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著作情况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新时代青少年法治意识的培育探析[J]. 王丽娟. 西部素质教育. 2018(21)
[2]试论从“法制教育”到“法治教育”的转变[J]. 王树荫,房玉春. 甘肃社会科学. 2017(02)
[3]日本文化法治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 魏晓阳.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1)
[4]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 从源头上遏制校园暴力[J]. 卢嘉仪. 法制与社会. 2016(30)
[5]青少年法治教育:目标定位、实施原则与路径[J]. 何树彬. 青少年犯罪问题. 2016(02)
[6]教材建设视角下青少年法治意识的培养——以苏教版小学、初中法治教育读本为例[J]. 顾润生. 中小学德育. 2016(03)
[7]青少年法治精神培育的实践途径研究[J]. 颜湘颖. 中国青年研究. 2015(12)
[8]法治教育融入中小学课程设计的途径与特色[J]. 张善超,李宝庆. 教育探索. 2015(11)
[9]日本青少年法治教育改革经验及其启示[J]. 汪蓓.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5(19)
[10]践行法治:美国中小学法治教育及对我国的启示[J]. 张冉. 全球教育展望. 2015(09)
博士论文
[1]公民法治意识之生成[D]. 夏丹波.中共中央党校 2015
硕士论文
[1]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法治教育研究[D]. 杨梦姣.河北师范大学 2016
[2]当前中学生法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 李晓雪.华中师范大学 2016
[3]澳大利亚学校价值观教育研究[D]. 闫宁宁.南京师范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499774
【文章来源】:长春师范大学吉林省
【文章页数】:5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背景
(二)概念界定
(三)国内外相关文献
(四)研究方法
(五)研究意义
一、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法治教育实施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内容
(三)研究过程
(四)统计与分析
二、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法治教育实施存在的问题
(一)法治教育内容单一,与实际生活相脱节
(二)教学方法单一,缺乏实践教学
(三)缺乏专业的道德与法治课教师团队
(四)学校、家庭未能有效配合,共同促进初中生法治教育
三、加强初中法治教育的对策
(一)丰富法治教育内容
(二)改进法治教育方法
(三)加强专业教师队伍的建设
(四)整合各方资源,形成教育合力
参考文献
附录1 调查问卷
附录2 访谈提纲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著作情况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新时代青少年法治意识的培育探析[J]. 王丽娟. 西部素质教育. 2018(21)
[2]试论从“法制教育”到“法治教育”的转变[J]. 王树荫,房玉春. 甘肃社会科学. 2017(02)
[3]日本文化法治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 魏晓阳.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1)
[4]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 从源头上遏制校园暴力[J]. 卢嘉仪. 法制与社会. 2016(30)
[5]青少年法治教育:目标定位、实施原则与路径[J]. 何树彬. 青少年犯罪问题. 2016(02)
[6]教材建设视角下青少年法治意识的培养——以苏教版小学、初中法治教育读本为例[J]. 顾润生. 中小学德育. 2016(03)
[7]青少年法治精神培育的实践途径研究[J]. 颜湘颖. 中国青年研究. 2015(12)
[8]法治教育融入中小学课程设计的途径与特色[J]. 张善超,李宝庆. 教育探索. 2015(11)
[9]日本青少年法治教育改革经验及其启示[J]. 汪蓓.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5(19)
[10]践行法治:美国中小学法治教育及对我国的启示[J]. 张冉. 全球教育展望. 2015(09)
博士论文
[1]公民法治意识之生成[D]. 夏丹波.中共中央党校 2015
硕士论文
[1]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法治教育研究[D]. 杨梦姣.河北师范大学 2016
[2]当前中学生法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 李晓雪.华中师范大学 2016
[3]澳大利亚学校价值观教育研究[D]. 闫宁宁.南京师范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49977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inzhuminquanlunwen/34997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