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人文地理论文 >

课改背景下高师地理专业新型教学实践模式探讨

发布时间:2018-05-05 08:53

  本文选题:课程改革 + 高师地理教学实践 ; 参考:《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6期


【摘要】:高师地理教学实践是学生理论与实践结合的一个重要环节.对安徽师范大学近5年地理教学实践现状调查表明,目前高师地理教学实践模式在时间安排、指导教师和实习基地选择等方面存在众多问题.因此,针对中学地理课程改革和高师地理实际,从实习时间、教师遴选、教师专业化发展学校的选择(PDS)、课程安排和评价方式等方面构建全程-互动式的新型教学实践模式,对培养具有新的教育理念和创新能力的新型教师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Abstract]:Geography teaching practice is an important link of combining theory and practice. The investigation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geography teaching practice in Anhui normal University in the past five years shows that there are many problems in the practice mode of geography teaching in teacher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the aspects of time arrangement, guiding teachers and the selection of practice bases, etc. Therefore, in view of the geography curriculum reform in middle schools and the geography reality in normal universities, a new type of whole-and-interactive teaching practice model is constructed from the aspects of practice time, teacher selection, selection of teache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schools, curriculum arrangement and evaluation methods, and so on.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cultivate new teachers with new educational ideas and innovative abilities.
【作者单位】: 安徽师范大学国土资源与旅游学院;
【基金】:国家级地理科学特色专业建设点项目(TS2254) 安徽省省级重点教学研究项目(JYXM2003033)
【分类号】:K90-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吴大明,查良松;新《地理课程标准》背景下的高师地理教学改革[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3期

2 陈静安;五国教育实习模式比较研究[J];课程.教材.教法;2004年05期

3 李崇爱,王昌善;欧美发达国家教育实习的模式与理念[J];教育评论;2005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玉票;刘宾;;新课程视野里的教育实习:理念与模式的嬗新[J];巢湖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2 陈曙;杜光友;;论体育教育实习基地的建设[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3 王芳亮;;影响教育实习基地稳定性的因素及对策[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4 李崇爱;万成;;教师专业化进程中的教育实习:理念、目标、模式[J];现代教育科学;2006年11期

5 罗明礼;;谈高师院校英语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J];教育与职业;2006年06期

6 文星跃;董廷旭;刘鹏;;高师地理科学专业实践能力培养改革研究[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7 王昌善;;转型期我国教师教育面临的现实困境与对策[J];教育发展研究;2007年05期

8 陈静安;;新加坡数学教师职前教育模式及课程体系评介与分析[J];数学教育学报;2006年01期

9 王燕桐;吴永龄;;体育教育专业实习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6年01期

10 洪菊云,朱乐红;我国高师教育实习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J];太原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S1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房小栋;学习新加坡数学教师教育的经验 提高我国数学教师教育的质量[D];天津师范大学;2006年

2 侯新兰;高师音乐教育实习的改革与实践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3 陈曙;湖北省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专业教育实习现状及对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4 王小禹;中美地理课程标准比较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5 丁丽娟;物理课堂教学分析系统的构建和实现[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6 李晓萍;提高新疆高师教育实习有效性的因素分析与对策建议[D];新疆师范大学;2005年

7 谢国忠;小学教师职前教育中的综合师范实践活动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8 石磊;工程教育中实践能力的培养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7年

9 余小红;教育实习转型性变革初探[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10 陈爱霞;体育教育专业全程化教育实习模式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许建美;美国的教师专业发展学校[J];比较教育研究;2002年03期

2 黄崴,孟卫青;英、美、法、德、日中小学校教师法律地位的比较[J];比较教育研究;2002年06期

3 史培军,宋长青,葛道凯,傅伯杰,王民,刘宝元,王仰麟;中国地理教育:继承与创新[J];地理学报;2003年01期

4 黄兆信;;用科学发展观构建高校招生培养与就业联动改革体系[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6年01期

5 孟洁;新教师入职培训新途径的探索和思考[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0年02期

6 季学军;发达国家中小学师资培养体系与借鉴演变[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0年05期

7 曲铁华,冯茁;专业化:教师教育的理念与策略[J];教师教育研究;2005年01期

8 邓李梅;;高等师范院校教育实习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9 王建军;中国师范教育百年简论[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2年04期

10 李崇爱,王昌善;欧美发达国家教育实习的模式与理念[J];教育评论;2005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梁观耀 ,张义斌;华中工学院业务课试用外文教材的情况简述[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1982年05期

2 黎锦熙;“先读书,后识字” “忘其字,写其音”——改进小学语文教学的建议[J];语文建设;1983年10期

3 刘宗棠 ,向容宪;形式逻辑课程改革刍议[J];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科学版);1985年02期

4 任汝芬 ,张同乐;全国理工科院校哲学讨论会在西安举行[J];哲学动态;1985年11期

5 ;“力学教育改革”优秀论文评选揭晓[J];力学与实践;1986年01期

6 郭泽深;广州举办数理逻辑讲习班[J];哲学动态;1986年11期

7 高峻;;福建师大举办“中国革命史讲习班”[J];党史研究与教学;1986年04期

8 ;《师范教育》1987年第1至第12期总目录[J];师范教育;1987年12期

9 庄孟林;中国高等农业教育历史沿革[J];中国农史;1988年02期

10 C.F.格里泽纳尔;云浦;;美国五个州加强中学地理教学的情况[J];地理科学进展;1988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梁启谈;;系统原则和高师课程改革[A];广西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广西高教研究》创刊十周年(1985-1995)论文选集[C];1996年

2 叶一舵;;高师公共课心理学“六位一体”综合教改的实践和理论[A];第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7年

3 王应明;;面向21世纪的《数学模型》课程改革[A];1998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8年

4 王建国;;论工程图学课程改革之我见[A];面向21世纪的图学教育——第十二届全国图学教育研讨会暨第三届制图CAI课件演示交流会论文集[C];2000年

5 陈翔鹤;曹敏;姚慧君;高西林;周宗团;张新伟;曲双为;;机械类画法几何与机械制图课程改革实践与体会[A];面向21世纪的图学教育——第十二届全国图学教育研讨会暨第三届制图CAI课件演示交流会论文集[C];2000年

6 苑国强;;山东工业大学“甩图板”工程初探[A];面向21世纪的图学教育——第十二届全国图学教育研讨会暨第三届制图CAI课件演示交流会论文集[C];2000年

7 王启美;;现代图学教育改革的探索[A];面向21世纪的图学教育——第十二届全国图学教育研讨会暨第三届制图CAI课件演示交流会论文集[C];2000年

8 张晓红;;机械类专业机械制图课程改革探讨与实践[A];面向21世纪的图学教育——第十二届全国图学教育研讨会暨第三届制图CAI课件演示交流会论文集[C];2000年

9 陈桂芬;;关于机械制图课程改革方向的调查报告[A];面向21世纪的图学教育——第十二届全国图学教育研讨会暨第三届制图CAI课件演示交流会论文集[C];2000年

10 吴淼;李闪;张光宇;;机械基础系列课程改革研究与实践[A];面向21世纪的图学教育——第十二届全国图学教育研讨会暨第三届制图CAI课件演示交流会论文集[C];200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辽宁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 杨骞;校本课程开发应注意的问题[N];中国教育报;2000年

2 山东省沂水县龙家圈中学 姚金明 孙纪芳;国外课程教材改革的特点[N];中国教育报;2000年

3 记者 李建平;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项目启动[N];中国教育报;2000年

4 教育部全国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技术学科组组长 黄汉升;依据新课程方案 建设新教材体系[N];中国教育报;2000年

5 北京市朝阳区华严里小学 郑瑛;美、日课程改革的启示[N];中国教育报;2000年

6 大阪;日本中小学校园网发展迅速[N];中国教育报;2000年

7 本报记者 唐青林;校本课程:给学生自主发展的空间[N];中国教育报;2000年

8 本报记者 高耀彬 特约记者 贺斌;面向新世纪的改革[N];中国教育报;2000年

9 记者 李建平;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入最后攻坚[N];中国教育报;2000年

10 本报记者 张玉玲;从改革课程方面实施“减负”[N];光明日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郑家福;新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文化检讨[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2 余志文;香港校本课程发展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3 胡东芳;课程政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4 王海燕;地域文化与课程[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5 刘志军;发展性课程评价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6 邬志辉;从教育现代化到教育全球化[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7 潘苏东;从分科走向综合[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8 彭泽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评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9 胡庆芳;美国高中课程发展研究——从失衡发展到基础振兴[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10 郭宝仙;英语课程组织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烁;美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及借鉴[D];河北大学;2000年

2 曾晓荣;我国中学生物课程改革的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0年

3 陈菊;普通高中化学课程结构优化论析[D];广西师范大学;2000年

4 黄爱锋;面向21世纪我国体育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体育教育专业本科课程发展的历史回顾、展望及改革对策[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5 肖怀宝;高等师范院校物理系课程改革方向[D];首都师范大学;2001年

6 钟志勇;国家高中数学课程实施现状与改革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7 郑勇;深化课程改革的思考[D];福建师范大学;2001年

8 吴品杉;“研究性学习”的探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1年

9 张群林;中小学活动课程浅论[D];福建师范大学;2001年

10 杨玉东;国家数学课程改革中教师培训之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本文编号:184704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wendili/184704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caa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