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人口家庭化的现状与特点:流动过程特征分析
[Abstract]:On the basis of defining the core concept clearly, the characteristics of floating population's floating process are described with the aid of time-efficient and representative survey data. The two peaks of family and non-family mobility exist in the pattern of population mobility, and the family members reach to the place in lots, and the family reunion has the character of echelon. However, among those in the central region and across counties, the proportion of complete family mobility is the highest, the number of batches of family members reunifying is relatively small and the intervals are relatively short, while in economically developed and underdeveloped areas, the proportion of complete family mobility is low. It reflects that the threshold of family reunion or the higher cost of living in developed areas, but the lack of high-quality resources in less developed areas is not attractive enough for the floating population to carry their families together.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农村发展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农民工家庭的城市融入问题研究”(项目批准号:10BRK01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从‘流而不迁’到进城落户——基于农民工理性算计的抉择及其制度约束”(71073164)
【分类号】:C924.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传红;李小云;;流动家庭性别关系满意度变化研究——以北京市农民工流动家庭为例[J];妇女研究论丛;2011年04期
2 朱明芬;;农民工职业流动带动家庭人口迁移的实证分析——以杭州为例[J];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07年03期
3 张航空;李双全;;流动人口家庭化状况分析[J];南方人口;2010年06期
4 王志理;王如松;;中国流动人口带眷系数及其影响因素[J];人口与经济;2011年06期
5 蔡f ;迁移决策中的家庭角色和性别特征[J];人口研究;1997年02期
6 周皓;中国人口迁移的家庭化趋势及影响因素分析[J];人口研究;2004年06期
7 翟振武;段成荣;毕秋灵;;北京市流动人口的最新状况与分析[J];人口研究;2007年02期
8 段成荣;杨舸;张斐;卢雪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流动人口变动的九大趋势[J];人口研究;2008年06期
9 侯佳伟;;人口流动家庭化过程和个体影响因素研究[J];人口研究;2009年01期
10 翟振武;侯佳伟;;北京市外来人口聚集区:模式和发展趋势[J];人口研究;201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张秀梅;甘满堂;;农民工流动家庭化与城市适应性[A];福建省社会学2006年会论文集[C];2006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永金;张二勋;刘加珍;潘瑞政;周长辉;寇文娟;;聊城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研究(英文)[J];Asian Agricultural Research;2009年09期
2 罗小锋;;制度变迁与家庭策略:流动家庭的形成[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3 蒋兆雷,叶兵;论增加农民收入——对补偿性措施和发展性措施的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03年04期
4 李德;艾鹤;;我国城市农民工流动的制度性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03期
5 吴爽;秦启文;;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身份认同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23期
6 孙朝阳;;家庭策略视角下农村已婚劳动力转移的性别选择[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01期
7 杨加成;秦启文;孙岚;;主动失地农民:基于社会分层视角的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08期
8 孙朝阳;;青年女性农民工城市融入的主动策略[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18期
9 陈天惠;刘盛和;;我国人口流动研究综述[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30期
10 陈永金;张二勋;刘加珍;潘瑞政;周长辉;;聊城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林燕;张忠根;;孤身外出还是举家迁移?——制度对劳动力家庭迁移决策的影响分析[A];2010年(第十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楚文杰;;北京人口规模变动趋势及对策研究[A];北京市第十五次统计科学讨论会获奖论文集[C];2009年
3 李富田;;西部小城镇人口聚集功能探析[A];2004中国区域经济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4 张秀梅;甘满堂;;农民工流动家庭化与城市适应性[A];福建省社会学2006年会论文集[C];2006年
5 霍生平;;农民工、准市民、市民——基于拉尼斯-费模型的农村进城务工者身份进化分析[A];人文科技发展与管理创新——湖南省管理科学学会2009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6 田永坡;;产业结构、工资刚性与大学生就业研究[A];2007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7年
7 袁连生;;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财政政策的理论、实践与改革[A];2009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8 章铮;;进城定居还是回乡发展——民工迁移决策的生命周期分析[A];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研究——中国农业经济学会2006年年会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9 黄少安;孙涛;;城乡户口相对价值的变化、推拉理论与“非转农”现象——侧重于户籍制度和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的分析[A];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集萃——全国高校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研讨会第21次会议论文(2007)[C];2007年
10 贺振华;;从进入权看农村土地承包权三十年不变政策[A];当代中国:发展·安全·价值——第二届(2004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学术年会文集 (中)[C];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唐斌;《人民日报》中(1987-2007)农民工的话语再现[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吴兴杰;我国流动人口收入差距与犯罪率的实证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3 王跃梅;农村劳动力外流与粮食安全问题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4 张霁雪;城乡结合部的社会样态与空间实践[D];吉林大学;2011年
5 张务伟;中国城乡劳动力市场非均衡问题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1年
6 黄建玲;城市轨道交通客流后评估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7 戴为;城市化背景下中国农民流动行为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8 张世勇;生命历程视角下的返乡农民工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9 王婷;中法移民聚居区更新政策比较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10 谢勇;中国居民储蓄率的影响因素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田经q,
本文编号:230502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kou/23050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