析索亚“第三空间”理论
本文选题:索亚 + 第三空间 ; 参考:《天津社会科学》2005年02期
【摘要】:本文对今日西学热点之一,爱德华·索亚的第三空间理论作评述分析,在追溯此一理论来龙去脉的同时,着重解析第三空间的现代性和后现代性特征,并且深入索亚对洛杉矶和阿姆斯特丹两个城市的比较研究,揭示这一研究对于当今全球化语境中都市空间建构的现实意义
[Abstract]:This paper makes a review and analysis of Edward Sawyer's third space theory, one of the hotspots of western studies today. While tracing back to the origin of this theory, it also focuses on the analysis of the modernity and post-modernity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hird space. Furthermore, Sawyer's comparative study of Los Angeles and Amsterdam reveals the practical significance of this study in the construction of urban space in the context of globalization.
【作者单位】: 南开大学哲学系
【分类号】:K90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史安斌;"边界写作"与"第三空间"的构建:扎西达娃和拉什迪的跨文化"对话"[J];民族文学研究;2004年03期
2 陆扬;空间理论和文学空间[J];外国文学研究;2004年04期
3 侯斌英;;去往真实的和想象的空间的旅程——析爱德华·苏贾的“第三空间”理论[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4 李怡;陈晓兰;;《喜福会》:边缘化的“第三空间”[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5 若木;洛杉矶首席大律师科奇兰[J];国际人才交流;1995年01期
6 刘清香;不仅仅是一座房子[J];中国校园文学;2005年05期
7 张坚;;洋人的中餐派对[J];食品与生活;2008年07期
8 吴万夫;;看夕阳[J];意林文汇;2010年04期
9 周胜;;“不老金童”亚特·阿拉贡[J];拳击与格斗;2010年12期
10 张锐鹏 ,李银阶;第五十七届“奥斯卡”金像奖[J];电影评介;1985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吴冬;;通往“第三空间”的身份之旅——在后殖民语境下解读《上海孤儿》[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2 吴芳;;后殖民时代英国移民的身份策略——评哈尼夫·库雷西的《郊区佛陀》[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王斐;;华裔美国人的第三空间身份建构——金斯顿《引路人孙行者:他的即兴曲》的后殖民解读[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陈研;;黑人女性寻求第三空间:《他们眼望上苍》后殖民分析[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6年
5 陈雪明;;洛杉矶为何不想建地铁[A];北京快速公交系统发展战略研讨会文集[C];2003年
6 戴特奇;张文尝;;洛杉矶机动化的特殊性及其启示[A];中国地理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7 何国明;;上海与洛杉矶的陆地交通比较[A];《自然地理学与生态建设》论文集[C];2006年
8 鲍晚楠;;建立中国时尚中心商业促进区[A];城市规划和科学发展——200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9年
9 黄小钦;樊春秋;贾建平;马青峰;;院前洛杉矶运动量表与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CTA血管成像血管闭塞关系[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10 吴铎;;美国社区观察[A];组织与体制:上海社区发展理论研讨会会议资料汇编[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张玫;大兴营造首都新世纪第三空间[N];中国旅游报;2003年
2 张新华 邓上云;为企业打造产销租“第三空间”[N];大众科技报;2008年
3 记者 孙伟 熊明;滇港牵手打造昆明“第三空间”[N];云南日报;2008年
4 四川省德阳市罗江县委书记 卢也;罗江要成为都市人的“第三空间”[N];中国旅游报;2009年
5 ;网络+咖啡:演绎现代商务生活[N];人民邮电;2003年
6 刘辰;交通主导城市的发展与秩序[N];中国房地产报;2007年
7 高原;洛杉矶:发起取消反式脂肪食品运动[N];新华每日电讯;2007年
8 陈立希;洛杉矶叫停新开快餐店,说为了健康[N];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
9 陈立希;美失业财务经理枪杀全家[N];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
10 杨任;国产影片首次集体亮相洛杉矶电影市场[N];湖北日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继刚;爱德华·索雅的空间文化理论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2 何青志;隐含作者的多维阐释[D];吉林大学;2011年
3 李仁涵;我国大都市交通圈发展模式的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4 徐丹;克拉克·克尔的高等教育实践与思想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5 任磊;百年奥运建筑[D];同济大学;2006年
6 王春才;城市交通与城市空间演化相互作用机制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7年
7 刘蔚;文化产业集群的形成机理研究[D];暨南大学;2007年
8 赵红宇;基质金属蛋白酶-2和-9对恶性胶质瘤干细胞侵袭作用的影响[D];中国医科大学;2009年
9 生安锋;霍米·巴巴的后殖民理论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4年
10 赵璧君;家兔窦房结组织移植入同体右心室暨窦房结细胞和心室肌细胞混合培养的实验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韩文静;构建和谐的第三空间[D];内蒙古大学;2011年
2 刘畅;《白齿》中的第三空间和流变身份[D];四川外语学院;2011年
3 任今照;建构在第三空间之上的文化认同—《午夜的孩子》的后殖民主义解读[D];内蒙古大学;2010年
4 孙丽;第三空间下的教与学[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5 孙莹;从后殖民主义的角度解读《喜福会》[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6年
6 陈研;黑人女性寻求第三空间[D];厦门大学;2006年
7 曾彦斌;回到本地[D];中山大学;2004年
8 闫正坤;后殖民伦敦的身份策略[D];厦门大学;2007年
9 曹芳;寻求第三空间:试论《女勇士》中汤婷婷的文化观[D];河北师范大学;2008年
10 林苑;《午夜之子》中的后殖民身份构建与混杂[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77975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wendili/17797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