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信息与通信地理学研究进展与展望
本文关键词:中国信息与通信地理学研究进展与展望,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第 30 卷 第 2 期 2011 年 02 月
PROGRESS IN GEOGRAPHY
地 理 科 学 进 展
Vol.30, No.2 Feb., 2011
中国信息与通信地理学研究进展与展望
孙中伟 1, 杨 2 王
(1. 石家庄学院资源与环境系, 石家庄 05
0035; 2. 河北师范大学旅游系, 石家庄 050016) 摘 要: 信息与通信地理学是人文地理学的重要分支学科。我国的信息与通信地理学研究已经历了问题提出、 信息 产业和电信专题研究、 知识经济时代性课题研究和主题研究 4 个发展阶段。2000 年以来, 我国信息与通信地理学 进入了相对活跃的主题研究阶段。通过对 11 种发表人文地理论文的主要地理刊物 10 年发文检索, 对国内信息与 通信地理学主题研究阶段成果进行梳理。重点总结在外部层面的互联网地理、 新空间形态和空间结构变化、 信息 化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 对城市内外空间结构的影响、 与企业空间组织变革、 对人类空间行为的影响、 ICT ICT ICT 网站在线服务与区位取向等 7 个领域所取得的理论进展, 并对研究成果进行了评述。最后, 提供了互联网的社会 经济影响、 对空间组织的影响、 ICT 地理空间与网络空间的耦合及地理网络空间研究、 流动空间与移动性、 信息社 会中的区域发展政策 5 个未来研究议题。 关 键 词: 信息与通信地理学; 信息与通信技术; 研究进展; 中国
1 引言
信息与通信地理学(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Geography)为人文地理学的重要分支, 是一 门以信息与通信技术(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和信息通信网络为对象, 研究 其空间动力、 社会经济影响、 地区政策及其他有关 议题的新兴学科。信息与通信地理学起源于地理 学者对电报与电话的关注, 世纪 90 年代后相关 20 [1] 研究才多了起来 。由于受技术及其称谓变迁影 响, 国外目前为通信地理学(Communication Geography)、 电信地理学(Telecommunication Geography) 和信息地理学(Information Geography)混用, 国内涉 及后两者但未统一。考虑到当前国际通行的信息 与通信技术界定, 且信息已跻身重要生产和区位因 [2] 子 的事实, 建议国内一致采用信息与通信地理学 (简称信息通信地理学)概念。其体现了对传统的继 承和时代变化的适应, 且包容性与稳定性更强。 我国信息通信地理学研究可追溯到 1989 年季 增民在 《人文地理》 发表的 “信息地理学初探” 一文, 并经历了问题提出、 信息产业和电信专题研究、 知 [3] 识经济时代性课题研究和主题研究 4 个阶段 。 2000 年巴凯斯、 路紫发表的 “从地理空间到地理网 [4] 络空间的变化趋势” 和张捷等发表的 “计算机网络
信息空间(Cyberspace)的人文地理学研究进展与展 [5] 望” , 因其关注网络空间新对象, 可作为迈入主题 研究阶段的标志。至此, 信息革命带来的 “新地理 [6] 学” 归属困惑 最终以信息通信地理学和地理信息 科学分离结束。此后, 国内信息通信地理学研究进 入了一个相对活跃期。 本文通过 11 种发表人文地理论文的主要地理 刊物 2000-2009 十年间发文检索, 对国内信息通信 地理学主题研究阶段成果进行梳理。将相关文献 归纳为外部层面的互联网地理、 新空间形态和空间 结构变化、 信息化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 对城 ICT 市内外空间结构的影响、 与企业空间组织变 ICT 革、 对人类空间行为的影响、 ICT 网站在线服务与 区位取向 7 个领域, 重点阐述其理论进展, 最后是 对我国信息通信地理学研究的评述和展望。
2 中国信息与通信地理学研究进展
2.1 外部层面的互联网地理研究 互联网是信息社会最重要的信息基础设施和 媒介, 同时也是网络空间的主要物质载体。基于外 部层面的互联网研究, 是系统揭示其空间影响理论 全貌的基本途径。该领域研究主要涉及互联网发 展的空间分布格局、 影响因素、 组织机理和空间效
收稿日期: 2010-01; 修订日期: 2010-07.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571042)。 作者简介: 孙中伟(1978-), 汉族, 男, 河北滦南人, 硕士, 讲师, 研究方向为信息与通信地理学。E-mail: sunzhongwei@126.com 149-156 页
150
地
理 科
学
进
展
30 卷
应 4 个方面。国内学者的相关研究主要是针对我 国互联网发展实证进行的, 同时兼顾了世界互联网 研究。在互联网空间分布方面, 王如渊、 金波注意 [7] 到了我国互联网发展的地域差异问题 ; 张平宇等 指出辽宁省互联网发展具有极强的地域集中性和 显著的城乡差异性 [8]。在互联网发展影响因素方 面, 刘文新、 张平宇指出人口素质、 信息和知识生产 能力是我国区域互联网水平的主要影响因子,对外 开放程度和城市化水平也有作用[9]; 卢鹤立、 刘桂芳 发现我国互联网分布是地区人均 GDP 的反映,与人 口分布联系不大[10-11]; 张林、 佟宝全则认为信息基础 设施、 高素质人才储备、 经济水平和人文环境是我 国区域网络利用水平的主要影响因素 [12]。在组织 机理方面, 孙中伟等揭示了世界互联网的组织机 理, 即在资源分配层面的美国控制、 国家节点层面 显著的发达国家经济痕迹、 城市节点层面的国际性 大都市构建最高级别节点和企业节点层面的跨国 公司重要性[13]。在空间效应方面, 刘卫东提出市场 快速反应与配送快捷性是互联网空间效应的两个 主要影响要素, 传统制造业区位因素的新变化、 互 联网经济和互联网时代物流配送的空间组织规律 是 3 个基本研究方向[14]。除上述成果外,, 汪明峰还 [15] 试图给出互联网的经济地理学研究框架 。 2.2 新的空间形态与结构变化研究 传统的地理空间概念是以距离、 交通基础设施 和交通工具, 以及有形的物质流为基础的, 而新的 空间理解增加了信息基础设施和无形信息流两个 新要素。与之对应, 空间形态和结构都发生了新变 化。特别是人类利用互联网创造的网络空间是信 息社会地理学变化的主要原因之一。网络空间作 为一种新的空间与事物, 为地理学研究提供了新的 对象与思维[16]。巴凯斯、 路紫认为当前 “地理空间” 和 “网络空间” 正交织融合为 “地理网络空间” (Geocyberspace) , 以此强调在全球网络服务基础上的地 理学空间新形式[4]。甄峰将信息时代的空间形态定 义为实空间、 虚空间和灰空间 [17]。虽称呼不同, 但 实空间、 虚空间与灰空间和地理空间、 网络空间与 地理网络空间是对应关系。孙中伟、 路紫认为流动 空间是地理网络空间外在表现,二者本质上是一致 的 [18]。此外, 路紫等从省域联系频率、 主干网联系 形式和城市节点联系速度等 3 个方面对我国的地 理空间和网络空间进行了比较 [19]。虽然这些研究 强调了传统地理空间发生的新变化, 但对网络空间
和地理网络空间的内涵与特征尚待进一步揭示。 在区域空间结构理论方面, 其影响因子、 基本 要素和内容构成都发生了变化。甄峰、 顾朝林对西 方信息时代区域空间结构研究进行了总结 [20]。之 后, 甄峰等系统阐述了空间结构的新变化。首先, 将信息时代空间结构新影响因子归纳为信息技术、 信息因素、 知识因素、 创新因素, 并分析交通技术、 自然环境、 经济要素、 制度等传统因子新变化 [21]。 其次, 指出点要素的规模、 功能、 地位及不同点间的 联系都发生了变化; 线要素变化主要表现在信息流 对空间结构作用强化,不同网络间互动日益重要; 面要素出现如智能区域等新的空间组合模式 [22]。 最后, 实证得出电子信息产业在长三角空间分布的 不均衡; 远程通信网络和智力资源的空间差异加速 了区域空间结构转型; 沪宁杭沿线城镇开始向以信 息与知识活动为主的智能发展走廊演化[23]。 2.3 信息化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研究 在我国, 信息化是指充分利用信息技术, 开发 利用信息资源, 促进信息交流和知识共享, 提高经 济增长质量, 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历史进程。 信息化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重点揭示了 3 方面问题, 即区域信息化建设水平与路径选择、 信 息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机理、 信息化与区域某 方面发展的关系。在区域信息化建设水平和路径 选择方面, 区域信息化水平评测、 影响因素和路径 选择是研究的主要切入点。有学者构建了我国区 域信息化评价体系[24],得出万人网络、 万人移动电话 和人均 GDP 是决定区域信息化水平的关键 [25]。强 小安、 王晔提出了我国信息化发展路径 [26]。张林、 陈才将东北老工业基地信息化发展战略归纳为内 外兼修、 软硬兼施、 网络协作和知识为本[27]。 在信息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机理方面, 其 研究必须建立在科学认知其要素、 技术、 设施、 经济 [28] 和运动等多重形态的基础上 。具体作用可分为 通过信息产业和信息化设施溢出效应直接促进区 域经济发展, 以及通过优化区域经济空间组织间接 促进经济发展两方面。滕丽等从信息产业和信息 化设施溢出效应两方面测算了信息化对我国经济 发展的作用, 结果显示大部分省区信息产业与区域 经济增长呈现不同程度的正相关性, 信息化设施溢 [29] 出的增长作用存在区域差异 。刘慧等的研究表 明, 江苏省信息服务业对经济总量增长的贡献明显 大于信息制造业, 且其信息消耗对 GDP 的边际贡
2期
孙中伟 等: 中国信息与通信地理学研究进展与展望
151
献始终高于全国整体水平[30]。李斌、 刘琳得出信息 化对湖南省经济增长的贡献仅次于劳动力和资本 要素结论 [31]。此外, 刘卫东、 甄峰分析了 ICT 对经 济空间组织变化的影响, 并提出其作用虽重要但仍 是一种提供可能或促成发生的介质[32]。 在信息化与区域某方面发展关系层面, 信息化 可通过促进区域某一方面的发展, 进而推动区域经 济发展。研究视角包括信息化与工业化[33]、 信息化 [34] [35] 与城市化 、 信息化与城乡一体化 、 信息化与农村 [36] 地区发展 等。孙中伟、 侯春良指出区域信息化合 作既是区域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又是区域合作的 前提, 并给出了区域信息化合作的模式和框架 [37]。 此外, 孙中伟指出信息化可促进老工业基地产业结 构优化和区域空间重组, 以其提升传统产业并积极 发展信息产业是推动老工业基地产业成功转型的 重要动力[38]。 2.4 ICT 对城市内外部空间结构的影响研究 城市是区域 ICT 应用和扩散的中心, 因此其也 成为受 ICT 影响最深刻的部分。借鉴汪明峰、 宁越 敏给出的 ICT 对城市空间结构影响的基本框架[39], 我们可将研究分为内部和外部两个层面。在外部 层面, 应重点研究增加了信息要素后, 城市的等级 体系、 地位和作用变化, 特别是信息城市/互联网城 市与传统意义城市的不同。甄峰等提出 ICT 影响 下的区域城市网络是城市地理研究的新方向 [40]。 汪明峰、 宁越敏基于互联网骨干网络的城市体系研 究表明, 一个由信息网络城市组成的城市网络已在 浮现, 北京、 上海和广州之间的互联网骨干连接构 成了我国长距离电子通信的核心层次; 互联网基础 设施建设正在重构城市的竞争优势, 而地理区位因 [41] 素仍起重要作用 。之后, 他们又通过骨干网络节 点可达性的分析发现, 我国互联网基础设施的空间 格局整体上趋于均衡, 节点可达性基本遵循原城市 等级体系; 北京、 广州和上海三大国家交换中心和 几大区域核心节点城市的可达性位列顶层; 节点可 [42] 达性高低与城市地理区位关系密切 。此外, 董志 [43] 良等分析 CERNET 中的城市等级结构 , 刘春亮、 路紫则研究了省会城市信息节点的辐射空间范围 与差异问题[44]。 在城市内部层面, 应主要关注城市空间形态和 结构的新变化, 特别是城市空间结构变化的影响因 素及其演变取向问题。张楠楠、 顾朝林提出信息社 会的城市空间是一种地理空间与网络空间交互的
复合式空间[45]。年福华、 姚士谋重点探讨了 ICT 对 城市空间发展的潜在作用, 指出未来城市空间的发 [46] 展趋势是分散与集聚并存 。姚士谋等认识到城 市群区内数码城市建立的重要性 [47]。王益澄提出 城市功能区空间置换与新增长点形成是信息产业 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主要形式 [48]。周年兴等 则解释了信息时代城市交通、 居住、 工作和游憩功 能的转变问题, 并认为这些转变进一步通过改变土 地利用方式影响城市空间结构的变迁[49]。 2.5 ICT 与企业空间组织变革研究 ICT 对企业空间组织变革的影响研究是 ICT 与 经济空间组织研究的重点之一, 国内近年来在该领 域取得了较大进展。其研究是以假设 ICT 对企业 空间布局有积极作用为前提, 并重点探讨作用发生 机理、 影响程度, 以及不同类型与规模企业的异同 点。刘卫东等指出 ICT 既是企业管理变革的驱动 力量, 也使这种变革成为可能; 驱动下企业管 ICT 理模式发生了管理理念从以生产为核心到以消费 者为核心、 管理框架从垂直分层(金字塔型) 变为扁 平化(流的管理) 和管理范畴从内部管理变为供应 链控制三种主要变化; 时间成本和时间依赖性是 ICT 作用下企业空间变化的本质[50]。路紫指出 ICT 在重新布局决策中的作用是隐性的, 是以某种确定 的方式影响着公司脱离 “原址” 并重新定位的 [51]。 宋周莺等指出基于 ICT 所形成的网络联系逐渐成 为产业集群关系网络的主要内容之一,且 ICT 促进 企业生产活动的空间集聚及销售活动的空间扩 散[52-53]。汪明峰、 李健认为 ICT 促进了知识的扩散、 应用和创新, 从而使得企业学习和创新过程呈现出 交织并存的全球层次运作的跨国企业网络和在地 方层次演进的企业集群网络两种模式 [54]。丁疆辉 等证明了时间因素在 ICT 导致生产链空间组织变 革中的重要性, 发现其影响主要为生产链某个环节 管理功能加强, 且对产业升级后整个生产链空间组 [55] 织作用明显 。孙中伟研究表明, 信息化与流程再 造构建了海尔以 “订单信息流为中心的市场链业务 流程” 管理模式, 并使远距离管理与监督成为可能; 信息化直接导致了海尔与供应商间的网络虚拟集 聚, 但在实体集聚中的作用尚待考察[56]。 2.6 ICT 对人类空间行为的影响研究 ICT 对人类空间行为的影响研究主要包括 ICT 影响人类交流与行为决策, 以及网站信息流对空间 人流的导引两方面。前者侧重研究 ICT 对人类交
152
地
理 科
学
进
展
30 卷
流方式, 以及对人类决策模式与空间行为的影响。 魏宗财等提出地理实空间的传统联系方式比重逐 渐下降, 而网络虚空间的远程通信方式处于主导地 位; 地区城市间个人联系和交流变得频繁, 且个体 联系频率指数的增幅与城镇等级成显著正相关关 系 [57]。甄峰等则研究了信息化对南京城市居民出 行行为的影响, 发现在家办公的出现减少了日常的 工作出行; 信息网络对居民日常出行的引导作用日 益突出, 并出现了部分替代; 城市居民家庭的交通 通信费用大幅增长, 上网时间增长较快 [58]。此外, 杜丽娟等还研究了我国老年人互联网认知与其行 为决策的关系问题[59]。 网站信息流对空间人流的导引研究思路源于 路紫、 张会巧开展的石家庄市交通导引系统实施对 城市空间格局影响研究 [60]。该领域侧重解释不同 类型网站信息流对空间人流的导引机理、 影响因素 和导引幅度问题。孙中伟、 路紫构建了中澳间留学 交流地理网络空间图式, 并从网站使用者申请过 程、 网站平台组织和导引实现作用 3 个层面揭示了 留学网站信息流对空间人流的导引机理 [61]。路紫 等指出旅游网站信息流对人流的导引过程是通过 网站功能性与服务性完成的 [62]。王杨等认为户外 运动网站导引作用通过网站访问者的信息获取、 知 识转化、 认知与决定过程发生,网站计划、 资金、 会 [63] 员和赞助商及媒体是导引程度主要影响因素 。 韩冰、 路紫进一步指出, 户外运动网站的论坛互动 [64] 功能导引作用显著 。路紫等总结了旅游网站访 问者日内、 周内、 年内行为的时间分布特征, 进而讨 论了旅游网站访问者人数与景区旅游者人数之间 的相关性及其信息流对人流的导引作用[65]。此外, 吴士峰、 路紫构建了网站信息流对现实人流的替代 模型, 发现现实人流曲线与网站信息流曲线总体走 势大体一致[66]。 2.7 网站在线服务与区位取向 网站在线服务与区位取向正成为信息通信地 理研究的一个新方向。该方向重点关注网络空间 中的在线服务与网站区位趋向等相关地理问题。 在网站分布与规律方面, 张捷等利用旅游网站特征 指数分析中文旅游网站的空间分布特征, 得出旅游 网站发展与区域技术背景有一定相关性结论 [67]。 李彦丽、 路紫提出中美两地旅游网站共同遵守 “虚 [68] 拟距离衰减” 规律 。在网站区位取向方面, 路紫 等概括了一种自我依托的中小型旅游网站的新型
商业模式, 并论证了电子服务时代地理区位的重要 [69] 作用问题 。韩瑞玲等将户外运动网站区位取向 归纳为完全区位、 重叠区位和部分区位三种类型, 并发现其区位选择具有单/多因素并存的邻域设施 取向规律 [70]。在网络在线服务方面, 路紫、 李彦丽 构建了旅游在线服务满意度评估的差异函数范式, 提出了一个评估城市(区域) 旅游在线服务满意度 的象限测度方法[71]。汪明峰、 卢珊指出电子商务并 不一定沿最优路径演化, 而是会对原有零售业发展 [72] 轨迹产生路径依赖 。
3 中国信息与通信地理学研究评述
3.1 研究队伍相对薄弱, 偶有涉猎者居多 从国内发表信息通信地理学论文的作者队伍 来看, 以偶有涉猎者居多, 研究兴趣稳定者少, 与其 他 “主流” 人文地理分支学科比较相对薄弱。虽然 国内很多学者发表过相关论文, 但绝大部分过去 10 年间的发文数量都不足 2 篇, 发文数量达到 5 篇以 上的仅有路紫、 甄峰、 孙中伟、 刘卫东和汪明峰(见 表 1)。此外, 不能忽视张捷研究兴趣的稳定性和重 要贡献。上述学者的学生是国内潜在的信息通信 地理学研究队伍主体。在此必须明确指出的是, 信 息通信地理学既是人文地理学分支之一, 又因其技 术性而与其他分支皆有交叉, 因此其研究者既有专 注信息通信地理学的, 又有基于自身学科背景展开 交叉部分探索的。
表 1 国内发表信息通信地理学论文 5 篇以上的作者统计 Tab.1 The statistics of the authors having 5 domestic papers published o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geography
作者 发文 数量 2 3 论文涉及研究内容 研究回顾、通信网络、交通导引系统、中国 及世界互联网、流动空间、地理网络空间、 地理空间与网络空间比较、企业空间布局、 互联网与行为决策、网站信息流对空间人流 导引、旅游在线服务、网站区位取向 研究回顾、信息时代的空间形态与结构、信 息化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影响、信息化与社 会经济空间组织、区域城市网络、信息技术 与人类行为 研究回顾、世界互联网、流动空间、信息化 与区域经济组织、区域信息化合作、企业空 间组织、信息化与老工业基地改造、网站信 息流对空间人流导引 研究回顾、互联网发展的空间影响、信息化 与社会经济空间组织、企业空间组织 研究回顾、互联网的经济地理学、互联网与 信息网络城市、产业空间组织、电子商务
路紫
甄峰
1 0
孙中伟
1 0 7 6
刘卫东
汪明峰
2期
孙中伟 等: 中国信息与通信地理学研究进展与展望
153
3.2 深受传统思维局限, 数据与方法不足 地理学的传统思维是以实体地理空间和距离 为基础的, ICT 则通过信息通信和构建网络空间 而 两种方式予以挑战。由于信息本身流动的瞬时性, 以及信息无形性所导致的占用存储与传输媒介小 体积, 因此只要信息基础设施通达的区域, 信息就 可以实现 “瞬间抵达” 。这确实是对传统由距离决 定的时间观念的颠覆。同样, 网络空间本质是一个 虚拟的信息空间, 其所具有的虚拟、 瞬时和互动特 性是变革性的, 明显区别于传统以实体、 距离和边 界所定义的传统地理空间。这就要求人文地理学 者树立新的地理思维, 并开展更多的半现实半虚拟 研究, 尤其是网络空间的现实表达问题。由于对信 息社会的地理学变革认知不足, 国内很多研究成果 还是建立在传统思维上, 研究方法仍以相关分析方 法、 多元回归方程、 网络分析方法和投入产出模型 为主。此外, 信息通信地理学研究数据的难获得 性, 再加上传统处理方法的不适应, 以及新研究思 维及创新性方法开拓性不足, 都影响到国内研究的 顺利开展。 3.3 主要针对新对象展开, 兼顾传统研究 我国 2000 年以前的信息通信地理学研究的关 注点是邮政、 电信和信息产业等物质化层面, 10 近 年来则主要集中在 ICT、 信息化、 互联网、 网络空间 和网站等非物质化层面, 这种对象的转移为该学科 的成熟化奠定了基础。在关注新对象的同时, 国内 也有部分研究是针对传统的邮政与电信展开的。 这其中包括路紫开展的距离和边界对通信网络传 输的障碍作用[73], 张葳等西太平洋国家及地区间电 信流空间结构和影响因子的研究[74-75], 以及曹小曙、 李琳娜对广东省邮电通信业发展空间差异变动的 研究[76]。 3.4 开拓了若干研究领域, 但整体与国外差距较大 国内部分学者有效地拓展了信息通信地理学 研究的新领域, 并取得了较好研究成果。这其中以 路紫等开展的网站信息流对空间人流导引作用机 理, 及旅游在线服务方面研究最具代表性。尽管近 10 年来国内信息通信地理学研究进展显著, 但整体 上与国外差距仍较大。这种差距不仅体现在切入 点选取和研究深度上, 更体现在研究广度上[77]。差 距产生的根源在于信息通信地理学需要研究者思 维实现由传统的实体地理空间思维向半现实半虚 拟的地理网络空间思维甚至是完全虚拟的网络空
间转变, 而国内略显滞后的信息社会浮现以及前期 电信地理学研究基础薄弱则延缓了转变的发生。
4 中国信息与通信地理学研究展望
4.1 互联网的社会经济影响研究 互联网是 ICT 的杰出代表, 通过它展示信息通 信地理学的研究概貌再恰当不过。国内已有互联 网研究主要集中在其空间结构及发展影响因子上, 但这些成果普遍缺乏较长时段的数据比较, 因此很 多结论尚待进一步验证。同时, 国内在互联网与城 市等级体系研究方面成果较突出。事实上, 互联网 的社会经济影响远不止这些。我们今后可以依托 互联网开展多层次、 多视角的经济以及社会文化影 响研究, 特别是后者。此外, 目前世界已经开始由 互联网向物联网时代迈进, 物理基础设施和信息基 础设施建设将融为一体, 相应的互联网研究也要实 现向物联网的转变。 4.2 ICT 对空间组织的影响研究 经济活动空间组织的理念与内容是随着人类 历史演进而逐步发展的。现在我们所讨论的空间 组织, 一般都是以工业社会经济活动的空间组织为 基础的。为了更好的展示工业时代的空间组织模 式, 可以建立一个包括时空背景、 组织主体、 客体、 要素组成、 要素状态、 空间效率和技术 7 部分的概 念性框架。据此框架系统分析技术对空间组织的 可能影响。这里的技术是利用生产要素的最重要 手段, 其又分为通用目的技术和一般性技术, 其中 前者影响面广且可能导致空间组织重构, 后者作用 有限。ICT 属于前者。具体研究可从两方面进行, 一是分析信息产业和信息要素投入对区域经济增 长的直接贡献, 二是阐释 ICT 如何通过改进区域 (城市/农村)空间组织、 产业空间组织和企业空间组 织间接促进区域发展。 4.3 地理空间与网络空间的耦合及地理网络空间 研究 从地理空间对网络空间形成的基础性作用, 虚 拟网络空间对实体地理空间的真实作用, 以及二者 耦合的对偶关系层面, 建立网络空间与地理空间的 耦合机理理论。其中, 还包括网络空间和地理空间 的耦合界面、 耦合点、 耦合形式、 耦合的现实表现等 具体问题的解决。实体的地理空间和虚拟的网络 空间目前的现实是的确可以有机融合, 那么融合后
154
地
理 科
学
进
展
30 卷
的地理网络空间的空间逻辑是什么, 包括空间特 征、 空间法则和表现形式等具体问题。其中的关键 是找到那些具有地理网络空间特征的现实对象, 进 而通过揭示这些对象所蕴含的地理内涵, 归纳地理 网络空间的空间逻辑。 4.4 流动空间与移动性研究 Castells 将流动空间界定为通过时间控制促使 信息流动及物质流动的一种社会组织形式, 并认为 [78] 其是现代社会中起支配作用的空间形态 。深入 分析流动空间的基本性质与特征, 客观揭示流动空 间对位空间的不完全替代关系, 以及流动空间中信 息流、 人流、 物流、 资金流和技术流等流态的地位与 功能变化, 不仅可为信息社会的地理学研究提供空 间理论支撑, 也能够更深刻地理解空间相互作用的 新模式和新格局。此外, 移动已成为信息社会的重 要特征。从增强的移动电话到遍在计算的信息技 术形成了我们移动和接近信息的能力。新的信息 交流模式, ICT 紧密关联的地理和移动性客观上 与 要求我们对人地关系进行再探讨。 4.5 信息社会中的区域发展政策研究 本着学以致用的原则, 信息通信地理学完全可 以在指导区域发展实践中起到重要作用。在全球 及国家层面, 探讨解决政府的国家电子战略, 更广 范的信息知识共享和传播, 以及开发 ICT 潜力以帮 助人们跨越数字鸿沟和加强全人类沟通, 解决国家 间信息公平接入和不对称等问题。此外, 信息疆界 与主权问题也是国家层面的重要议题之一。在区 域层面, 我国省区间和城乡间存在明显数字鸿沟, 经济发达地区能否继续保持优势, 或者落后地区怎 样借助 ICT 实现跨越式发展。这其中, 我们可以开 展的工作有很多。
参考文献
[1] Kellerman A. Proposal for a commission on the "geography of information society" 2000-2004. Netcom, 2000, 14 (1/2): 207-212. [2] 张林, 刘继生. 信息时代区位论发展的新趋势. 经济地 理, 2006, 26(2): 181-184. [3] 孙中伟, 路紫. 我国 “人文地理学以信息为对象的研究” : 15 年发展回顾. 地球科学进展, 2006, 21(9): 925-930. [4] H 巴凯斯, 路紫. 从地理空间到地理网络空间的变化趋 · 势. 地理学报, 2000, 55(1): 104-110. [5] 张捷, 顾朝林, 郁金康, 等. 计算机网络信息空间(Cyberspace)的人文地理学研究进展与展望. 地理科学, 2000,
20(4): 368-372. [6] 刘妙龙, 杨冰, 黄佩蓓. 信息时代地理学研究: NCGIA 对 若干理论问题的探索. 人文地理, 2002, 17(1): 14-18. [7] 王如渊,金波. 中国互联网发展的地域结构研究. 人文地 理,2002, 17(6): 89-92. [8] 张平宇, 刘文新, 马延吉. 辽宁省互联网发展空间差异及 其变化. 经济地理, 2006, 26(3): 447-450. [9] 刘文新, 张平宇. 中国互联网发展的区域差异分析. 地理 科学, 2003, 23(4): 398-406. [10] 卢鹤立, 刘桂芳. 赛博空间地理分布研究. 地理科学, 2005, 25(3): 317-321. [11] 卢 鹤 立, 刘 桂 芳. 中 国 互 联 网 与 区 域 经 济. 人 文 地 理, 2005, 20(5): 95-98. [12] 张林, 佟宝全. 从网站建设看中国网络利用水平的区域 分异及其发展. 人文地理, 2005, 20(4): 60-64. [13] 孙中伟, 路紫, 贺军亮. 世界互联网信息流的空间格局及 其组织机理. 人文地理, 2009, 24(4): 43-49. [14] 刘卫东. 论我国互联网的发展及其潜在空间影响. 地理 研究, 2002, 21(3): 347-355. [15] 汪明峰. 技术、 产业和地方: 互联网的经济地理学. 人文 地理, 2005, 20(5): 90-94. [16] 孙中伟, 路紫, 王杨. 网络信息空间的地理学研究回顾与 展望. 地球科学进展, 2007, 22(10): 1005-1011. [17] 甄峰. 信息时代新空间形态研究. 地理科学进展, 2004, 23(3): 16-26. [18] 孙中伟, 路紫. 流空间基本性质的地理学透视. 地理与地 理信息科学, 2005, 21(1): 109-112. [19] 路紫, 匙芳, 王然, 等. 中国现实地理空间与虚拟网络空 间的比较. 地理科学, 2008, 28(5): 601-606. [20] 甄峰, 顾朝林. 信息时代空间结构研究新进展. 地理研 究, 2002, 21(2): 257-266. [21] 甄峰, 朱传耿, 赵勇. 信息时代空间结构影响要素分析.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2004, 20(5): 98-103. [22] 甄峰, 曹小曙, 姚亦锋. 信息时代区域空间结构构成要素 分析. 人文地理, 2004, 19(5): 40-45. [23] 甄峰, 张敏, 刘贤腾. 全球化、 信息化对长江三角洲空间 结构的影响. 经济地理, 2004, 24(6): 748-752. [24] 耿兴荣, 林炳耀. 中国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初探. 经济地 理, 2002, 22(6): 724-730. [25] 吴玉鸣, 徐建华, 李建霞. 中国区域信息发展水平: 因素 分析与综合集成评估. 经济地理, 2004, 24(3): 321-325. [26] 强小安, 王晔. 论中国信息化的路径选择. 人文地理, 2004, 19(3): 60-63. [27] 张林, 陈才. 东北老工业基地信息化战略研究. 人文地 理, 2005, 20(2): 17-20. [28] 孙中伟, 金凤君, 王杨. 信息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组织作 用.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2008, 24(4): 44-49. [29] 滕丽,王铮,庞丽,等. 信息化对中国区域经济的影响. 人
2期
文地理, 2006, 21(1): 72-75.
孙中伟 等: 中国信息与通信地理学研究进展与展望
155
[52] 宋周莺, 刘卫东, 刘毅. 中小企业集群信息技术应用及其 影响因素分析: 以温岭市鞋业集群为例. 地理科学进展, 2007, 26(4): 121-129. [53] 宋周莺, 丁疆辉, 刘卫东, 等. 信息技术对中国服装企业 空间组织的影响. 地理学报, 2009, 64(4): 53-62. [54] 汪明峰, 李健. 互联网、 产业集群与全球生产网络: 新的 信息和通信技术对产业空间组织的影响. 人文地理, 2009, 24(2): 17-22. [55] 丁疆辉, 宋周莺, 刘卫东. 企业信息技术应用与产业链空 间变化: 以中国服装纺织企业为例. 经济地理, 2009, 28 (4): 883-892. [56] 孙中伟. 信息化对海尔空间组织变革的驱动作用. 经济 地理, 2009, 29(6): 955-959. [57] 魏宗财, 甄峰, 张年国,等. 信息化影响下经济发达地区 个 人 联 系 网 络 演 变: 以 苏 锡 常 地 区 为 例. 经 济 地 理, 2008, 27(4): 82-88. [58] 甄峰, 魏宗财, 杨山, 等. 信息技术对城市居民出行特征 的影响: 以南京为例. 经济地理, 2009, 28(5): 1307-1317. [59] 杜丽娟, 路紫, 李彦丽, 等. 我国老年人应用互联网的态 度与相关行为决策的调查: 以信息查询与电邮收发为 例.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2007, 23(4): 110-112. [60] 路紫, 张会巧. 石家庄市交通导引系统的实施对城市空 间格局的积极影响. 经济地理, 2003, 23(2): 242-246. [61] 孙中伟, 路紫. 中澳留学网站信息流对留学人流导引作 用机理. 地球信息科学, 2007, 9(6): 36-42. [62] 路紫, 刘娜, Zui Z. 澳大利亚旅游网站信息流对旅游人 流的导引、 过程、 强度和机理问题. 人文地理, 2007, 22 (5): 88-93. [63] 王杨, 路紫, 孙中伟, 等. 中国户外运动俱乐部网站信息 流对人流生成的导引机制分析. 地球信息科学, 2006, 8 (1): 84-90. [64] 韩冰, 路紫. 户外运动网站论坛功能评估及其互动作用 对个人出行行为的导引. 人文地理, 2007, 22(1): 58-62. [65] 路紫, 赵亚红, 吴士锋, 等. 旅游网站访问者行为的时间 分布及导引分析. 地理学报, 2007, 62(6): 621-630. [66] 吴士峰, 路紫. 网站信息流对现实人流替代函数的计算 与应用: 以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为例. 经济 地理, 2007, 27(1): 22-25. [67] 张捷, 刘泽华, 解杼. 中文旅游网站的空间类型及发展战 略研究. 地理科学, 2004, 24(4): 493-499. [68] 李彦丽, 路紫. 中、 美旅游网站对比分析及"虚拟距离衰 减"预测模式. 人文地理, 2006, 21(6): 115-118. [69] 路紫, 樊莉莉. 中小型旅游网站服务功能与商业模式的 区位问题. 人文地理, 2005, 20(1): 103-106. [70] 韩瑞玲, 孙静怡, 段洁, 等. 基于邻域设施的城市户外运 动 俱 乐 部 网 站 的 区 位 取 向. 经 济 地 理, 2009, 29(4): 551-555.
[30] 刘慧, 甄峰, 梁作强, 等. 信息化对江苏省经济社会发展 的影响. 经济地理, 2007, 27(4): 547-552. [31] 李斌, 刘琳. 湖南省信息化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实证研究. 经济地理, 2009, 29(10): 1685-1690. [32] 刘卫东, 甄峰. 信息化对社会经济空间组织的影响研究. 地理学报, 2004, 59(增刊): 67-75. [33] 彭鹏, 朱翔, 周国华, 等. 湖南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机制研 究. 经济地理, 2002, 22(3): 306-309. [34] 安筱鹏. 论中国的城市化与信息化.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03, 22(5): 5-9. [35] 许大明, 修春亮, 王新越. 信息化对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影 响及对策. 经济地理, 2004, 24(2): 221-225. [36] 丁疆辉, 刘卫东. 农村信息技术应用的地理学研究进展 与评析. 地理科学进展, 2009, 28(5): 759-766. [37] 孙中伟, 侯春良. 环渤海区域信息化合作模式与框架研 究.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2008, 24(1): 61-65. [38] 孙中伟. 信息化在老工业基地改造中的作用. 世界地理 研究, 2008, 17(4): 86-90. [39] 汪明峰, 宁越敏. 网络信息空间的城市地理学研究: 综述 与展望. 地球科学进展, 2002, 17(6): 855-862. [40] 甄峰, 刘晓霞, 刘慧. 信息技术影响下的区域城市网络: 城市研究的新方向. 人文地理, 2007, 22(2): 76-80. [41] 汪明峰, 宁越敏. 互联网与中国信息网络城市的崛起. 地 理学报, 2004, 59(3): 446-454. [42] 汪明峰, 宁越敏. 城市的网络优势: 中国互联网骨干网络 结 构 与 节 点 可 达 性 分 析. 地 理 研 究, 2006, 25(2): 193-203. [43] 董志良, 路紫, 白翠玲. 中国网络信息流的空间结构模式 分析. 地球信息科学, 2005, 7(3): 5-11. [44] 刘春亮, 路紫. 我国省会城市信息节点辐射空间与地区 差异. 经济地理, 2007, 27(2): 201-204. [45] 张楠楠, 顾朝林. 从地理空间到复合式空间: 信息网络影 响下的城市空间. 人文地理, 2002, 17(4): 20-24. [46] 年福华, 姚士谋. 信息化与城市空间发展趋势. 世界地理 研究, 2002, 11(1): 72-76. [47] 姚士谋, 陈爽, 朱振国, 等. 从信息网络到城市群区内数 码城市的建立. 人文地理, 2001, 16(5): 20-23. [48] 王益澄. 信息产业发展对宁波城市内部结构的影响. 地 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2003, 19(3): 80-83. [49] 周年兴, 俞孔坚, 李迪华. 信息时代城市功能及其空间结 构的变迁.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2004, 20(2): 69-72. [50] 刘卫东, Peter Dicken, 杨伟聪. 信息技术对企业空间组 织的影响. 地理研究, 2004, 23(6): 833-844. [51] 路紫. 分散整合理论的实证研究: 兼论信息通信技术在 公司重新布局过程中的作用. 人文地理, 2000, 25(4): 42-45.
156
地
理 科
学
进
展
30 卷
[71] 路紫, 李彦丽. 北京旅游在线服务满意度的供需差研究. 经济地理, 2005, 25(5): 732-735. [72] 汪明峰, 卢珊. B2C 电子商务发展的路径依赖: 跨国比较 分析. 经济地理, 2009, 29(11): 1861-1866. [73] 路紫. 论通信网络之空间形态: 距离和边界的障碍作用. 经济地理, 2000, 20(2): 18-22. [74] 张葳, 路紫, 王然. 西太平洋国家及地区间电信流空间结 构研究.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05, 24(6): 120-124. [75] 张葳, 路紫, 王然. 西太平洋地区国家间电信流影响因子
及其作用分析. 地球信息科学, 2006, 8(1): 79-84. [76] 曹小曙, 李琳娜. 广东省邮电通信业发展空间差异变动. 经济地理, 2009, 28(1): 182-190. [77] Maria P. Geography of the information society: A new culture of hybrid spaces[EB/OL]. 2009-10-1[2009-12-5]. /1/c1paradi.pdf. [78] Castells M. The Rise of the Network Society. London: Black Publishers Ltd., 2000: 407-459.
Progress of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Geography in China since 2000
SUN Zhongwei1, WANG Yang2
(1. Department of Resource & Environment, Shijiazhuang College, Shijiazhuang 050035,China; 2. Department of Tourism, Hebei Normal University, Shijiazhuang 050016, China)
Abstract: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geography is an important branch of human geography. In China, the research of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geography can be traced back to the“A preliminary discussion on information geography”in 1989, which was written by Ji Zengmin. After that, four development phases were underwented including problem research, special research, era research and thematic research. Th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geography entered a relatively active period in China since 2000. In order to let the geographer have a clearer understanding of the research results which the domestic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geography obtained in nearly 10 years, to attract their attention to this new branch of human geography, and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in such researches quickly in the future, the authors took the papers in geographical journals in the past 10 years as information and examined the research achievements in geography of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Seven main research fields are identified: (1) internet geography in domestic exterior stratification, (2) new spatial pattern and structure, (3) informatization and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4) the inter-city or inner-city evolution under the effect of ICT, (5) ICT and spatial organization of firms, (6) ICT and human spatial behavior, and (7) website online service and location selection. Based on the review of the researches, we discovered the following characteristics of th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geography in China: (1) the research groups are relatively weak; (2) the study is linmited by traditional thought, and the data and the methods are insufficient; (3) the research aims mainly at new objects, combined with traditional researches; (4) the reaserch has developed several fields, but the overall quality of the research falls behind that of overseas. Finally, the authors reviewed the research findings and presented five topics for the future, including socio-economic impact of the internet, the impact of ICT on the spatial organization, coupling mechanism between geographical space and cyberspace and geocyberspace, space of flows and nature of mobility, and regional policy issues associated with information society. Key words: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geography;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study progress; China 本文引用格式:
孙中伟, 王杨. 中国信息与通信地理学研究进展与展望. 地理科学进展, 2011, 30(2): 149-156.
本文关键词:中国信息与通信地理学研究进展与展望,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3012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wendili/1301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