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法治论文 >

中国五年计划的功能及其对马达加斯加的启示

发布时间:2017-08-16 15:26

  本文关键词:中国五年计划的功能及其对马达加斯加的启示


  更多相关文章: 中国 五年计划 功能 及其 马达 加斯 启示


【摘要】:本论文的题目是“中国五年计划的功能及其对马达加斯加的启示”,文章通过对中国的五年计划的内容、功能进行全面介绍和系统研究以及对马达加斯加共和国系统经济的优势和劣势进行探索,旨在通过对比研究探寻中国的五年计划对于马达加斯加的启示作用。在此基础上,文章分为4个部分进行探讨研究,分别是:第一部分,背景和目的;第二部分,五年计划的功能;第三部分,对于马达加斯加经济、社会、发展的启示及诊断;以及第四部分,建议和结论。文章的第一部分是背景和目的,该部分内容针对选题的背景和目的进行了详细介绍。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在毛泽东的带领下,中国人民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1978年以来,邓小平及历任领导人将中国的经济制度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顺利实现了产出倍增。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急剧提高,个人选择空间迅速扩展。中国作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经济体,聚焦了全球投资者的目光,关于中国的每一个话题都会引起全世界的共同关注。五年计划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规划和蓝图,对于中国经济的跨越式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而另一方面,马达加斯加作为早期法国殖民地,自从1960年独立以来,由于政治、气候等多方面因素,经济遭遇危机,是世界上较为贫穷的国家之一。基于此,作者选定题目“中国五年计划的功能及其对马达加斯加的启示”,希望通过对中国五年计划的内容和功能的研究以及对马达加斯加经济优势和劣势的分析,探索中国的五年计划对于马达加斯加经济发展的启示。文献法和对比分析法是本文采用的主要分析方法。文中对于中国经济的发展历程,五年计划的概念、内容、功能以及马达加斯加经济的发展历程、优势、劣势均采用文献法进行搜集、整理、分析。而中国五年计划对于马达加斯加经济发展的启示作用通过比较分析法得出。文章的第二部分对中国的五年计划及其功能进行了详细介绍。五年计划是政府设定五年间生产目标的经济规划文件,五年计划最早应用于前苏联,从1928年到1932年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直至1991年的第十三个五年计划,后来,五年计划出现在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例如中国。从1953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到2016年,中国开始执行第十三个五年计划。每一个五年计划都是国家领导人针对当时的社会具体情况,提出的符合中国经济发展状况的美好规划和蓝图,对中国经济的健康、平稳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第十三个五年计划以“创新、平衡、绿色、开放、共享”为主题,提出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中国制造2025”、“构建法治经济”、“国家新型城镇化”等一系列政策。2016年到2020年的第十三个五年计划为未来五年中国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为未来五年中国经济的增长带来了全新的机会。除了介绍五年计划的概念和内容之外,本章还对中国经济的整体发展历程进行了回顾。1978年以前,中国经济处于计划经济时期,这一时期的中国经济遭受过挫折,也经历了发展,1978年以后,中国经济由计划经济过渡到市场经济,迎来了高速发展时期。从毛泽东时代的早期经济到计划经济体制再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经济经历了漫长的岁月,在这个过程中,五年计划始终对中国经济的发展与腾飞起着关键作用,各界对于第十三个五年计划给予了高度评价。本章最后对中国五年计划的执行过程进行了图解。在整个五年计划执行过程中,第一年三月整体框架正式通过,第三年中期回顾,第三到第五年修订计划,第四到第五年起草下一个五年计划,直至第五年十月,纲要公布,意味着上一个五年计划结束,新的五年计划启动。五年计划的执行是一个循环,在每一个五年中,不仅要不断回顾、修订正在执行的五年计划,还要起草新的五年计划,正是在这样一个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中,中国经济实现了平稳、健康、快速的发展。文章第三部分对马达加斯加经济、社会、发展进行了诊断。该部分首先介绍了马达加斯加的发展历史。马达加斯加曾经是法国殖民地,并且这对马达加斯加经济的影响在取得独立之后仍然远远没有结束。马达加斯加的发展历史包括法国殖民地时期、1958年到1960年的新殖民主义时期以及第二共和国、第三共和国时期。从1960年独立以来,马达加斯加经济长期处于萎靡状态的根本原因在于仍然受到前殖民力量的影响,这种影响尤其表现在国际关系方面。在马达加斯加的经济构成中,农业占据很大一部分,因此,本章第二节针对马达加斯加基于农业的经济状况进行了简要介绍。马达加斯加的经济体制是市场经济,并且以发展成熟的农业和正在兴起的旅游业、纺织业、采矿业为主。马达加斯加的农业生产典型的粮食作物,例如大米和木薯,以及经济作物,例如香草和咖啡。马达加斯加的自然资源财富支撑了它的大规模矿业开采。除此之外,马达加斯加发展中国家的身份,使得它能够享受很多税收优惠,这些优惠支撑了马达加斯加纺织业的发展。尽管存在这些自然资源和发展中产业,2009年马达加斯加的政治危机使得马达加斯加的外资大大减少,经济走向衰退。农业,包括渔业和林业,是马达加斯加最大的产业,雇佣了全国劳动力的80%。马达加斯加的多样化气候,使得它适合种植多种作物。2011年,农产品占据了马达加斯加出口值的前12位。马达加斯加是全球第二大香草种植国,香草产量在全球香草市场中占据四分之一。本章最后对马达加斯加的情况进行了阐释。由于土壤和气候的多样性,马达加斯加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它的生态资产,尤其是草木和动物,在全球都是独一无二的,但是由于人类活动,这些资源在不断减少。马达加斯加拥有18600000居民,其中55%在20岁以下,75%生活在农村地区,人口以每年2.7%的比例上升。行政上,马达加斯加划分为22个区。在最后一部分中,文章提出了一些建议和结论。首先分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优势与劣势,市场经济的优势体现在方方面面,例如,不同公司之间的竞争可以导致更高的效率,更多的人更加努力地工作,公司为了寻求新产品而更具创新力等。当然,市场经济本身也存在很多劣势,例如,更高的失业率、加剧的社会和经济不平等,等等。本章也对马达加斯加经济的优势与劣势进行了分析。作为发展中国家,马达加斯加的经济具有自身优势,例如,廉价的劳动力,丰富的自然资源,等等。当然,面临的挑战也是显而易见的,例如,加强政治对话和开创包容性社会等。最终,文章通过市场经济的优劣势与马达加斯加经济优劣势的对比分析,得出了结论,主要体现在两点:(1)借鉴中国的五年计划将对马达加斯加的经济产生重要作用,这种作用体现在投资、创新等各个方面;(2)但是,由于两国基本国情的差异,五年计划在马达加斯加正式执行还需要很长时间,尤其因为中国的民主体制已经经历了多年的发展,而马达加斯加在这方面还存在较大欠缺。本文分析了中国五年计划的内容及功能,五年计划的执行更好地保证了中国经济的发展,使得近年来中国经济呈现跨越式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急剧提升。这一点对于长期处于经济萎靡状态的马达加斯加来说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在取得独立的最初十几年间,马达加斯加也曾经尝试通过制定经济计划的方式实现经济的长期增长,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尤其是政治问题,经济计划最终没能得到落实,这更加显示出学习中国成功经验的重要性。因此,本文创新性地通过对两国经济体制的方方面面的介绍与分析,提出将中国五年计划应用于马达加斯加的可能性与困境,为同作为发展中国家的马达加斯加的经济的崛起与发展提供了全新的视角。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61;D748.2
【目录】:
  • ABSTRACT4-5
  • 摘要5-11
  • CHAPTER 1 Background and Research Purpose11-21
  • 1.1 Introduction11
  • 1.2 Research Purpose and Science Contribution11-12
  • 1.2.1 Purpose11-12
  • 1.2.2 Science Contribution12
  • 1.3 Literature Review12-18
  • 1.3.1 Research part 1: Five-year plan’s history and functions12-13
  • 1.3.2 Research part 2: five-year plan’s function13-15
  • 1.3.3 Research part 3: Madagascar’s history, development, growth15-18
  • 1.4 Main Content and Methodology18-21
  • 1.4.1 Main Content18-19
  • 1.4.2 Data and Methodology19-21
  • CHAPTER 2 The Functions of the Five-Year Plan21-32
  • 2.1 Definition of the Five-Year Plan21-25
  • 2.1.1 History of the Five-Year Plans of China21
  • 2.1.2 Changes in Five-Year Plans Economic Focus21-25
  • 2.2 The Economy in the Era of Mao Zedong25-27
  • 2.2.1 The Great Leap Forward25-27
  • 2.2.2 The Chinese Planned Economy--The Chinese Economy prior to Reform27
  • 2.3 Transition to a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 from 197827-29
  • 2.4 Commentaries of the 13th Five-Year Plan29-31
  • 2.5 Five-Year Plan Cycle31-32
  • CHAPTER 3 Economic, Social, Development Perspectives and Diagnosticsfor Madagascar32-49
  • 3.1 History of Madagascar32-44
  • 3.1.1 The First Republic: The time of Neocolonialism32-34
  • 3.1.2 The Time of Neocolonialism (1958 -1960)34-37
  • 3.1.3 The Second Republic (Socialist State): The Republic Arema37-40
  • 3.1.4 The Third Republic40-44
  • 3.1.5 The High Transitional Authority and The Fourth Republic44
  • 3.2 Madagascar‘s Economy based on Agriculture44-47
  • 3.3 Perspectives and Diagnostics of Situations in Madagascar47-49
  • CHAPTER 4. Recommendations and Conclusion49-58
  • 4.1 Strengths and Weaknesses of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49-54
  • 4.2 Strengths and Weaknesses Of the Economy of Madagascar54-56
  • 4.2.1 Challenges and Weaknesses54-55
  • 4.2.2 Strengths and Opportunities55-56
  • 4.3 Summary56-58
  • CONCLUSION58-60
  • REFERENCES60-65
  • ACKNOWLEDGEMENT6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牟怀善;;牢固树立新的发展观 为跨越式发展提供思想保证[J];求知;2001年03期

2 ;努力实现跨越式发展[J];求是;2001年08期

3 曾德高;试论跨越式发展[J];探索;2001年04期

4 陈祥荣,陈庆雷;科技创新的有效调控和引导是跨越式发展的关键[J];成都行政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类);2001年05期

5 衣建东;科学认识我国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J];发展论坛;2001年03期

6 蔡炳生;努力实现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J];地方政府管理;2001年06期

7 欧阳泉华;关于跨越式发展县域经济均衡论问题的思考[J];地方政府管理;2001年07期

8 石忠信;以人才为本 创人才伟业 努力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J];中国公务员;2001年12期

9 傅治平;跨越式发展浅识[J];理论前沿;2001年16期

10 林炎志;对“跨越式发展”的一些认识[J];新长征;2001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曾晋鲁;;论西藏经济的跨越式发展[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上册)[C];2001年

2 杨宇白;;创新思维与昆明的跨越式发展[A];《思维科学与21世纪》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3 杨沛英;;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靠实践[A];陕西省经济学学会会员代表会议暨第22次年会论文集[C];2002年

4 余华青;;跨越式发展:陕西早日建成西部经济强省的必由之路[A];2003年陕西经济社会蓝皮书——陕西经济发展对策与建设[C];2003年

5 王文长;;新疆跨越式发展须重视的三个关系[A];边疆发展中国论坛文集(2010)·区域民族卷[C];2010年

6 李刚军;;实现农业农村跨越式发展[A];2009全国农村改革与发展座谈会论文集[C];2009年

7 乌兰;;积极推进内蒙古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代序)[A];论草原文化(第八辑)[C];2011年

8 陈燕;杨润钰;;切实把环境保护落实到宁东跨越式发展的具体实践中[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四卷)[C];2009年

9 洪虎;;坚持“高效益、广就业、可持续”方针 推进和实现吉林跨越式发展[A];中国科协2001年学术年会大会特邀报告汇编[C];2001年

10 凌辉;;依靠科技进步 实现畜牧业跨越式发展[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下册)[C];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炎志;对“跨越式发展”的一些认识[N];吉林日报;2000年

2 ;“追赶型跨越式发展”进程监测(7月)[N];牡丹江日报;2007年

3 记者 连小芳;开创跨越式发展新局面[N];宁夏日报;2007年

4 本报评论员;为推进跨越式发展做好服务[N];宁夏日报;2007年

5 本报评论员;为跨越式发展提供坚强保证[N];宁夏日报;2007年

6 张学武;为跨越式发展提供组织保证[N];宁夏日报;2007年

7 高峰;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是一般进程的特殊表现形式[N];学习时报;2006年

8 本版编辑 王彦武(省社会科学院院长) 郑泰森(省发改委经济研究所所长) 陈相成(省财经学院统计系主任、教授) 宋振榜(省国土资源厅调研员) 杜书云(郑州大学商学院副院长) 勾京成(人行郑州中心支行高级经济师) 张合林(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经济调节处处长、博士);专家眼中的跨越式发展[N];郑州日报;2006年

9 ;为实现跨越式发展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N];郑州日报;2006年

10 本报评论员;把精力集中到跨越式发展上来[N];郑州日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原永胜;后发优势与跨越式发展[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2 周虹;转轨时期中国虚拟经济跨越式发展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雷云飞;跨越式发展及其启示[D];延安大学;2008年

2 刘小龙;欠发达地区经济跨越式发展研究[D];贵州大学;2015年

3 侯魏川;云南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研究[D];云南大学;2015年

4 杨启博;中国跨越式发展中若干问题的法治探索[D];西安科技大学;2015年

5 ANDRIAMANDRESY ANNICK SANDRA;中国五年计划的功能及其对马达加斯加的启示[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年

6 崔振华;高新技术中小企业跨越式发展分析[D];山西大学;2009年

7 杨在峰;跨越式发展的哲学透视[D];湘潭大学;2004年

8 郑昕;西部跨越式发展的制度因素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9 余建军;论江泽民生产跨越式发展的思想[D];武汉大学;2003年

10 罗厚成;基于高新技术产业框架的贵州经济跨越式发展研究[D];贵州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68404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inzhuminquanlunwen/68404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716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