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流动人口生育意愿研究综述
本文选题:流动人口 + 生育意愿 ; 参考:《社会科学战线》2013年06期
【摘要】:近年来,在我国城市经济快速发展带动之下,城市流动人口的数量大幅上升。城市流动人口以来自于农村的青年人居多,正处于生育的高峰期。但因户籍所在地与居住地的分离,身份的尴尬导致城市流动人口生育状况呈现出不同于一般农村居民和城市居民的特点。为加深对于流动人口生育状况的认识,从生育意愿的角度出发,对近年来国内关于城市流动人口生育意愿与行为的相关研究进行了归纳与总结,认为城市流动人口的生育意愿仍处于从传统向现代生育观念的转向中。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driven by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urban economy, the number of urban floating population has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Urban floating population from the rural youth in the majority, is in the peak of fertility. However, due to the separation of domicile and residence, the embarrassment of identity leads to the birth status of urban floating population which is different from that of ordinary rural residents and urban residents. In order to deepen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fertility status of the floating population, this paper sums up and summarizes the related research on the fertility intention and behavior of the urban floating population in recent year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ertility intention. It is believed that the fertility intention of urban floating population is still in the turn from traditional to modern conception of fertility.
【作者单位】: 南京大学社会学院;
【分类号】:C924.2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瑛,武俊青,陶建国,高尔生;已婚流动妇女的婚姻及生育状况分析[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02年11期
2 傅崇辉,向炜;深圳流动育龄妇女生育子女数的影响因素分析[J];南方人口;2005年03期
3 吴帆;;新一代乡-城流动人口生育意愿探析[J];南方人口;2009年01期
4 靳小怡,彭希哲,李树茁,郭有德,杨绪松;社会网络与社会融合对农村流动妇女初婚的影响——来自上海浦东的调查发现[J];人口与经济;2005年05期
5 周祖根;人口迁移流动与生育[J];人口学刊;1993年05期
6 顾宝昌;论生育和生育转变:数量、时间和性别[J];人口研究;1992年06期
7 莫丽霞;当前我国农村居民的生育意愿与性别偏好研究[J];人口研究;2005年02期
8 陈卫;吴丽丽;;中国人口迁移与生育率关系研究[J];人口研究;2006年01期
9 伍海霞;李树茁;悦中山;;城镇外来农村流动人口的生育观念与行为分析——来自深圳调查的发现[J];人口研究;2006年01期
10 风笑天,张青松;二十年城乡居民生育意愿变迁研究[J];市场与人口分析;2002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唐宗力;;皖南农村人口形势与影响农民生育行为的因素[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2 袁同成;;社会转型期农村养老模式的变迁趋势探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26期
3 周艳丽;;论影响城市知识女性生育意愿的社会因素[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4 周广亚;;生育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的理论建构与调查设计[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5 侯亚非;北京市独生子女生育意愿调查分析[J];北京社会科学;2003年03期
6 侯亚非;马小红;;北京城市独生子女生育意愿研究[J];北京社会科学;2008年01期
7 刘新荣;;东北地区人口结构与经济发展的关系[J];长白学刊;2012年01期
8 沈冠辰;沈诗杰;;中国和印度生育政策运行机制对比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9 陈字;陈芳镜;;温州市区居民生育意愿调查[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0年05期
10 贺鹏;;“六普”北京外来人口统计对宏观政策制定的指导[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2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吴何女;;试析农村老年人家庭地位边缘化问题[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王江楠;;人口老龄化及其对我国公共政策的影响[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张雪;;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我国的人口老龄化问题[A];陕西省社会学会(2010)学术年会——“关—天经济区社会建设与社会工作”论坛论文集[C];2010年
4 郅玉玲;;社会性别视角中的农村老年人贫困问题研究——浙西山区的个案分析[A];第18届中国社会学年会“改革开放30年与女性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8年
5 甘满堂;王敦辉;;农村劳动力向海外转移与县域经济发展——以福清、长乐二市为例[A];福建省社会学2007年会论文集[C];2007年
6 陈颐;;流动人口实际生育规模与人口控制——基于厦门市与全国外出打工人口调查样本的比较分析[A];福建省社会学2007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汤兆云;;我国出生性别比失衡的基本态势及其对策[A];福建省社会学2007年会论文集[C];2007年
8 李致江;;对我国光棍与光棍村现象出现原因的解析与对策研究[A];新中国60周年与贵州社会变迁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C];2009年
9 郑卫东;;从“财富流”到家庭经济支撑模式:集体化时期农村人口高出生率原因新论——以山东省东村为例(1949~1973)[A];首届湖湘三农论坛论文集(中)[C];2008年
10 郑卫东;;集体化时期农村人口高出生率原因新论——以山东省东村为中心(1949—1973)[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W,
本文编号:198290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kou/19829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