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人口论文 >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我国城镇养老金收支缺口问题及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27 08:14

  本文关键词: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我国城镇养老金收支缺口问题及对策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人口老龄化 养老保险基金 收支缺口


【摘要】:随着我国医疗水平的提高,人均寿命越来越长,导致人口老龄化程度的进一步加深,再加上经济体制的转变,使得我国的养老保险基金的缺口越来越大。目前世界上也正在经历着一场“银发浪潮”和“空空的摇篮”,即老年人口越来越多、出生率却不断降低的趋势。养老保险基金缺口问题的存在直接威胁到养老保险制度本身所应具备的“社会共济”的特征,社会公众对养老金的信任度越来越低,对未来是否能够按照约定的数额领取养老金感到担忧。养老金缺口问题成为当前社会的一大热点,各方面的改革举措不断被提出,所有这些方面的措施都是围绕减少养老金缺口问题展开。怎样增加养老金的收入、减少养老金支出,从而减少收支缺口成为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本论文从人口老龄化与养老保险基金的现状出发,分析了人口老龄化问题对养老保险基金的影响,采取了计量的方法进行实证研究,以老年抚养比作为人口老龄化的指标,由于参保人数对养老金的收支影响很大,因此在进行实证分析时引入了参保人数这一变量,分析老年抚养比对养老金缺口的影响,结果显示养老金结余额与老年抚养比存在高度的负相关关系。最后根据目前的情况和实证分析结果的角度出发,主要从增收减支的角度同时结合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提出了弥补养老金缺口的对策建议。 本文解决的关键问题是定量研究人口老龄化对养老金缺口的影响,从收入和支出两个方面研究养老金的缺口问题。如何实现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有效积累,以应对我国日趋严重的人口老龄化问题,这一点是至关重要的。在这些问题的基础上最后本文将会根据目前的情况提出几个改革的方向:第一,完善我国的退休政策,包括延长法定退休年龄和提高最低缴费年限;第二,合理安排退休人员,对提前退休者给予一定的惩罚和鼓励老年人再就业;第三,增加基金的筹资渠道,可以扩大养老保险的覆盖面,改革“双轨制”以及提高国有企业利润的上交额度等。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 养老保险基金 收支缺口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C924.24;F842.67
【目录】:
  • 摘要2-4
  • Abstract4-9
  • 第1章 绪论9-14
  • 1.1 研究背景9-10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10
  • 1.3 研究内容、方法和研究结构10-13
  • 1.3.1 研究内容10-11
  • 1.3.2 研究方法11-12
  • 1.3.3 研究结构12-13
  • 1.4 本文的主要贡献13-14
  • 第2章 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14-27
  • 2.1 养老保险制度运行的理论分析14-22
  • 2.1.1 养老金的筹资模式14-17
  • 2.1.2 养老金的给付模式17-19
  • 2.1.3 养老金制度运行的经济学分析19-22
  • 2.2 文献综述22-27
  • 2.2.1 国外有关养老保险制度的研究22-23
  • 2.2.2 国内研究动态23-26
  • 2.2.3 对国内外研究的简要评论26-27
  • 第3章 养老保险基金缺口现状分析27-39
  • 3.1 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及发展趋势27-31
  • 3.1.1 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27-29
  • 3.1.2 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29-31
  • 3.2 我国养老金收支缺口现状分析31-35
  • 3.2.1 总体上征缴收入和支出都呈增长趋势31-32
  • 3.2.2 财政补贴的力度加大32-34
  • 3.2.3 全国养老金缺口逐年加大34
  • 3.2.4 养老金缺口持续时间长34-35
  • 3.3 养老保险基金的运营状况35-39
  • 3.3.1 城镇基本养老保险覆盖面有待扩宽35-37
  • 3.3.2 基金的保值增值形势严峻37
  • 3.3.3 我国的补充性养老保险发展缓慢37-39
  • 第4章 人口老龄化对养老金影响的实证分析39-47
  • 4.1 人口老龄化对养老金缺口的影响分析39-42
  • 4.1.1 人口老龄化对NDB模式养老金计划的影响39-40
  • 4.1.2 人口老龄化对FDC模式养老金计划的影响分析40-42
  • 4.2 人口老龄化对养老金缺口影响的定量分析42-46
  • 4.2.1 变量选取42-44
  • 4.2.2 模型设定44
  • 4.2.3 变量之间相关性分析44-45
  • 4.2.4 回归结果分析45-46
  • 4.3 小结46-47
  • 第5章 改善我国养老金缺口的对策与建议47-53
  • 5.1 完善我国的退休政策47-49
  • 5.1.1 延长法定退休年龄47-48
  • 5.1.2 提高最低缴费年限48-49
  • 5.2 合理安排退休人员49-50
  • 5.2.1 对提前退休者给予一定的惩罚49
  • 5.2.2 鼓励老年人再就业49-50
  • 5.3 增加筹资渠道50-53
  • 第6章 结论53-55
  • 6.1 结论53
  • 6.2 后续研究的意义53-55
  • 致谢55-56
  • 参考文献56-60
  • 附件6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秋明;;养老金制度运行机理的经济学分析——基于内部收益率的比较分析[J];财经科学;2008年06期

2 刘渝琳;蒲勇健;;我国养老保险基金运作现状的Granger因果检验及成因分析[J];管理世界;2006年02期

3 袁志刚;中国养老保险体系选择的经济学分析[J];经济研究;2001年05期

4 封进;中国养老保险体系改革的福利经济学分析[J];经济研究;2004年02期

5 严志钦;马海龙;;人口老龄化对我国养老保险的影响及对策[J];甘肃科技纵横;2011年06期

6 张乐川;;中国城镇基本养老保险金“年龄缺口”分析——基于延长退休年龄的假设[J];南方人口;2012年04期

7 彭浩然;申曙光;;现收现付制养老保险与经济增长:理论模型与中国经验[J];世界经济;2007年10期

8 刘澍;;中国城镇养老保险水平影响因素分析[J];西南金融;2012年08期

9 王焕清;;我国养老保险的模式选择与基金缺口预测[J];统计与决策;2012年19期

10 高建伟,邱菀华;企业补充养老保险计划精算模型[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3年05期



本文编号:110265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kou/110265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d22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