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戴震对水利文献的贡献
本文选题:戴震 + 乾嘉学派 ; 参考:《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03期
【摘要】:戴震花了二十余年的时间撰写《水地记》,存定稿与初稿两种,定稿为其整理《水经注》奠定了学术基础。根据学者的抽样统计作粗略估计,戴氏《水经注》异于赵氏者约在50%以上。学界对《直隶河渠书》的撰者多存争议,但是胡适认为此书至少前四册二十六卷是戴氏的最终定稿。学者多认为戴氏文集中《记洞过水》一文的真正作者并非戴震,事实上,戴氏曾对此文原稿增删改动408字,批注345字,约为原稿字数的1.5倍。在戴氏的其它专论中亦有水道考证内容,其所参与纂修的地方志之"山川""水利"内容中可能也隐藏着戴震的贡献。
[Abstract]:Dai Zhen spent more than 20 years writing the Book of Water and Land, which laid the academic foundation for the final draft and the first draft. According to the sampling statistics of scholar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Dai's and Zhao's is more than 50%. Scholars dispute the author of Zhili River Canal, but Hu Shi believes that at least the first four volumes of 26 volumes are the final version of Dai's book. Most scholars think that the true author of Dai's works, "Hole and Water", is not Dai Zhen. In fact, Dai has added and deleted 408 words and annotated 345 words, which is about 1.5 times of the original text. There is also textual research on waterways in Dai's other monographs, and the contributions of Dai Zhen may also be hidden in the contents of "mountains and rivers" and "water conservancy" of the local chronicles which he participated in.
【作者单位】: 淮北师范大学安徽文献整理与研究中心;
【基金】: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招标项目:“明清时期安徽水利文献成就及价值研究”(SK2012B596)
【分类号】:G256;K901.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杨应芹;段著《东原年谱》疑误考[J];安徽史学;1994年03期
2 杨应芹;戴震著述书目补正[J];江淮论坛;1994年02期
3 杨应芹;戴震与《水经注》[J];江淮论坛;1995年03期
4 宋开金;;再论《直隶河渠书》与《畿辅安澜志》的关系问题[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6期
5 翟忠义;论戴震在地理学上的贡献[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敬宇;郭洪业;;芜湖米市的兴起及其与李鸿章的关系[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2 白一瑾;;论清初贰臣士人“两截人”的处境心态[J];北方论丛;2010年01期
3 张起;;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的创作时间、地点及异文[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4 郑宇;;湘西凤凰姜糖的文化原点[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5 张式成;;论义帝研究的史学价值与文化意义[J];湘南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6 胡淑娟;唐任安;沈月梅;;清初流人对东北教育的贡献[J];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7 崔军伟;;康熙朝纪传体“三朝国史”纂修考[J];档案;2011年05期
8 张涛;;关于味经窝本《五礼通考》的刊印年代[J];中国典籍与文化;2011年02期
9 程宜;;明清佛山木版印刷初探[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10 柴海燕;;区位优势弱化与武汉城市圈的战略定位[J];改革与战略;2008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赵璐;;彭春[A];辽宁省社会科学普及系列丛书9——辽海讲坛·第九辑(历史名人传)[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彭春凌;儒教转型与文化新命[D];北京大学;2011年
2 冯明;张居正改革群体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3 吴娅丹;空间形塑与日常生活实践:汉口内城社会生态及变迁[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4 吴春彦;明末清初常州地区戏曲活动与创作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5 吴增礼;清初江南遗民生存境况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6 陈文辉;传统文化对周作人的影响以及周作人的道路[D];复旦大学;2011年
7 张崇旺;明清时期自然灾害与江淮地区社会经济的互动研究[D];厦门大学;2004年
8 胡俊修;“东方芝加哥”背后的庸常[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9 李卫军;《左传》评点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10 陈鹏;清代东北地区“新满洲”研究(1644-1911)[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吕宗敏;何秋涛《朔方备乘》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2 张金林;论新文化运动时期胡适的改造国民性思想[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3 慈平;元代历史地理学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4 王刚;清初江南战事中的弘光四镇降军[D];南京大学;2011年
5 张庆正;明清山东婚俗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6 韩浩s,
本文编号:183636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wendili/18363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