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人文地理论文 >

明代延绥镇长城的修筑及其地理意义

发布时间:2018-02-23 17:20

  本文关键词: 明代 延绥镇 “大边” “二边” 土地利用 环境变迁 出处:《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12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本文对明代延绥镇长城的"二边"和"大边"的修筑时间、地点、修筑者等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指出"二边"长城为余子俊督修,时间为成化九年(1473年)三、四月至次年的三、四月之间;"大边"长城则为文贵主持修建,时间在弘治十七年(1504年)九月至正德二年(1507年)四月之间。"二边"长度为2013里(明里)195步,约合1183.4公里;"大边"长度为1087里(明里),约合639.2公里。延绥镇长城的修筑过程与明代西北边防方略的发展过程密切关联,也间接反映了边地卫所土地屯垦的变化,对研究历史时期陕北长城沿线环境变迁具有重要意义。
[Abstract]:This paper makes a systematic study on the construction time, place and builder of the Great Wall in Yansui Town in Ming Dynasty. It points out that the "Erbian" the Great Wall is repaired by Yu Zijun, and the time is nine years of Chenghua (1473). Between April and April, the Great Wall was built by Wen Gui between September and September. The length of "Dabian" is 1087 li.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of the Great Wall in Yansui town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the border defense strategy in the northwest of Ming Dynasty, and indirectly reflects the change of land reclamation in the border area.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study the environmental changes along the Great Wall in Northern Shaanxi during the historical period.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871087)
【分类号】:K248;K928.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胡凡,徐淑惠;论明代成化年间的“搜套”之举[J];大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2 胡长春;嘉靖“议复河套”述略[J];江西社会科学;2002年07期

3 邓辉;舒时光;宋豫秦;邢福来;;明代以来毛乌素沙地流沙分布南界的变化[J];科学通报;2007年2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舒时光;;明前中期延绥镇长城沿线屯垦的兴衰[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20期

2 高超;王心源;金高洁;胡晓燕;;巢湖西湖岸新石器—商周遗址空间分布规律及其成因[J];地理研究;2009年04期

3 夏明亮;童雪莲;;“长城地带”考古学术语属性探讨[J];东北史地;2012年05期

4 宋超;;明人眼中的汉匈战争——以河套之议为中心的讨论[J];河套大学学报;2007年03期

5 王成玲;李建云;;鲁东南地区新石器遗址的时空分布特征[J];临沂大学学报;2011年06期

6 张萍;;谁主沉浮:农牧交错带城址与环境的解读(英文)[J];Social Sciences in China;2010年03期

7 舒时光;;明朝成化中期余子俊督修延绥镇“二边”进程考[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8 杨煜达;;历史自然地理研究十年:总结与展望[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11年03期

9 张萍;;谁主沉浮:农牧交错带城址与环境的解读——基于明代延绥长城诸边堡的考察[J];中国社会科学;2009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赵现海;;明长城的兴起——14至15世纪西北中国军事格局研究[A];《中国长城博物馆》2007年第4期[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特格西毕力格;内蒙古草原经济发展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2 许端阳;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在沙漠化过程中相对作用的定量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于龙;明朝洪武至嘉靖年间河套问题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1年

2 路虹;明代宁夏镇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05年

3 赵国平;明代嘉、隆、万时期山西籍进士及其时政思想[D];山西大学;2007年

4 姜爱红;明代蒙古南下“扰边”探析:1436~1464年[D];厦门大学;2007年

5 韩蕾蕾;明代陆地边疆治边方略的论争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6 马一;明代中晚期陕西蒙古“三大寇”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08年

7 李泰君;沙地生态系统生态恢复评价[D];内蒙古大学;2010年

8 尚珩;明大同镇长城防御体系研究[D];山西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容全,,朱国荣,张本昀;蒙陕交界地区风沙活动规律及其防治[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5年02期

2 林雅贞,陈传康,陈昌笃;从自然条件讨论毛乌素沙区的治沙和生产发展方向问题[J];地理学报;1983年03期

3 王尚义,董靖保;统万城的兴废与毛乌素沙地之变迁[J];地理研究;2001年03期

4 李保生,靳鹤龄,吕海燕,祝一志,董光荣,孙冬怀,张甲坤,高全洲,阎满存;150ka以来毛乌素沙漠的堆积与变迁过程[J];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1998年01期

5 曹永年;明万历间延绥中路边墙的沙壅问题——兼谈生态环境研究中的史料运用[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6 朱士光;;内蒙城川地区湖泊的古今变迁及其与农垦之关系[J];农业考古;1982年01期

7 邓辉,夏正楷,王t+瑜;从统万城的兴废看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脆弱地区的影响[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1年02期

8 顾琳;明清时期榆林城遭受流沙侵袭的历史记录及其原因的初步分析[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3年04期

9 王乃昂;何彤慧;黄银洲;冯文勇;程弘毅;;六胡州古城址的发现及其环境意义[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6年03期

10 董光荣,李保生,高尚玉;由萨拉p纤蘸拥夭憧赐砀率酪岳疵玴纤厣衬谋淝╗J];中国沙漠;1983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承忠;宋军;;明代北京游览型寺庙分布特征[J];城市问题;2008年02期

2 ;桃渚:东海之滨 抗倭古堡[J];地图;2008年04期

3 赵毅,栾凡;文化边缘地区与边缘文化──明代女真地区文化特征探析[J];史学月刊;2000年02期

4 程森;;环境压力与土地利用形式的转变——以汾阳文湖变迁为例[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9年02期

5 朱晓芳;;明代海防重镇——浯屿[J];炎黄纵横;2007年01期

6 刘学勤;刘建;;寻访白塔寺[J];旅游纵览;2003年10期

7 ;武汉洪山宝通禅寺[J];学习月刊;2008年08期

8 方普儿;翁圣[

本文编号:152695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wendili/152695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f5f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