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HP方法的陕西韩城旅游景观认知评价体系分析
本文关键词:基于AHP方法的陕西韩城旅游景观认知评价体系分析
【摘要】:近年来国内旅游市场发展较快,旅游景观认知评价体系越来越引起理论研究的关注。通过对陕西省韩城市主要景观的游客认知进行调查,综合运用AHP方法分析调查数据,建立多因素景观认知评估模型,分析旅游景观认知水平,为旅游景观规划保护提供更多视角,丰富旅游地理学理论研究。韩城旅游景观迫切需要挖掘旅游市场需求,保护传统特色的文化遗产,提高自然和人文景观价值的认知和影响力。对韩城旅游景观的认知评价研究,成为提高旅游景观开发与管理等环节的重要基础数据支撑。
【作者单位】: 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关键词】: 旅游景观 AHP分析法 评价体系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178163)
【分类号】:K901
【正文快照】: 景观一词内涵丰富,当被引入地理学后,就被赋予了特殊含义,指地球表面各种地理事象的总和。地理学中的景观更关注景观的整体性,即由自然景观和文化景观组成的地理综合体[1]。旅游景观是指自然风景区或人文风景区对游客有所吸引的、以及可供旅游开发的资源的统称[2]。而旅游景观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秦瑞英;;基于旅游景观认知结构的城市旅游区景观空间配置研究——以西安旅游区为例[J];人文地理;2008年01期
2 王兴中;;对旅游景观认知构成与评价的浅见[J];人文地理;1990年01期
3 康正文;;楹联与旅游景观[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S4期
4 陈国忠;人造旅游景观开发与利用研究[J];人文地理;1996年S2期
5 靳佳佳;;生态视角下的旅游景观[J];青年文学家;2014年08期
6 曹新向,丁圣彦,李昊民;旅游区景观生态设计初探[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7 林美珍,肖洪根;博物馆化:对旅游景观吸引系统发展变化的一种理论释义[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8 张霞;;旅游景观中音乐文化现象的探析[J];企业家天地;2006年07期
9 吐尔逊姑丽·买买提;;新疆喀什地区旅游景观多尺度与多样性分析[J];干旱区地理;2010年05期
10 周越辉;刘丽;;浅析旅游文学在旅游景观中的广告传播作用[J];语文建设;2012年2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明玉;;旅游景观中的植物要素[A];旅游开发与旅游地理[C];1989年
2 孟华;;人造旅游景观建设刍议[A];区域旅游开发与旅游业发展[C];1996年
3 杨宏烈;潘广庆;;广州名城旅游景观的形象塑造[A];中国古都研究(第十九辑)——中国古都学会2002年年会暨长江上游城市文明起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4 李秀芹;张松涛;赵坤华;;西双版纳州旅游景观开发战略研究[A];2005年度山东建筑学会优秀论文集[C];2005年
5 杨颖瑜;;中国喀斯特旅游景观的分类与研究[A];全国第19届旅游地学年会暨韶关市旅游发展战略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吴军;;基于可持续发展的旅游景观设计[A];中国地理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暨海峡两岸地理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7 吴必虎;李咪咪;;小兴安岭风景道旅游景观评价研究[A];地理学的理论与实践——纪念中国地理学会成立九十周年学术会议文集[C];1999年
8 龙岳林;许春英;;湖南生态旅游景观规划构想[A];飞天山丹霞地貌与生态旅游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9 何佳梅;;泰山“影视城”旅游景观的协调性分析[A];区域旅游开发与黔中旅游经济发展[C];2000年
10 赖文宏;;青藏铁路对西藏旅游景观影响评价[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海涛;浅论旅游景观和旅游景观学的构建[N];中国旅游报;2006年
2 广西民族大学管理学院旅游管理教研室 梁涛;旅游景观符号初探[N];中国旅游报;2010年
3 北京天下智扬风景文化传播机构 绍兵;乡村旅游景观的设计思路[N];中国旅游报;2011年
4 本报记者 金毛毛;努力打造旅游景观示范小城镇[N];贵阳日报;2013年
5 记者 刘新海;旅游景观与边地旅游成主话题[N];阿勒泰日报(汉);2013年
6 通讯员 杨洋;龟山镇改造升级旅游景观路[N];黄冈日报;2010年
7 ;把城市当作旅游景观打造[N];湖北日报;2013年
8 记者 杜一鸣;浑河沿岸 联袂打造旅游景观路[N];沈阳日报;2010年
9 谢在国 驻厦门记者 史蔓蓉;厦门打造高铁沿线旅游景观[N];中国旅游报;2010年
10 驻宁夏记者 王涛;宁夏巨资打造沙漠旅游景观[N];中国旅游报;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那伟;吉林省旅游景观开发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2 白海霞;西南喀斯特旅游景观开发的空间组织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9年
3 陶小亮;云南山盆系统中聚落与旅游景观布局模式[D];云南师范大学;2014年
4 于丽;乡村旅游景观的规划设计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4年
5 李刚;现代旅游景观设计中吉祥符号文化传达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4年
6 李娇;蒙元文化旅游景观特色创新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7 师筱烨;废弃集装箱在旅游景观设计中的改造和再利用[D];河北工业大学;2014年
8 李传英;汶川大地震后旅游景观的重构与保护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2年
9 郭玲;稻作文化与旅游景观的融合[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3年
10 王丹;呼和浩特市青城公园旅游景观规划对策研究[D];燕山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12897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wendili/11289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