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人文地理论文 >

三江平原城乡聚落的空间格局特征分析

发布时间:2017-11-01 18:10

  本文关键词:三江平原城乡聚落的空间格局特征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空间相关 景观格局 城乡聚落 三江平原


【摘要】:以三江平原城乡聚落为研究对象,综合应用ArcGIS空间分析技术和景观生态学方法,定量分析了城乡聚落的空间分布、规模分布和景观格局特征。结果表明:①三江平原城乡聚落整体分布稀疏,东南部和西部地区聚落分布相对较集中,东北部以及农垦区交错分布的区域聚落分布密度较低。聚落整体趋近于集聚分布,但集聚程度相对较低;②城乡聚落的规模分布存在空间集聚特征,但空间自相关程度不高。聚落规模分布呈现"南高北低"的空间分异特征,空间关联类型以正相关("高-高")类型为主;③城乡聚落斑块面积百分比较低,景观要素类型以耕地为主,城乡发展较缓慢。聚落斑块个数呈现出明显的分异特征,多数城乡聚落平均规模较小,离散程度较高,斑块形状较规则,破碎度较低。垦区城乡聚落数量多,规模小,布局分散的分布特征使得垦区难以发挥集聚功能,因此要统筹集中化发展,优化城镇空间布局。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黑龙江省国土资源勘测规划院;
【关键词】空间相关 景观格局 城乡聚落 三江平原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三江平原垦区城镇化机制与空间组织研究”(编号:4107110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沈阳市商业中心空间格局对交通碳排放的影响机理研究”(编号:41201159)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省级主体功能区划分中生态环境因素影响及量化研究”(编号:2008BAH31B06) 中国科学院重点部署项目课题“形成主体功能区对区域发展差距变化的影响”(编号:KZZD-EW-06-03)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辽宁沿海城市带地域功能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研究”(编号:KZCX2-YW-342)
【分类号】:K928.5
【正文快照】: 聚落,是人类活动的中心,广义上是指人们居住、生活、休息和进行各种社会活动的场所,也是人们进行劳动生产的场所[1]。景观格局及其变化是自然、社会和生物要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其中,人类活动是引起景观结构、功能及其变化的主要因子,尤其是人类对自然景观的干扰成为当前景观生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闫庆武;卞正富;;基于GIS-SDA的居民点空间分布研究[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8年03期

2 杨振山;蔡建明;;空间统计学进展及其在经济地理研究中的应用[J];地理科学进展;2010年06期

3 李震;顾朝林;姚士媒;;当代中国城镇体系地域空间结构类型定量研究[J];地理科学;2006年05期

4 顾朝林;庞海峰;;建国以来国家城市化空间过程研究[J];地理科学;2009年01期

5 韩茂莉;张f愇,

本文编号:112793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wendili/112793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678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