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人口论文 >

基于城市区域发展的劳瑞模型动态改进

发布时间:2018-10-24 12:48
【摘要】:为把劳瑞模型用于分析城市发展过程中不同区域人口和就业的动态分布,研究了劳瑞模型及其改进形式的基本思想与存在的问题,引入种群生长曲线模拟基础产业发展,将人口和土地等限制条件通过模型本身的约束条件表达,提出一种劳瑞模型的动态改进形式。利用动力模型的迭代算法求得与时间相关的动态产业增长矩阵,反映了城市发展中各区域经济发展速度之间的关系。最后通过算例对模型进行了检验,指出由模型求得的人口和就业分布边界值收敛于土地等限制条件。
[Abstract]:In order to apply Laurie model to analyze the dynamic distribution of population and employment in different regions in the process of urban development, the basic ideas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Laurie model and its improved form are studied, and the population growth curve is introduced to simulate the development of basic industry. The population and land constraints are expressed by the constraints of the model itself and a dynamic improved form of the Laurie model is proposed. By using the iterative algorithm of the dynamic model, the time-dependent dynamic industrial growth matrix is obtained, which reflect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speed in urban development. Finally, the model is tested by a numerical example, and it is pointed out that the boundary values of population and employment distribution obtained from the model converge to the limited conditions such as land.
【作者单位】: 西南交通大学交通运输与物流学院;
【分类号】:C924.2;F249.2;F299.2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公维勇;高建杰;焦海贤;;交通空间需求、交通系统与土地利用关系探讨[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2 公维勇;高建杰;焦海贤;;城市交通空间需求与交通网络双均衡研究[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3期

3 杨涛,,彭爱星;从城市物质模型到经济模型──劳瑞模型结构的修正[J];国外城市规划;1996年02期

4 李孟学;;城市空间结构研究现状及展望[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5期

5 陈佩虹;王稼琼;;交通与土地利用模型——劳瑞模型的理论基础及改进形式[J];生产力研究;2007年1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潇,张莉,李默涵,蔡若松;城市公交OD预测的平均增长系数法[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2 曲卫民,杨肇夏;交通流模拟体系中用户出行路径选择模型的探讨[J];北方交通大学学报;2000年03期

3 张魁麟,邵春福,王力劭;基于分布式并行算法的动态交通流分配研究[J];北方交通大学学报;2002年05期

4 贺振欢,杨肇夏,蒋熙;Dial算法几点改进的研究[J];北方交通大学学报;2002年05期

5 张力;贾俊芳;;旅客出行广义费用及客运产品分担率研究[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11年03期

6 朱广宇;高景萍;张彭;赵晖;;基于累积Logit模型的驾驶人路径改换行为影响因素分析[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12年03期

7 周彬学;戴特奇;梁进社;张华;;基于遗传算法的非线性Lowry模型模拟研究[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6期

8 史建港;陈艳艳;任福田;;奥运中心场馆区域行人交通分布预测[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9 关宏志;浦亮;;基于演化博弈理论的有限理性交通选择行为模型[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10年08期

10 龙科军;陈群;;道路网络交叉口“禁左”交通组织优化[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11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高敏燕;黄贤金;;基于遗传投影寻踪模型的交通用地集约利用综合评价[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四卷)[C];2010年

2 佟志军;张继权;廖晓玉;刘兴朋;;基于GIS的草原火灾应急救援决策方案优化研究[A];“中国视角的风险分析和危机反应”——中国灾害防御协会风险分析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房颖;;城市道路交通拥堵状况分析与对策[A];第三届河南省汽车工程科技学术研讨会暨2006年省汽学会理事会议资料[C];2006年

4 房颖;;城市道路交通拥堵状况分析与对策[A];第三届河南省汽车工程科技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5 王飞;王波;冯允成;;离散系统仿真在交通分析中的应用[A];第七届计算机模拟与信息技术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9年

6 涂笑霆;柳昆;彭芳乐;;城市地下道路规划及防灾探讨[A];面向低碳经济的隧道及地下工程技术——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隧道及地下工程分会隧道及地下空间运营安全与节能环保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7 于戌申;程世卓;;浅析对本土特色景观的保护——以哈尔滨为例[A];和谐城市规划——200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7年

8 荣博;苏云龙;;地震对交通系统的影响及需求预测方法初探[A];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乡规划——200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罗铭;陈艳艳;刘小明;;基于时间价值的可达性分析[A];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乡规划——200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王德;马力;;2010年上海世博会参观者时空分布模拟分析[A];城市规划和科学发展——200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石钦文;综合运输系统结构协调发展理论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2 王伟;铁路网抗毁性分析与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3 李乾;综合客运枢纽集散服务网络分析与建模[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4 赵贝;居民出行方式选择与公交优先政策协同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吴文静;基于时空约束的出行目的地选择行为建模与仿真[D];吉林大学;2011年

6 樊大可;西安城市交通建设与发展探索[D];长安大学;2009年

7 许世燕;连续型交通分配模型及其在交通规划中的应用[D];长安大学;2009年

8 张弘_";基于活动方法的个体出行行为分析与出行需求预测模型系统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9 齐一鸣;综合交通枢纽站点协调规划理论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10 张学梅;自驾车旅游交通行为分析[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世发;城市公交调查与优化方法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2 张春辉;交通分布模型的比较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3 许晗;城市近邻工业园区域公路网规划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4 王怡;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合作竞争模式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5 左丹;区间不确定需求下的交通用户平衡分配方法[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6 张婧;基于H图理论的旅游区线路优化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7 汤嘉欢;城市客运交通资源配置评价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8 卿焱景;城市地铁建设期间交通需求预测[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9 林积恩;青岛市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政策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10 徐诚瑞;基于“理性人”行为选择的衢州市中心城区社会停车需求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海洲;唐秋生;刘帅;;论交通环境改善对区域文化的影响[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2 高志刚;刘海洲;翟长旭;;都市圈轨道交通发展模式分析[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3 公维勇;高建杰;焦海贤;;交通空间需求、交通系统与土地利用关系探讨[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4 吴启焰,崔功豪;南京市居住空间分异特征及其形成机制[J];城市规划;1999年12期

5 赵燕菁;高速发展与空间演进——深圳城市结构的选择及其评价[J];城市规划;2004年06期

6 梁进社,楚波;北京的城市扩展和空间依存发展——基于劳瑞模型的分析[J];城市规划;2005年06期

7 周素红,闫小培;西方交通需求与土地利用关系相关模型[J];城市交通;2005年03期

8 曲大义,王炜,王殿海;城市土地利用与交通规划系统分析[J];城市规划汇刊;1999年06期

9 王磊;城市产业结构调整与城市空间结构演化——以武汉市为例[J];城市规划汇刊;2001年03期

10 崔功豪,武进;中国城市边缘区空间结构特征及其发展——以南京等城市为例[J];地理学报;1990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杨励雅;城市交通与土地利用相互关系的基础理论与方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7年

2 郝记秀;城市公共交通与土地利用一体化发展(IPTLU)研究[D];长安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罗铭;交通需求管理及其在北京奥运交通中的应用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04年

2 朱小强;城市土地利用与交通规划关系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3 李海;城市交通规划与土地利用关系的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07年

4 曾小林;城市高密度土地利用与交通系统一体化布局规划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范钛;现代管理生产力的解构与模型分析[J];社会科学研究;1998年02期

2 徐文宇;康光m

本文编号:229146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kou/229146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e40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