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中后期河南省粮价变化的历史地理学解释
本文选题:粮价变迁 + 清代中后期粮价 ; 参考:《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6期
【摘要】:清代中后期河南省小麦、高粱、黑豆等北方粮食作物价格发生了很大变化,粮价长期处于增涨的趋势并越到后期增长波动越大,并且精粮与粗粮之间的整体价格差距亦越拉越大,区域间粮价存在差异,这些情况与农产量丰歉、农民经济行为、地理优势之间有着紧密联系。
[Abstract]:In the middle and late Qing Dynasty, the prices of wheat, sorghum, black beans and other northern grain crops in Henan Province changed greatly, and the grain prices were on the rise trend for a long time, and the increase became more and more volatile in the latter period. And the whole price gap between refined grain and coarse grain is widening, and there are differences in regional grain prices. These conditions are closely related to agricultural yield, farmers' economic behavior and geographical advantages.
【作者单位】: 天津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09YJC770058) 天津师范大学博士基金项目(52WQ20)
【分类号】:K249;F324.9;K928.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邓玉娜;;种植理性与清代农家经济选择——以河南省为中心的研究[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2 王业键,黄莹珏;清代中国气候变迁、自然灾害与粮价的初步考察[J];中国经济史研究;1999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鲁春梅,王丽平;民国二十三年的《人言》周刊[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2 邓振镛;倾继祖;黄蕾诺;奚立宗;徐金芳;;干旱对农业危害的特点及其减灾技术[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32期
3 王鑫宏;;论民国时期河南省农业自然灾害[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19期
4 王鑫宏;;民国时期河南省水灾概述[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34期
5 王鑫宏;;民国时期河南省灾荒与社会秩序[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03期
6 王鑫宏;;1920年河南省旱灾影响述论[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17期
7 王鑫宏;;河南近代农业发展滞后原因探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32期
8 汪志国;;自然灾害对近代安徽乡村环境的破坏[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9 彭修华;;试论魏晋南北朝的灾害及其救灾措施[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1期
10 罗运胜;日军细菌战对常德地区社会经济的影响初探[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柴观珍;武盼;;民主革命时期党领导救灾工作的经验及启示[A];新规划·新视野·新发展——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天津学术文库》(上)[C];2011年
2 邓振镛;吕世华;文小航;黄涛;黄蕾诺;奚立宗;董安祥;徐金芳;;干旱与高温热浪的区别与联系[A];中国气象学会2008年年会干旱与减灾——第六届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学术研讨会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荣臻;国民政府时期的北京社会救助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2 甄雪燕;近百年中国传染病流行的主要社会因素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3 李瑛;民国时期大学农业推广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程森;明清民国时期直豫晋鲁交界地区地域互动关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5 龙先琼;近代湘西的开发与社会变迁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6 郑发展;近代河南人口问题研究(1912-1953)[D];复旦大学;2010年
7 王荣花;中共革命与太行山区社会文化的变迁(1937—1949)[D];河北大学;2011年
8 胡孔发;民国时期苏南工业发展与生态环境变迁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0年
9 王识开;南京国民政府社会救济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10 王玲;救灾政治:合法性经营视角下的现代国家与乡村社会[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家惠;国民政府时期青岛慈善事业研究(1929-1937)[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2 熊慧勇;明代江汉平原水灾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崔永胜;旱魃为虐,,如`匀绶賉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杨修志;华中抗日根据地的灾荒救济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5 管慧雯;民国时期河南地区自然灾害与社会应对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6 梁肖;民国时期皖北水灾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7 奚丽芳;清乾隆朝荒政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0年
8 王磊;自然灾害、经济危机对城乡关系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D];浙江财经学院;2010年
9 王欠;1927-1937年山东农村经济考察[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陈永军;衰败与复苏:国民政府初期农业经济发展状况研究(1927-1937)[D];河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李令福;论华北平原二年三熟轮作制的形成时间及其作物组合[J];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04期
2 ;明清河南粮食作物的地理分布及结构变化[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6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锟;;与月光为伍[J];安徽文学;2006年02期
2 刘静峰;;一块地的怀念[J];党政干部文摘;2007年12期
3 韩蓄;;为了半斤“红高粱”[J];龙门阵;2005年11期
4 李季;;祝丰收——寄安振同志[J];诗刊;1958年08期
5 弓力军;;|-23%|=|+23%|[J];朔方;1993年03期
6 ;著名专家介绍──小麦育种栽培专家郭瑞林[J];麦类作物学报;1996年03期
7 ;著名专家简介──小麦营养与施肥专家徐福利[J];麦类作物学报;1996年03期
8 王耀东;这样才体味到小麦的感觉(外一首)[J];山东文学;1999年11期
9 王征珂;;一个夏天的回想[J];岁月(燕赵诗刊);2007年02期
10 曹路燕;单峥;;魔力七巧板[J];故事大王;2008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怀谷;王裕中;史建荣;潘跃东;;禾谷丝核菌胞外酶的产生及其对小麦作用的研究[A];江苏省植物病理学会第九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2 王志敏;王树安;苏宝林;;小麦小穗的离体培养[A];第一届全国青年作物栽培作物生理学术会文集[C];1993年
3 马兴林;梁振兴;;小麦分蘖发生、衰亡过程中内源激素的研究(简报)[A];第一届全国青年作物栽培作物生理学术会文集[C];1993年
4 马兴林;梁振兴;;小麦穗分化同内源吲哚乙酸及细胞分裂素类物质玉米素核苷、玉米素关系的研究(简报)[A];第一届全国青年作物栽培作物生理学术会文集[C];1993年
5 韩桂仲;段爱菊;刘顺通;刘长营;张自启;牛献伟;;小麦不同品种(系)对棉铃虫的抗性研究简报[A];走向21世纪的中国昆虫学——中国昆虫学会200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0年
6 杨胜利;马玉霞;吕海英;;小麦优质化技术发展趋势与推广对策[A];第三届中国农业推广研究征文优秀论文集[C];2001年
7 杨夏平;;广增素对玉米、小麦的增产效果试验初报[A];内蒙古农学会2004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8 牛吉山;郑磊;王保勤;常阳;沈天民;;通过基因芯片筛选获得与PmLK906连锁的ESTs[A];中国作物学会2007年全国作物遗传育种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9 侯晓林;吕金印;山仑;;水分亏缺对小麦光合固碳及根系耗碳的影响[A];纪念殷宏章先生百年诞辰暨全国光合作用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10 葛荣朝;;小麦耐盐相关基因TaSTK的克隆与功能研究[A];中国遗传学会第八次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2004-2008)[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经参;澳大利亚 小麦进口设槛[N];国际经贸消息报;2002年
2 记者 范光年;我省再掀高粱种植热[N];河北科技报;2009年
3 曹保明;高粱杆哨制作吹奏技艺[N];中国民族报;2010年
4 宜宾日报记者 童
本文编号:184686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wendili/18468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