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人文地理论文 >

“华北”考

发布时间:2018-04-21 01:33

  本文选题:华北 + 近代 ; 参考:《史学月刊》2006年04期


【摘要】:“华北”用于区域专用话语,是在近代西方在华势力扩大之后,从英语“NorthChina”衍生出来的,也与日语“北支那”有关。经过传媒的传播和民众的关注,“华北”一词成为具有民众广泛认同的地理词汇,并随着日本侵华强化了时代特点和使命感。值得重视的是,华北一词通过人文和自然科学的认定,通过冠名华北的管理机构的成立,有了行政区划,虽然该区划为时不长,但其区域理念和话语一直延续至今。
[Abstract]:"North China" is used as a special regional discourse. After the expansion of western power in China in modern times, it is derived from the English "NorthChina" and is also related to the Japanese "North **". Through the spread of the media and the attention of the public, the word "North China" has become a geographical word widely accepted by the people, and with the Japanese invasion of China, it has strengthen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imes and the sense of mission. It is worth paying attention to that the word North China is recognized by the humanities and natural sciences, and by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administrative organization named North China, there is administrative division. Although the time is not long for this area to be classified, its regional concept and discourse have continued to this day.
【作者单位】: 天津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分类号】:K928.6;H139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齐福;教会学校的兴起与近代中国的教育改革[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0年01期

2 韩礼刚;丁韪良生平简介以及对他的重新评价[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汉文版);2005年03期

3 姜修宪;王列辉;;开埠初期闽浙沿海的海盗活动初探[J];安徽史学;2006年02期

4 南治国;但开风气敢为先——基督教与清末女子教育[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5 佟洵;基督教新教在北京的传播及其演进历程[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00年01期

6 佟洵;缸瓦市教堂与老舍先生[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7 张卫明;;晚清国际法研究回顾与前瞻[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8 赵入坤;;近代中国教会学校评价问题的再认识[J];东方论坛;2006年05期

9 高黎平;晚清翻译机构与在华美国传教士[J];德州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10 高黎平;晚清在华英美传教士西学译介的本土化[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赵丽;朱浒;;“燕大”社会调查与中国早期社会学本土化实践[A];近代中国社会与民间文化——首届中国近代社会史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程郁;张和声;;明末以来西方传教士对中国蓄妾恶俗的态度及其影响[A];第二届传统中国研究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二)[C];2007年

3 程郁;张和声;;明末以来西方传教士对中国蓄妾恶俗的态度及其影响[A];第二届传统中国研究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二)[C];2007年

4 高黎平;;晚近教科书与在华美国传教士的翻译活动[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6年

5 吴伯娅;;耶稣会士白晋对《易经》的研究[A];中西初识二编——明清之际中国和西方国家的文化交流之二[C];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兴梅;近代中国反缠足的努力与成效述略[D];四川大学;2006年

2 崔军民;萌芽期的现代法律新词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3 胡素萍;李佳白与清末民初的中国社会[D];中山大学;2006年

4 修圆慧;中国近代科学观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7年

5 邢照华;西方宗教与清末民初广州社会变迁(1835-1929)[D];暨南大学;2007年

6 吴(燕日);翻译相异性[D];暨南大学;2006年

7 翁伟志;他山之石:明恩溥的中国观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8 宾静;清代禁教时期华籍天主教徒的传教活动研究(1721—1846)[D];暨南大学;2007年

9 张金红;胡约翰与福建安立甘会研究:1862-1915[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10 陈爱钗;近现代闽籍翻译家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燕;中国涉外法权变迁史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7年

2 蒲娟;近代四川地区天主教与基督教研究(1840-1919年)[D];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

3 要英民;天主教在一个普通村庄的变迁[D];山西大学;2007年

4 徐全民;1949年前大同、朔州天主教的传播与本地化[D];山西大学;2007年

5 赵军;李提摩太的科技观与中国近代的科技发展[D];山西大学;2007年

6 周志明;明清时期闽台多明我会关系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7 张燕;早期东吴大学的办学理念及其实践(1901—1927)[D];苏州大学;2007年

8 史莉琴;梁启超女学思想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9 皮春花;教会医学与近代福建社会[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10 潘江滨;福州基督教教堂史迹考察与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津音;海河春长在 乐坛百花开——记首届华北音乐节“海河之春”音乐周[J];人民音乐;1982年07期

2 陈廉;抗战初期华北我军战略方针探讨[J];近代史研究;1982年01期

3 宋湛庆;我国古代的大麻生产[J];中国农史;1982年02期

4 董宝才;;华北地区世界现代史学术讨论会在北京举行[J];历史教学;1982年08期

5 卢肃;新时代的风采——第三届华北音乐节述评[J];人民音乐;1985年07期

6 纪莲;华北地区《中俄关系研究会》情况简介[J];史学月刊;1985年05期

7 杜庆云;古风犹存 独具神韵——屈家营音乐会在京演出[J];人民音乐;1987年07期

8 王治浩;;中国化学会华北四省市首届化学年会在太原召开[J];化学通报;1987年11期

9 裴宜理 ,章克生 ,何锡蓉;晚清抗粮斗争:上海小刀会和山东刘德培(续)[J];史林;1988年04期

10 胡刚;二十世纪初闽南蔗糖业的衰落及其原因探析[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志敏;;1984-1989年小华北地区的重力场变化特征[A];1990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0年

2 嘉世旭;刘昌铨;;华北地区人工地震测深震相研究[A];1992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八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2年

3 毛桐恩;;华北地区板内地震特征及其壳-幔结构组合力源[A];1993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3年

4 王椿镛;胡鸿翔;唐景见;;华北地区壳幔边界反射特征的研究[A];1994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4年

5 黄建华;姜盛松;管波;傅容珊;;华北地区地壳剖面粘弹性应力分析[A];1995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5年

6 王华林;王健;梁更国;杨丽军;;中国华北地区大地震复发活动周期、迁移特征及趋势预测[A];1995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5年

7 郭书太;王维襄;;华北地区地震分布规律及构造力学研究[A];1995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5年

8 刘长海;;华北地区最近二次中强地震前Hurst指数H值的异常变化[A];1996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二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6年

9 谷口规矩雄;;明代华北地区一条鞭法的成立及展开[A];第八届明史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9年

10 肜光显;;根据地震剖面结构探讨华北地区中生代构造演化[A];勘探地球物理北京(89)国际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198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通讯员祝瑞祥 记者 朱涛;实施南水北调工程势在必行[N];中国水利报;2000年

2 本报记者 崔进贤;“五一”华北地区“摩市”真冷[N];中国汽车报;2001年

3 本报记者 伍丽云;盗窃电力设施的野马何时收缰?[N];华北电力报;2001年

4 吴明;华北地区冬小麦主要病虫害防治对策[N];中华合作时报;2001年

5 特约记者 张坤平 记者 唐水福;华北地区人防建设成就显著[N];解放军报;2001年

6 侯启明;聚丙烯市价反弹[N];市场报;2001年

7 天津宁河县水产病害防治工作站化验室 杨淑荣;华北地区如何养南美白对虾[N];中国海洋报;2002年

8 天津宁河县水产病害防治工作站化验室 杨淑荣;华北地区如何养南美白对虾[N];中国海洋报;2002年

9 通讯员马学军 记者吴艳荣;我省建立白洋淀自然保护区[N];河北日报;2002年

10 杨发;如何采集野生羊肚菌[N];农民日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封洪强;华北地区空中昆虫群落及昆虫季节性迁移的雷达观测[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3年

2 宫飞;华北地区结构型节水种植业模式及途径研究——以北京市顺义区为例[D];中国农业大学;2003年

3 荣艳淑;大范围气候变化与华北干旱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4年

4 吴永成;华北地区冬小麦—夏玉米节水种植体系氮肥高效利用机理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5 张学民;华北地区壳幔剪切波速度结构及与晚新生代地质演化关系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5年

6 张利平;华北地区陆气水循环时空演化规律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7 郭锦超;近代天津和华北地区经济互动的系统研究(1880年代—1930年代)[D];南开大学;2004年

8 陈洪俊;西花蓟马和三叶草斑潜蝇在中国的风险评估及管理对策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5年

9 陈化然;断裂相互作用和地震预测方法研究[D];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2006年

10 刘峡;华北地区现今地壳运动及形变动力学数值模拟[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练小丽;电力系统工装设计开发——论华北地区电力工装色彩与款式设计[D];天津工业大学;2001年

2 丁敏;清代华北地区田房契约文书粘连结构及其契约观念[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3 孙燕;华北地区降水异常及其与北太平洋海温、100hPa高度场异常的关系[D];南京气象学院;2002年

4 王晓梅;东北华北地区古近纪中晚期孢粉植物群及其古植被和古气候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03年

5 赵玉广;华北地区沙尘暴天气形成机制的分析研究[D];南京气象学院;2003年

6 卢芙萍;华北地区中华稻蝗Oxya chinensis部分种群遗传结构及其与马拉硫磷急性毒性之间的关系[D];山西大学;2004年

7 牛存稳;华北地区降水时空变异及其典型流域水文响应[D];武汉大学;2004年

8 孙富姬;W公司华北地区物流网络方案设计与规划[D];大连海事大学;2004年

9 张敏;2002年7月15日华北地区酷热事件的诊断分析[D];中国海洋大学;2004年

10 韩文素;华北地区温室黄瓜病虫害发生规律与控制技术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78036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wendili/178036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a06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