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老年人口迁移的选择性
[Abstract]:Based on the data of 1% population sampling survey in China in 2005,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igration of the elderly population across the prefectural and municipal levels. It is found that the old population of our country still regards the economic developed zone and the big city as the main immigration area, which is isomorphic with the migration direction of the young and middle-aged population. There is a great difference in the motivation of migration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elderly migrants. The urban residents are driven more by family factors and the rural residents have more reasons to migrat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influence on the resettlement areas, the migration of the elderly migrant population in China is too concentrated, which will exert great pressure on the social medical service facilities in the relocation areas.
【作者单位】: 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11YJC840071)部分成果
【分类号】:C92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杨云彦;九十年代以来我国人口迁移的若干新特点[J];南方人口;2004年03期
2 李若建;;迁移与滞留:广东省人口老化的区域特征研究[J];南方人口;2006年04期
3 张航空;李双全;;城市老年人口家庭经济流动类型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以上海为例[J];南方人口;2008年04期
4 张伊娜;孙许昊;周双海;;老年人口迁移的特征和影响:文献综述[J];西北人口;2012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天惠;刘盛和;;我国人口流动研究综述[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30期
2 徐红梅;李钒;;国内城市化发展区域水平差异研究综述[J];城市问题;2010年06期
3 王国霞;秦志琴;程丽琳;;20世纪末中国迁移人口空间分布格局——基于城市的视角[J];地理科学;2012年03期
4 韩莹莹;;论广州市自由职业者的调控与管理[J];广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5 吴淼;刘莘;;城市化进程中小城镇发展滞后原因探析[J];城市问题;2012年09期
6 陆淑珍;;人口迁移:基于广东省区域差异的比较分析[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9年12期
7 冯邦彦;段晋苑;;移民限制下我国人口城乡迁移轨迹研究[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8 陈文哲;朱宇;;流动人口定居意愿的动态变化和内部差异——基于福建省4城市的调查[J];南方人口;2008年02期
9 阎志强;;广州老年家庭与老年人口居住安排的空间差异[J];南方人口;2008年03期
10 庄俊义;;广东人口老龄化对经济社会的影响及其对策思考[J];南方人口;2008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逄锦波;青岛市人口迁移的经济社会影响及对策研究[D];青岛大学;2007年
2 陈建兰;中国城市养老模式研究[D];南京大学;2012年
3 陆淑珍;城市外来人口社会融合研究[D];中山大学;2012年
4 吴江;重庆新型城镇化推进路径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龙淼森;我国城市流动人口社会管理体制研究[D];苏州大学;2007年
2 陈永泽;新市民融合中的城市政府作用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3 路静;迁移人口的养老保险制度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09年
4 赵煊;人口迁移对犯罪水平的影响[D];山东大学;2009年
5 李敏;河北省人口流动状况及影响分析[D];河北大学;2009年
6 郭蕾蕾;中国省际人口迁移圈及其影响因素分析[D];复旦大学;2010年
7 王波;流动人口管理与服务的立法对策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8 周晓莲;西北地区人口流动的经济福利效应研究[D];兰州大学;2012年
9 纪召涛;广东省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发展影响的研究[D];暨南大学;2012年
10 佴莉;家庭型人口流动:现状、影响因素及问题研究[D];南京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云彦,徐映梅,向书坚;就业替代与劳动力流动:一个新的分析框架[J];经济研究;2003年08期
2 王冰;;社会发展对老年人社会地位的挑战[J];南方人口;1991年04期
3 郑梓桢;富裕和欠富裕地区农村老年人口生活质量特征——开平市与博罗县的对比[J];南方人口;1997年04期
4 张建明;广东省老年人口特征的初步分析[J];南方人口;1998年01期
5 陈月新,袁冰心;人口老龄化过程中家庭代际关系的变化[J];南方人口;1999年03期
6 肖周燕;老年抚养比:理论与实际的偏离[J];南方人口;2004年02期
7 阎志强;新型生育文化对解决老年人口问题的启示[J];南方人口;2004年03期
8 刘桂莉;;眼泪为什么往下流?——转型期家庭代际关系倾斜问题探析[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9 陈功,郭志刚;老年人家庭代际经济流动类型的分析[J];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8年01期
10 杨云彦;八十年代中国人口迁移的转变[J];人口与经济;1992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子慧;为推进中国老年学研究铺路——评黑龙江、河南两省老年人口调查资料出版[J];人口与经济;1990年03期
2 张康清;;上海市老年人口经济收入状况的调查分析[J];探索与争鸣;1987年06期
3 王树新;论开发利用轻龄老年人口资源[J];中国人口科学;1991年04期
4 杨胜万;悄然而至的话题:人口老龄化[J];时事报告;2000年12期
5 赵义;;“少年”中国,“老年”中国[J];南风窗;2010年22期
6 陈剑;德惠县老年人口的文化程度和健康状况[J];人口学刊;1984年04期
7 车茂娟;;四川省人口老化的态势及对策[J];人口学刊;1992年05期
8 付汝坤;姜润生;陈超;王玉兰;盛青敏;;老年人口生命质量研究现状[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7年16期
9 李勤梅;;四川省人口老龄化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09年36期
10 张林;;马来西亚、南朝鲜、菲律宾老年人的社会、健康调查[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1985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决策咨询建议(24)[A];陕西省“构建和谐老龄社会”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岳颂东;;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及其对策[A];社会保障问题研究[C];2000年
3 原野;;我国老年人口死亡率研究[A];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2003年度优秀论文集[C];2003年
4 王惠廷;;实现健康老龄化老年人从何做起[A];老龄问题研究论文集(十一)——积极老龄化研究之三[C];2006年
5 ;江苏老年人口资料[A];探索中国特色养老之路——江苏2003·健康老龄化和养老模式文选[C];2003年
6 ;附录:老年人口资料——国家统计局关于老年人口有关数据的答复[A];江苏老年社区服务——学习贯彻老年法暨老年社区服务问题研讨会论文集[C];1996年
7 林子利;;福建省老年人口的现状、发展趋势及对策[A];老年学论文集——福建省首次老龄问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选[C];1995年
8 苗瑞凤;;农村进城老年流动人口的城市适应性研究[A];社会主义与中国现代化 政治·法律与社会: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9年
9 龚凌;;福建省人口老龄化现状和发展趋势[A];老龄问题研究论文集(十一)——积极老龄化研究之三[C];2006年
10 黄炳龙;;人口老龄化对社会经济的影响与对策——漳州市人口老龄化的特征、问题与对策[A];老龄问题研究论文集(十一)——积极老龄化研究之三[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李晓宏;1亿老人怎么养老[N];人民日报;2009年
2 记者 倪艳;全市一半人年龄在40岁以上[N];南京日报;2006年
3 赵继钊;太原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43.2万[N];太原日报;2006年
4 记者 张谊;专家呼吁:加强老年保障服务体系建设[N];中国人口报;2009年
5 记者 黄秀丽;每百个年轻人负担20位老人[N];北京日报;2006年
6 记者 刘新国 通讯员 金玲 ;我市人口老龄化速度增快[N];烟台日报;2006年
7 记者 李军 实习生 温元元;我区老年人口达4.5% 10年后步入老龄社会[N];宁夏日报;2005年
8 杨金华 胡萍;我省提前四年步入老龄化社会[N];江西日报;2006年
9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与人口学研究所 邓智平;坚持以人为本 加强老龄工作[N];中国人口报;2007年
10 本报记者 秦怡然;贵阳今年进入老龄化社会[N];贵阳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银珩;韩国人口结构变化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2 刘帆;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我国城镇老年人再就业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3 李文;人口与经济可持续发展[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4 李文星;中国人口年龄结构对居民消费的影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5 包玉香;人口老龄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6 金易;人口老龄化背景下中国老年人力资源开发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7 杨清哲;人口老龄化背景下中国农村老年人养老保障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8 侯建明;低生育水平对我国东北地区未来人口发展的影响[D];吉林大学;2010年
9 蒋若凡;人口发展政府治理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10 杜吉国;黑龙江省人口迁移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D];吉林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童琳琳;上海人口老龄化与老年人力资源开发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2 林洁;我国台湾地区老年人口长期照顾模式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3 黄小章;江西省老年人口长期照护研究[D];华东交通大学;2010年
4 武永生;上海老年人口变动对公共服务的影响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5 宋海平;长春市老年人口精神需求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6 郭建华;健康人力资本投资对人口老龄化的影响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7 刘成荫;我国城乡老年人口养老方式比较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8 黄新明;县域人口预测及其老龄化社会状况的分析与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2年
9 高子卉;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日本护理保险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10 刘娜;我国人口老龄化时空分布特征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33704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kou/23370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