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公民的网络参政权
发布时间:2017-08-22 07:17
本文关键词:论我国公民的网络参政权
【摘要】:互联网的蓬勃发展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全方位的影响,使人们能够在世界不同的地方简单便捷的获取和搜集信息,实现信息资源互享。同时网络也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模式和工作形式,进而渗透到社会政治等各个领域。表现在政治领域则是为公民参与政治提供了新的渠道,公民可以通过网络上的各种途径参与政治、了解最新的政府动态以及表达自己的政治愿望和政治诉求。随着网络对现实世界的影响越来越大,互联网也已经成为我国公民民意表达和利益沟通的重要渠道。网络的零门槛和虚拟性等特性更是极大的激发了人们参与政治的热情,网络中的论坛、政府官方门户网站、博客、微博等都成为连接政府和公民的桥梁。这些新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我国传统参政模式的不足,推动了民主政治的进步。但网络是把双刃剑,一方面它为实现政府和公民零距离沟通提供了平台,拉近了政府和公民的距离;另一方面由于网络空间自身的局限性和网络政治参与的管理制度不够完善等原因,使得我国公民的网络政治参与出现了很多弊端。不断膨胀的网络政治参与也给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带来了一些消极影响,不管是参与者、社会环境还是政府方面都存在一些现实问题并亟需解决。所以为了使我国的网络政治参与健康发展并真正实现制度化和法治化,还需要从制度、社会环境、政府自身以及参与者自身等各个方面进行完善,以此来正确引导公民通过网络参与政治;同时也便于政府通过网络平台进行政治管理,进一步促进我国网络政治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网络时代 公民 参政权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D921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6
- 目录6-8
- 引言8-10
- 第一章 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的基本问题10-19
- 第一节 公民政治参与的概念10-11
- 第二节 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的概述11-19
- 一、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的概念11-12
- 二、公民网络参政的法律依据12-13
- 三、公民网络参政的特点13-14
- 四、公民网络参政的形式14-17
- 五、公民网络参政的意义17-19
- 第二章 当前我国公民网络参政权实现的情况19-27
- 第一节 公民通过网络参与立法19-24
- 一、通过网络参与立法项目的征集19-21
- 二、通过网络对法律草案提意见21-23
- 三、通过网络参加立法民意调查23
- 四、通过网络参加立法听证会23-24
- 第二节 通过网络表达政治诉求和政治情感24-25
- 一、通过网络表达政治诉求24
- 二、通过网络表达政治情感24-25
- 第三节 通过网络行使监督权25-27
- 第三章 我国公民网络参政权实现存在的问题及原因27-34
- 第一节 参与者方面的问题27-28
- 一、参与者不理性27
- 二、网络名人的负面效应27-28
- 第二节 社会环境方面的问题28-30
- 一、数字鸿沟28-29
- 二、网络虚假信息泛滥29-30
- 第三节 政府方面的问题30-31
- 一、政府难以正确甄别网络信息30
- 二、政府通过网络回应能力不足30-31
- 三、政府门户网站建设不够完善31
- 第四节 公民网络参政权实现存在问题的原因31-34
- 一、政府网站投入有限31
- 二、领导干部的新媒体素质不高31-32
- 三、法律以及网络规制存在缺陷32-34
- 第四章 完善公民网络参政的相关建议34-40
- 第一节 缩小数字鸿沟34-35
- 一、加快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34-35
- 二、普及网络知识35
- 第二节 提高公民网络参政的能力35-36
- 一、提高网民素质,增强自律能力35
- 二、增强公民网络参政意识35-36
- 第三节 规范网络参政行为36-37
- 一、加强网络立法36-37
- 二、整顿网络环境37
- 第四节 加强政府与公民的网络互动37-40
- 一、完善网络参政平台38
- 二、提高官方人员的新媒体素质38-40
- 结语40-41
- 参考文献41-43
- 致谢43-4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欧阳旭;魏志强;程洁;;浅谈我国网络舆情管控法律体系的建立健全——以美国网络舆情管控为借鉴[J];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2 李斌;论网络时代的政治参与[J];理论导刊;2004年06期
3 王磊,杨文娟;网络环境下的公民政治参与问题[J];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4 杨福忠;;网络征求民意法治化——探寻公民有效网络政治参与的分析框架[J];政治与法律;2012年02期
5 杨丽;朱强;;网络政治参与和民主型社会构建[J];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2006年02期
6 王金水;;公民网络政治参与与政治稳定[J];中国行政管理;2011年05期
7 王菲菲;;我国政务微博发展的困境解析[J];行政与法;2013年07期
8 梅旭成;;法治语境下网络谣言的政府规制[J];行政与法;2013年08期
9 张春艳;;地方政府应对网络公共事件能力问题研究[J];行政与法;2013年09期
10 朱锐勋;;网络问政与政府形象传播模式创新[J];行政与法;2013年10期
,本文编号:71777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inzhuminquanlunwen/7177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