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人口论文 >

京津冀都市圈人口集聚与扩散及其影响因素——基于区域密度函数的实证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31 19:14

  本文关键词:京津冀都市圈人口集聚与扩散及其影响因素——基于区域密度函数的实证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人口集聚与扩散是诠释区域形态和空间结构的重要方面,对其研究有助于理解区域空间结构特征及演变趋势。本研究使用区域密度函数考察京津冀都市圈人口集聚与扩散的特征、趋势及模式,并在其基础上建立计量模型,分析人口集聚与扩散的影响因素。多中心区域密度函数的估计结果显示,京津冀都市圈空间发展正逐步由20世纪80年代的少数核心城市主导的向心集聚阶段,向90年代的多中心集聚与核心城市腹地扩散并存的阶段转变。而且,不同层次的中心城市表现出不同的人口集聚与扩散模式,即去中心化扩散、中心增长型扩散和向心集聚。多中心区域密度函数综合考虑多个中心城市对区域人口密度分布的影响,可以更准确地反映京津冀都市圈人口集聚与扩散的特征及变化趋势。同时,本研究建立动态VPM(Varying Parameter Model)模型,考察区域中心城市的社会经济属性对人口集聚与扩散的影响。其结果显示,区域中心城市人口集聚与扩散主要受城市规模、经济发展及结构调整以及对外交通条件等因素的影响。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首都师范大学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
【关键词】人口集聚与扩散 区域空间结构 区域密度函数 动态VPM模型 京津冀都市圈 区域中心城市 影响因素 人口密度梯度 实证研究 密度分布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671046) 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NCET06-0022)~~
【分类号】:C924.24
【正文快照】: 前言京津冀都市圈是我国北方重要的城镇密集区,地域范围包括北京、天津和河北省的石家庄、唐山、秦皇岛、保定、张家口、承德、沧州和廊坊8个地级市。该区域是我国东部沿海三大都市圈之一,也是我国的政治、文化、科技中心,其面积占全国国土面积的1.9%,2008年GDP占全国总量的1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金强;区域发展阶段理论研究[J];浙江学刊;1990年05期

2 万家佩,涂人猛;试论区域发展的空间结构理论[J];江汉论坛;1992年11期

3 安虎森;区域经济非均衡增长与区域空间二元结构的形成[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01期

4 贺泽凯,戴宾;四川县域空间结构及其增长极的培育[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3年05期

5 陈晓华;池州市边缘化的空间特征及其影响和形成机制研究[J];池州师专学报;2003年03期

6 李文荣,赵学勇;交通运输条件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3年06期

7 李炯光;古典区位论:区域经济研究的重要理论基础[J];求索;2004年01期

8 闫小培,曹小曙;大珠江三角洲区域空间结构及其调控机制[J];中国发展;2004年03期

9 于涛方;基于行业门类人口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结构研究[J];中国人口科学;2004年05期

10 段进军,吴昊;江苏省东陇海线工业带建设的战略思考[J];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甄峰;沈建法;顾朝林;黄钧尧;;信息时代珠江三角洲的区域空间结构[A];地理教育与学科发展——中国地理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2 于涛方;;成渝地区区域结构与整合[A];规划50年——2006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本报记者 李小千 郑重;山东半岛城市群要崛起[N];中国经济时报;2003年

2 ;山东半岛城市群要争全国“第三”[N];科学时报;2003年

3 张昊;科学规划 200万人口大榆林的宏伟蓝图[N];中国建设报;2008年

4 武汉市农业局党组书记、局长 付明星;把握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关键[N];湖北日报;2009年

5 市政协委员、市发改委副主任 林雪冰;统筹城乡发展规划要先行[N];本溪日报;2009年

6 周梅 记者 孔亚兵;民革山东省委为打造“半岛蓝色经济区”倾心建言[N];人民政协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刘方;对外贸易与区域竞争力的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2 刘用明;对外贸易与区域经济发展[D];四川大学;2004年

3 何奕;上海经济发展的区域效应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4 余东华;转型期中国产业组织结构优化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5 杨筠;生态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6 罗静;区域空间结构与经济发展[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7 佟宝全;区域整合理论体系的构建与实证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刀祝威;内陆边境区的空间结构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0年

2 梁中;基于可达性的区域空间结构优化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3 刘军民;陕西区域发展与城市布局合理化研究[D];西北大学;2002年

4 管卫华;江苏省区域发展与空间结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5 江莹;区域城市化进程中的空间结构演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6 吴晓青;图们江增长三角空间结构演变趋势及其调控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7 何邕健;城镇体系发展战略规划研究:理论、方法与实践[D];天津大学;2004年

8 刘莹;城市滨水区空间形态分析[D];天津大学;2004年

9 杨忠臣;区域空间布局的理论与方法——以江苏省高淳县为例[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10 王海壮;长山群岛空间结构演变规律、驱动机制与调控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关键词:京津冀都市圈人口集聚与扩散及其影响因素——基于区域密度函数的实证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1039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kou/41039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1f1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