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人口论文 >

祖先记忆与文献传播:“瓦屑坝”三考的来龙去脉

发布时间:2018-05-02 09:09

  本文选题:祖先记忆 + 文献传播 ; 参考:《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13年04期


【摘要】:江西"瓦屑坝"的移民传说,曾广泛流传于明清以后湖北黄州府与安徽安庆府两地。清代康熙以后,在江淮之间的广阔区域内,敬宗收族、寻根问祖成为一时之风尚。以张希良、靖道谟、史珥为代表的湖北、江西两地文化精英,更孜孜于"瓦屑坝"确切地点的考证求索,于是便产生了"瓦屑坝"前后三考这一移民传说的精英文本,并进一步规范和影响了地方宗族关于始迁祖的历史记忆。"瓦屑坝"三考文字的产生与流传,既充分体现了地方士大夫在移民传说由口头传述向文字书写转变当中的文化创造作用,也深刻揭示了移民传说流传背后地方宗族发展的区域历史文化过程。
[Abstract]:The migration legend of Washi Dam in Jiangxi Province was widely spread between Huangzhou Capital of Hubei Province and Anqing Capital of Anhui Province after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After Kangxi in Qing Dynasty, in the vast area between Jianghuai River and Huaihe River, it became a vogue to seek roots and ask ancestors. The cultural elites of Hubei and Jiangxi, represented by Zhang Xiliang, Jingdaomu, and Shi er, studied the exact location of "Washi Dam" and came up with the elite text of the immigration legend before and after the "Washi Dam". And further standardized and affected the local clan about the original ancestors of the historical memory. The generation and circulation of the three textual characters in Washi Dam fully reflected the cultural creation role of the local literati and officials in the process of the migration legend changing from oral communication to written writing. It also reveals the regional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process of the development of local clans behind the spread of immigrant legends.
【作者单位】: 江西师范大学历史系;
【基金】:江西师范大学“青年英才培育资助计划”(2011年) 香港特别行政区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卓越学科领域计划(第五轮)“中国社会的历史人类学研究”项目资助
【分类号】:C92-09;K249.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赵世瑜;;祖先记忆、家园象征与族群历史——山西洪洞大槐树传说解析[J];历史研究;2006年01期

2 游欢孙;曹树基;;地方权势演变与康熙中叶鄂东大族的宗族实践——以黄冈靖氏为例[J];学术界;2011年11期

3 刘志伟;祖先谱系的重构及其意义——珠江三角洲一个宗族的个案分析[J];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2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爱萍;;合肥地名历史文化内涵探析[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2 章毅;;宋明时代徽州的程灵洗崇拜[J];安徽史学;2009年04期

3 乔新华;;近30年来中国社会史研究的方法论意义[J];安徽史学;2010年05期

4 唐智佳;;南阳盆地“洪洞移民”现象考[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8年06期

5 赵世瑜;;明清史与宋元史:史学史与社会史视角的反思——兼评《中国历史上的宋元明变迁》[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6 梁勇;;清代四川移民史研究的回顾与前瞻[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7 饶伟新;;清代赣南客民的联宗谱及其意义初探[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8 周建新;;客家族谱中的风水书写与文化解读[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9 朱光文;珠江三角洲乡镇聚落的兴衰与重振——番禺沙湾古镇的历史文化遗存与保护开发刍议[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11期

10 刘婷;;中国象征人类学研究综述[J];贵州民族研究;2010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黄新宪;;论闽台家族文化的历史传承[A];闽台文化研究[C];2006年

2 余达忠;;文化全球化与现代客家的文化认同——兼论宁化石壁客家祖地的建构及其意义[A];族群迁徙与文化认同——人类学高级论坛2011卷[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霞蔚;金元以降山西中东部地区的宗族与地方社会[D];南开大学;2010年

2 代洪亮;复兴与发展:学术史视野中的中国社会史研究(1980-2010)[D];山东大学;2011年

3 饶伟新;生态、族群与阶级[D];厦门大学;2002年

4 李然;山东秃尾巴老李传说与信仰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5 张爱华;族谱话语与权力表达[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6 王传;华南学派探渊[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7 王红艳;“拉不断的信奉”[D];武汉大学;2013年

8 杨洪林;鄂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明清移民与乡村社会变迁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9 袁轶峰;反客为主:清代黔西南民族区域的客民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10 樊江宏;法国年鉴学派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聂建顺;人文关怀:民间信仰之本[D];中原工学院;2011年

2 肖维光;清代地方宗族的文化建构[D];江西师范大学;2011年

3 彭燕霞;祖先传说与历史记忆的建构[D];广西师范大学;2011年

4 张辉;山东莒县马峪村民间信仰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1年

5 刘璇;年鉴史学派的跨学科方法论[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6 魏爱棠;一个社区历史中的符号实践[D];厦门大学;2001年

7 倪尚明;黎贞及其《秫坡集》[D];暨南大学;2006年

8 尹磊;阿拉伯征服后布哈拉的文化转型之研究(8—10世纪)[D];新疆大学;2007年

9 唐智佳;明初南阳盆地人口迁移研究(1368-1424)[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10 张先刚;族谱、墓地与祠堂[D];厦门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高胜恩;楚刃;;关于明初洪洞大槐树迁民的几个问题[J];晋阳学刊;1993年04期

2 谭雨明;小云南与明清移民[J];寻根;2003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丁进军;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借船运米案清档[J];历史档案;1987年02期

2 刘锡涛;;江西宋代人才地理研究[J];井冈山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3 魏幼红;;官绅之间:试论明清时期江西府县城的“城门事件”——以吉安府城南门改建为中心[J];江汉论坛;2006年06期

4 曹树基;《禾谱》及其作者研究[J];中国农史;1984年03期

5 张文锋;李平亮;;清中叶江西农村墟市的发展及其内涵[J];农业考古;2006年06期

6 李海燕;许小轩;;陈婴定豫章[J];江西画报;2008年01期

7 ;镇江英才录[J];镇江高专学报;2010年04期

8 杨杰;;试论宋代江西附郭县的独立建学[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9 戴鞍钢;清代江西漕政述略[J];江西社会科学;1988年03期

10 王国强;从《史记》看汉代的文献传播过程及影响因素[J];图书情报知识;2005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崔正德;曹正庆;;宋明时期江西人才盛况及原因[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4)——中国地方教育史研究(含民族教育等)[C];2009年

2 李劲松;;五代时期的江西书院考述[A];中国书院论坛[3][C];2002年

3 于宝航;;明代国内商业交通与地区间经济交往[A];中国古代社会与思想文化研究论集[C];2004年

4 林金树;;明代中后期“三西”农村人口的流动及其社会意义[A];明史研究第9辑[C];2005年

5 江西省九江市钱币学会课题组;;广宁监研究[A];中国钱币论文集(第三辑)[C];1998年

6 南炳文;;王士琦的仕途终点和人品[A];明史研究第8辑[C];2003年

7 唐立宗;;读《明史纪事本末·平南赣盗》[A];明史研究第9辑[C];2005年

8 于宝航;;明代国内商业交通与地区间经济交往[A];中国古代社会与思想文化研究论集——全国首届东周文明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9 封越健;;明代漕船管理述略[A];明史研究(第10辑)[C];2007年

10 南炳文;李小林;;嘉靖、隆庆年间农民起义初探[A];明史研究论丛(第二辑)[C];198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执笔 彭明瀚 刘诗中;物华天宝 人杰地灵[N];中国文物报;2006年

2 成满 本报记者 李传君;双桂:会馆如烟[N];四川日报;2006年

3 张鸣;卧辙代表[N];21世纪经济报道;2006年

4 高启新;鸾停鹄峙[N];温州日报;2006年

5 张远怀;古今植树趣闻[N];中国档案报;2006年

6 吴熙祥;探寻古徽道(上)[N];江淮时报;2006年

7 杨静;让文物走出“深闺”[N];江西日报;2006年

8 陆能;陆更夫北伐途中的家书[N];中国档案报;2006年

9 江西省人民政府副省长 孙刚;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 促进江西文物事业可持续发展[N];中国文物报;2006年

10 李金海;武状元罗淇与“兄弟登科”[N];中国档案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毛晓阳;清代江西进士丛考[D];浙江大学;2006年

2 宗韵;明代家族上行流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谭小军;清代江西民间秘密教门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6年

2 涂蕴漪;清代江西慈善组织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9年

3 徐秀丽;江西的宗族势力与乾隆朝的治理[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4 朱茹;宋代江西孔庙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8年

5 田燕兵;六朝时期江西军事地理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6 肖敏;清前期江西明遗民社会交往研究[D];南昌大学;2008年

7 邹桂香;十六至十八世纪西学文献在中国的传播[D];郑州大学;2005年

8 廖云德;明清时期江西重赋问题与地方社会:以南昌、袁州、瑞州三府为中心[D];江西师范大学;2008年

9 姜海燕;清代江西的粮食运销[D];南昌大学;2006年

10 腰蓝;何中的生平与社会网络[D];暨南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83327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kou/183327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899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