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人文地理论文 >

环嵩山地区9000~3000aB.P.聚落演替模式及其与地形的关系

发布时间:2018-03-16 20:07

  本文选题:环嵩山地区 切入点:-aB.P 出处:《第四纪研究》2013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不同生产方式、生产水平、社会结构与组织形态对区域环境的选择与适应使得环嵩山地区9000~3000aB.P.聚落演替模式在时间上具有差异性。表现在裴李岗时期向仰韶时期演替过程中,为放弃原来聚落的位置,转而迁移至别的区域兴建新的聚落的"迁移型"演替模式;仰韶时期向龙山时期演替过程中,为在保留原有聚落的基础上,向周边进行扩散,寻找新的区域兴建新的聚落的"扩散型"演替模式;龙山时期向夏商时期演替过程中,为在原有聚落的基础上,面积不断扩大,规模不断扩张的"膨胀型"演替模式。这种聚落演替模式的差异性与区域环境,尤其是地形条件存在联系。生产方式的转变使得仰韶先民放弃裴李岗时期的近山台地聚落,转而迁移至更适合农业生产的山前平原兴建新的聚落。社会的稳固发展与聚落数量的增长迫使龙山先民在仰韶聚落的基础上寻求环境条件较好的区域新建聚落,以缓解人口增长带来的压力。社会形态与组织方式的变化使得夏商时期聚落在龙山时期聚落的基础上,面积不断膨胀,并最终导致聚落规模等级差异特征的形成。环嵩山地区早期聚落传承模式的差异性说明不同的社会形态与发展阶段是在一定的生产水平与特定的社会组织结构基础上对不同环境选择与适应的结果。
[Abstract]:The choice and adaptation of different modes of production, production level, social structure and organization to the regional environment make the settlement succession model of Songshan region 9000000 aB.P.It is manifested in the succession process from Peiligang period to Yangshao period. In order to give up the original settlement location and to move to other areas to build new settlement "migration" succession model, during the succession process from Yangshao period to Longshan period, in order to keep the original settlement, spread to the surrounding area, Looking for a new area to build new settlement "diffusion-type" succession model. During the succession from Longshan period to summer and Shang period, in order to expand the area on the basis of the original settlement, The "expanding" succession model of expanding scale. The difference of the settlement succession model is related to the regional environment, especially the topographic conditions. The change of production mode led Yangshao ancestors to give up the settlement near the mountains in Peiligang period. The steady development of society and the increase in the number of settlements forced Longshan ancestors to seek new settlements in areas with better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on the basis of the Yangshao settlement. In order to alleviate the pressure brought by population growth, the changes in social formation and organization mode made the settlement in the Xia and Shang dynasties on the basis of the settlement in the Longshan period, and the area continued to expand. The difference of early settlement inheritance mode in Songshan area shows that different social forms and development stages are based on a certain level of production and specific social organization structure. On the basis of different environment selection and adaptation results.
【作者单位】: 河南省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1001124)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批准号:2013BAK08B02)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批准号:11&ZD183)资助
【分类号】:K901.8;K85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崔之久,杨晓燕,夏正楷;初论古文化类型演替与传承模式的区域分异——以西拉沐沦河流域和汶泗流域为例[J];第四纪研究;2002年05期

2 周昆叔;张松林;莫多闻;王辉;;嵩山中更新世末至晚更新世早期的环境与文化[J];第四纪研究;2006年04期

3 张震宇;周昆叔;杨瑞霞;张松林;蔡全法;鲁鹏;郝利民;王超;;双洎河流域环境考古[J];第四纪研究;2007年03期

4 鲁鹏;田燕;杨瑞霞;;环嵩山地区9000 aB.P.-3000 aB.P.聚落规模等级[J];地理学报;2012年10期

5 安·P·安德黑尔,陈淑卿,方辉;中国北方地区龙山时代聚落的变迁[J];华夏考古;2000年01期

6 张翔宇;中原地区大汶口文化因素浅析[J];华夏考古;2003年04期

7 刘莉,星灿;龙山文化的酋邦与聚落形态[J];华夏考古;1998年01期

8 ;1979年裴李岗遗址发掘简报[J];考古;1982年04期

9 许宏;陈国梁;赵海涛;;二里头遗址聚落形态的初步考察[J];考古;2004年11期

10 李占扬;;河南许昌灵井“许昌人”遗址考古发现与探索[J];华夏考古;2009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崇云;淮河流域史前文化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关于淮河流域原始经济的探讨[J];安徽大学学报;1999年05期

2 许永杰;关于探索黑龙江文明起源的几个问题[J];北方文物;2001年01期

3 毕硕本;郭文政;闾国年;;郑洛地区史前聚落遗址坡向坡度分析[J];测绘科学;2010年06期

4 管小平;;中堡岛遗址新石器时代聚落形态与社会结构分析[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7期

5 武仙竹;肖琳;;三峡地区旧石器时代人工用火遗迹的重要发现[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6 申洪源,朱诚,贾玉连;太湖流域地貌与环境变迁对新石器文化传承的影响[J];地理科学;2004年05期

7 胡珂;莫多闻;毛龙江;李水城;王辉;曹炜;张翼飞;;无定河流域全新世中期人类聚落选址的空间分析及地貌环境意义[J];地理科学;2011年04期

8 侯光良;许长军;肖景义;;基于GIS的4kaB.P.气候事件前后甘青史前遗址分布分析[J];地理科学;2012年01期

9 吴立;王心源;周昆叔;莫多闻;高超;刘丽;韩伟光;;巢湖流域新石器至汉代古聚落变更与环境变迁[J];地理学报;2009年01期

10 高超;王心源;金高洁;胡晓燕;;巢湖西湖岸新石器—商周遗址空间分布规律及其成因[J];地理研究;2009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于严严;吴海斌;郭正堂;;史前土地利用碳循环模型构建及应用——以伊洛河流域为例[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第十届(2010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11年

2 张健平;吕厚远;吴乃琴;李丰江;杨晓燕;王炜林;马明志;张小虎;;关中盆地6000~2100cal.aB.P.期间黍、粟农业的植硅体证据[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第十届(2010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11年

3 张松林;宋柏松;张莉;;嵩山文化圈在中国古代文明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A];中国古都研究(第二十一辑)——郑州商都3600年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古都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4 王巍;;中华文明起源研究的新动向与新进展[A];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第1卷第1期)[C];2008年

5 钱耀鹏;;关于龙山时代的社会结构与历史进程[A];中国史前考古学研究——祝贺石兴邦先生考古半世纪暨八秩华诞文集[C];2004年

6 冯兴无;;中国旧石器时代骨、角器研究的历史与现状[A];第九届中国古脊椎动物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7 吴妍;武仙竹;陶大卫;胡耀武;王昌燧;;湖北郧西黄龙洞遗址的植硅体分析[A];第十一届中国古脊椎动物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张国硕;;夏都老丘考略[A];中国古都研究(总第二十六辑)[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开广;郑州地区仰韶文化遗址空间模式研究[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10年

2 惠夕平;地理信息系统支持下的鲁东南沿海地区史前至汉代聚落考古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3 崔英杰;江淮东部史前文化与社会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4 刘沛林;中国传统聚落景观基因图谱的构建与应用研究[D];北京大学;2011年

5 李建华;西南聚落形态的文化学诠释[D];重庆大学;2010年

6 何红中;中国古代粟作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0年

7 姚政权;襄汾陶寺等遗址的植硅石分析[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8 马兴;尧舜时代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9 潘碧华;三峡早期人居环境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10 吴妍;植硅体分析方法的应用与改进[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贾宁宁;红山文化与商族起源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孙倩;从仰韶到先周:全新世中晚期气候变化对黄、淮河流域文化发展的影响[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吴立;巢湖流域新石器至汉代古聚落变更与环境变迁[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4 赵汗青;关于在我国北方草原地区开展游牧聚落考古的探讨[D];西北大学;2011年

5 管小平;三峡地区新石器时代聚落形态与社会结构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1年

6 韦姗杉;二里头早期国家兴衰的聚落考古学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7 陈肖男;先秦时期的原始宗教与王权[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8 王杰;梨历史与产业发展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1年

9 钱燕;二里头文化第四期性质研究[D];郑州大学;2011年

10 张萍;汉水中游地区屈家岭文化研究[D];郑州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迅;试论夏商时期东方地区的考古学文化[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年02期

2 罗凯;罗旭;冯仲科;李静锐;吴露露;;自组织特征映射网络在遥感影像分类中的应用[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8年S1期

3 夏正楷,邓辉,武弘麟;内蒙西拉木伦河流域考古文化演变的地貌背景分析[J];地理学报;2000年03期

4 杨晓燕,夏正楷,崔之久,叶茂林;青海官亭盆地考古遗存堆积形态的环境背景[J];地理学报;2004年03期

5 李爽;王羊;李双成;;中国近30年气候要素时空变化特征[J];地理研究;2009年06期

6 黄姣;高阳;赵志强;李双成;;基于GIS与SOFM网络的中国综合自然区划[J];地理研究;2011年09期

7 夏正楷,郑公望,陈福友,刘富良,郭引强;洛阳黄土地层中发现旧石器[J];第四纪研究;1999年03期

8 吴文祥,刘东生;4000aB.P.前后降温事件与中华文明的诞生[J];第四纪研究;2001年05期

9 莫多闻,王辉,李水城;华北不同地区全新世环境演变对古文化发展的影响[J];第四纪研究;2003年02期

10 吴文祥,刘东生;4000aB.P.前后东亚季风变迁与中原周围地区新石器文化的衰落[J];第四纪研究;2004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陈炜;王伟铭;;巢湖地区8700aB.P.以来的植被史与人类活动的影响[A];中国孢粉学分会七届一次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何潇;重庆地区26.5kaB.P.~24.1kaB.P.高分辨石笋气候记录[D];西南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62147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wendili/162147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a19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