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西”地名考释
本文选题:淮西 + 地名 ; 参考:《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4期
【摘要】:淮西是在先秦时期就出现了的方位名词,此后一直都得到了沿用。不过,它的内涵及区域范围并非一成不变。作为地理概念"淮河(水)之西"的简称,淮西在唐代以前主要指淮河以北的部分区域;而中唐以来,淮西则多作为地方行政建制如淮南西道、淮南西路等的简称,其区域范围呈现出向淮河以南迁移的趋势。两宋时期,淮西的行政区划范围主要在今江淮之间的西部;而元明清时期的淮西已东移至淮河中游平原一带。淮西地名内涵与区域范围的这一演变与唐后期、宋代以来地方行政区划理念的变化密切相关。
[Abstract]:Huaixi is a position noun that appeared in the pre-Qin period and has been used ever since. However, its connotation and regional scope are not fixed. As the abbreviation of the geographical concept "West of the Huaihe River", before the Tang Dynasty, Huaixi mainly referred to parts of the area north of the Huaihe River. Since the mid-Tang Dynasty, Huaixi has been used as an abbreviation for local administrative systems such as Huainan Road, Huainan West Road, etc. Its regional scope shows a trend of migration to the south of the Huaihe River. During the Song Dynasty, the administrative division of Huaixi was mainly located in the western part of the Yangtze River and Huaihe River, while the Huaixi area moved eastward to the plain of the middle reaches of the Huaihe River during the Yuan,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The evolution of the connotation and regional scope of geographical names in Huaixi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changes in the concept of local administrative divisions since the late Tang Dynasty and the Song Dynasty.
【作者单位】: 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
【分类号】:K928.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景超;耿楠;;黄河与河南地名[J];殷都学刊;2010年03期
2 梁鼎豫;;政区名称 有待改进[J];地图;1991年04期
3 张义文 ,张素娟 ,张军海;对河北省行政区划设置进行调整的建议[J];经济论坛;2004年03期
4 汪炜;从一块出土墓志看合肥地名变更[J];江淮文史;2005年06期
5 游欢孙;;地方自治与近代江南县以下行政区划的演变——兼论商业市镇的政区实体化[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11年02期
6 朱昒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275号[J];广东政报;2000年02期
7 王凤林;;德水长流 州城永固[J];党员干部之友;2005年12期
8 夏红兵;杜翔;;“同名异制”地名的级次标注——从《中国新编地方志总目提要》目录英译说起[J];中国地名;2006年08期
9 张晋光;;《北齐地理志》评介[J];中国史研究动态;2010年02期
10 ;四川省行政区划简表[J];四川政报;1998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郭声波;;宋《蜀川胜概图》成都平原地名考释[A];中国古都研究(第十九辑)——中国古都学会2002年年会暨长江上游城市文明起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2 段伟;;清代朱家角的水环境[A];地理学核心问题与主线——中国地理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暨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建所五十年庆典论文摘要集[C];2011年
3 沈正平;阎庆武;;徐州城市演进的区位因素分析[A];中国古都研究(第十七辑)——中国古都学会2000年学术年会暨中华古都徐州历史文化资源开发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4 毛育刚;;《中国游记选注(第一集)》赏读——兼谈古文游记注释的重要[A];徐霞客在浙江·续集——2001舟山徐霞客旅游文化研讨会暨浙江省徐霞客研究会第二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1年
5 洪峰;;南长滩的拓跋氏[A];《中国长城博物馆》2010年第4期[C];2010年
6 谢红生;;挖掘地名故事 弘扬地名文化[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陆彩荣;我国行政区划沿革跃然纸上 行政区划沿革地图集成就文化精品[N];光明日报;2004年
2 ;区划地名工作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N];中国社会报;2006年
3 钟晖;上海政区地名图集首次出版[N];中国社会报;2006年
4 王彬;再说含山地名[N];巢湖日报;2006年
5 匡启键;常州调整部分行政区划[N];新华日报;2003年
6 张季风;日本行政区划与市町村合并分析[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
7 米依;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图集首发[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6年
8 ;从老八区到新八区十一县(市)[N];哈尔滨日报;2006年
9 张仲增;福建“十一五”实施千乡万村用图工程[N];中国测绘报;2006年
10 记者 潘秀慧;市区地名“一网打尽”[N];温州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杜萍;基于本体的中国行政区划地名识别与抽取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2 刘锡涛;宋代江西文化地理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1年
3 周庆彰;五代时期南方诸政权政区地理[D];复旦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耿晓洁;郑州地区行政区划的变迁及其规律[D];郑州大学;2010年
2 陆利军;越南行政地名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07年
3 王霞;《说文解字》与古代地理[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9年
4 胡湘闽;明代安顺地区行政区划特点研究[D];吉首大学;2012年
5 鲁延召;宋代广南东路政区地理及其信息系统处理[D];暨南大学;2006年
6 王英强;“燕南赵北”历史文化地理的分合与变异[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7 邢晓彬;传统农业区中心地体系结构模式研究[D];西北大学;2012年
8 陈昱明;五代关陇河洛地区政区地理[D];复旦大学;2009年
9 许之标;中国古代飞地行政区研究[D];暨南大学;2008年
10 范东升;河南历史名人资源纠纷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77424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wendili/17742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