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型社会建设前后武汉城市圈人口压力变化研究
本文关键词:两型社会建设前后武汉城市圈人口压力变化研究
【摘要】:人口综合压力指数可以定量地表示区域人口压力的综合等级,却不能显示区域人口压力组合差异,三角形法可以形象地表达人口压力组合差异.对武汉城市圈各城市的四期人口综合压力指数及自然资源、经济因素和社会因素的贡献进行了测算,结合三角形法表达进行了分析研究.研究显示:(1)城市圈各城市人口综合压力在整体上升中呈现不同变化特点,潜江市增加最为显著,咸宁市减小最为显著,其他城市呈现不同程度的波动特征;(2)城市圈各城市受经济因素的影响有所减弱,社会因素却呈增大趋势;(3)从人口压力组合类型变化来看,武汉一直属于后三角型,主要受自然资源限制;天门一直属于中三角B型,经济因素贡献值最大;黄冈、咸宁、仙桃和潜江均从中三角型向前三角B型转变,社会因素超过经济因素成为主要限制因素;黄石、鄂州和孝感由中三角A型转变为后三角型,自然资源限制越来越大.研究揭示了城市圈各城市人口压力的主要矛盾,为有针对性地提出城市管理策略提供决策支持.
【作者单位】: 华中师范大学地理过程分析与模拟湖北省重点实验室;华中师范大学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研究院;
【关键词】: 人口压力变化 武汉城市圈 两型社会建设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371183;41271534)
【分类号】:C924.24
【正文快照】: 目前社会生活和发展所遇到的种种问题,无一不直接或间接的与巨大人口压力相联系[1-2].人口压力是指人口的非适度状态,不仅仅是人口的数量多少、增长快慢等人口自身问题,还包括人口与资源环境、经济和社会协调与适应性问题.人口压力既包括人口过剩,也包括人口不足;既会出现在人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津;人口压力与整体跃迁[J];人口研究;1998年06期
2 王跃生;;中国人口压力的历史和现实考察[J];历史教学(下半月刊);2013年11期
3 申欣旺;人口压力下的首都之忧[J];中国社会导刊;2005年18期
4 余永跃;中国人口压力的指标体系[J];经济学家;2000年06期
5 李通屏;中国人口压力的定量研究[J];人口学刊;2004年01期
6 叶檀;;一个经济大国靠什么应对人口压力[J];同舟共进;2009年04期
7 周学馨;;人力资源视角下的人口压力——兼议我国从人口压力向人力资源优势转变的模式[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8 王永丽;于君宝;马心璐;陈会民;;西安市人口压力定量评价[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9 程道平,刘伟;人口压力评估及其应用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1995年01期
10 林成策;我国人口压力的地域差异及其特征分析[J];西北人口;1997年02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贺佳 段涵敏 通讯员 唐玉萍;把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N];湖南日报;2012年
2 本报评论员 辉格;人口压力从未消失[N];21世纪经济报道;2011年
3 石磊 见习记者 童芬芬;北京苦觅缓解人口压力良方[N];中华工商时报;2007年
4 岳宗;调整产业结构 减轻人口压力[N];南方日报;2008年
5 记者 王晶邋通讯员 向秀芳 实习生 江雪晴;变人口压力为资源优势[N];湖北日报;2007年
6 记者 李晓萌;阮成发强调变人口压力为人力资源[N];长江日报;2010年
7 孝感市委书记 黄关春;变人口压力为人力资源优势[N];湖北日报;2009年
8 都阳(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变人口压力为人力资源优势[N];中国人口报;2005年
9 周国兴;用科学的发展观将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N];中国人事报;2004年
10 中央党校经济学部主任 王东京;解决北京人口压力,应放开户口管制[N];21世纪经济报道;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徐小娇;武汉城市圈人口压力类型与特征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2 刘艳国;吉林省西部生态脆弱地区人口压力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3 赵京;基于空间化的区域人口压力分析[D];辽宁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10402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kou/11040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