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人文地理论文 >

从文化地理学看盖斯凯尔夫人的乡村主题

发布时间:2016-11-23 06:17

  本文关键词:当代西方“新文化地理学”知识谱系引论,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湘潭大学》 2008年

从文化地理学看盖斯凯尔夫人的乡村主题

唐晓霞  

【摘要】: 盖斯凯尔夫人生活在英国的大变革时期,她撰写了关于社会和她自身经历的多部作品。除了工业小说《玛丽·巴顿》和《南方与北方》之外,她也创作了不少乡村小说,如《克雷福德镇》、《表妹菲丽丝》和《妻子与女儿》等,常常以和谐美好的家园意象呈现乡村主题。 本文从文化地理学视角,以文化景观——地点和空间的结构景观和人们的身份相互构建和影响的分析方法,研究盖斯凯尔夫人作品中的乡村主题。本文拟从自然、家庭和社区三方面探讨古老的英国乡村的文化景观特征,即和谐、稳定与恪守传统。 第一章分析了自然景观。在乡村,大部分的家庭拥有传统风格的花园。这些自然地点常常被描绘成“牧歌式的家园”,人们在这样优美如画的环境中找到了人生的快乐。庄严广阔的贵族花园和园林体现了社会的权力关系和秩序原则,是贵族统治在地理上的呈现。人们在野外学习关于自然的知识,但并未失去尊重自然的古老传统观念。乡村的自然空间是适于人们健康成长的环境。 第二章分析了家庭景观。家庭是乡村居民的生活中心,也是盖斯凯尔夫人常常强调的社会生活秩序的发源地。父亲和儿子的权力在家庭空间中占统治地位,空间的设置和支配都遵照这一准则。母亲和女儿是家中天使,她们在私人空间内建造了自我身份,也继承了传统妇女的美德。客人和仆人也有其特定的活动空间,但在古老的乡村,他们常常被当作家人一样对待,可以出入家人的空间,享受家庭生活的幸福。 第三章分析了社区公共景观。乡村小镇建立在强大的传统影响之下。在沙龙茶会中,人们追求“优雅”的英国特性,建立了乡村乐园。他们还拥有教堂和聚集室等具有公共记忆的特定建筑,在这些地点的记忆和活动帮助他们建立了归属感。在具有商业特征的市场空间,他们也形成了完全不同于外部商品经济化的旧式交换性的商业文化。 在乡村小镇也有矛盾和斗争,外部的工业化和经济的势力冲击着古老的传统,反映在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如对土地不同的使用和经营方式、家庭结构的重建、社区传统文化的持守与改造。尽管如此,它们仍不失为让人眷恋的美好家园。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湘潭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I561.074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9
  • Introduction9-17
  • 0.1 Literature Review9-13
  • 0.2 Theoretical Foundation of the Research13-15
  • 0.3 Significance of the Thesis15-17
  • Chapter 1 Nature as an Environmental Landscape17-25
  • 1.1 Paradise of Home Garden17-20
  • 1.2 Grand Garden and Field20-22
  • 1.3 Wilderness22-25
  • Chapter 2 Home as a Gendered Landscape25-34
  • 2.1 Men’s Controlling Power at Home25-28
  • 2.2 Women’s Place and Space28-31
  • 2.3 Servant and Guest’s Place31-34
  • Chapter 3 Community as a Public Landscape34-43
  • 3.1 Lady’s Parlor for Regular Meetings34-36
  • 3.2 Church and Assembly Room36-39
  • 3.3 Marketing Place39-43
  • Conclusion43-46
  • Notes46-47
  • References47-53
  • Acknowledgements53-54
  • Informative Chinese Abstract54-57
  • Résuméand Publications since Entering the Program57
  •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东红;《克兰福德镇》的女性视点[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2 段义孚;志丞;左一鸥;;人文主义地理学之我见[J];地理科学进展;2006年02期

    3 汤茂林;欧美景观地理学的新进展及其启示[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5年04期

    4 郭俊,梅雪芹;维多利亚时代中期英国中产阶级中上层的家庭意识探究[J];世界历史;2003年01期

    5 魏恩文;试析盖斯凯尔夫人《克兰福德镇》的叙述声音[J];黎明职业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6 朱虹 ,盖斯凯尔夫人,主万;从阶级矛盾到文化冲突——《南方与北方》赏析[J];名作欣赏;1995年03期

    7 唐晓峰,李平;人文地理学理论的多元性[J];人文地理;2001年02期

    8 李蕾蕾;当代西方“新文化地理学”知识谱系引论[J];人文地理;2005年02期

    9 田文祝,柴彦威,李平;当代西方人文地理学研究动态——《人文地理学词典》评述[J];人文地理;2005年04期

    10 张京祥;对人文地理学几个基本问题的诠释——兼论人文地理学的发展趋向[J];人文地理;1997年03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祎呐;盖斯凯尔夫人小说新探[D];上海师范大学;2003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旭阳;许远理;;心理学中的物性浅析[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2 王邦虎;;关于人类学学科定位的相关问题[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3 海阔;罗钥屾;;电影叙事空间文化研究范式[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4 柴彦威,龚华;城市社会的时间地理学研究[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5期

    5 杨俊蕾;“文化研究”在当代中国[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6 韩加明;英国19世纪中期现实主义小说叙事理论综述[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7 付德根;英国精英文化批判[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8 李艺;;倾诉类栏目:都市报实现人文化生存的蹊径——解读上海主要都市报的近期相关栏目[J];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03期

    9 郑师渠;;“五四”后关于“新文化运动”的讨论[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10 沈崴;;西方大众文化研究与“葛兰西转向”的启示[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水仙;;雷蒙德·威廉斯的传播思想概述[A];信息化进程中的传媒教育与传媒研究——第二届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汇编(下册)[C];2002年

    2 潘玉君;;论地理学的基本价值[A];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地学哲学委员会第十届学术会议代表论文集[C];2005年

    3 乔瑞金;;试论英国新马克思主义对文化概念的深度理解[A];国外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第三届国外马克思主义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8年

    4 许继红;;透过“感觉结构”看威廉斯的文化整体论[A];国外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第三届国外马克思主义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8年

    5 黄旦;郭丽华;;媒介观念与媒介素养研究——20世纪西方媒介素养研究综述[A];“传播与中国”复旦论坛(2007):媒介素养与公民素养论文集[C];2007年

    6 黄力之;;马克思主义文化价值对现代性危机的回应[A];马克思主义 中国探索与当代价值: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卷[C];2009年

    7 许继红;;威廉斯技术化现代社会民主思想探析[A];山西大学2008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科学技术哲学)[C];2008年

    8 孙峰华;;21世纪的人文地理学[A];21世纪的人文地理学——中国地理学会人文地理专业委员会暨全国高校人文地理学研究会2003年年会论文集[C];2003年

    9 余旸;;臧棣:从“不纯诗学”到新诗的“可能性”(未完稿)[A];新诗与浪漫主义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10 乔瑞金;;英国新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理想国”[A];“马克思与浪漫主义传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席珍;资本主义扩张路径下的殖民传播[D];浙江大学;2010年

    2 詹晓阳;基层政府面向信息弱势群体的公共服务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3 伍先成;民族文化保持的影像到场[D];云南大学;2010年

    4 董美含;90年代后美国华裔女性小说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邓磊;中世纪大学组织权力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6 张子龙;欠发达地区资源消耗、环境污染与经济发展耦合关系比较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7 吴桂韩;中国共产党党内文化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8 林顺利;空间视野下的中国城市贫困[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9 刘继林;民间话语与五四新诗[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10 程森;明清民国时期直豫晋鲁交界地区地域互动关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白敏莉;唯一神教伦理观在《玛丽·巴顿》中的体现[D];河北大学;2009年

    2 潘瑜;客家祠堂文化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3 阳功庆;论特雷·伊格尔顿的文化批评观[D];湘潭大学;2010年

    4 胡云菁;空间寓意[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郑衡;高校和谐校园建设问题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顾宋华;休闲者的地方感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7 周丽菊;有限之无限[D];南昌大学;2010年

    8 肖春平;社会的空间想象[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9 杨晓利;鲁滨逊故事初探[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10 罗臻辉;历史文化地理视野下的清水祖师信仰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润潮;人文主义与后现代化主义之兴起及西方新区域地理学之发展[J];地理学报;1999年04期

    2 李蕾蕾;从新文化地理学重构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框架[J];地理研究;2004年01期

    3 雷金纳德·G·戈列吉,仕琦;地理学理论[J];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1997年04期

    4 戴维·M·史密斯;市场力量、文化因素和区位过程[J];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1998年01期

    5 谢天冰;近代化和英国家庭体制的变迁[J];世界历史;1994年03期

    6 潘迎华,管佩韦;略论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城市妇女[J];杭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04期

    7 庞效民;90年代西方经济地理学的文化研究趋向评述[J];经济地理;2000年03期

    8 苗长虹,王兵;文化转向:经济地理学研究的一个新方向[J];经济地理;2003年05期

    9 杨莉馨;父权文化对女性的期待──试论西方文学中的“家庭天使”[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02期

    10 唐晓峰,李平;文化转向与后现代主义地理学——约翰斯顿《地理学与地理学家》新版第八章述要[J];人文地理;2000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魏恩文;试析盖斯凯尔夫人《克兰福德镇》的叙述声音[J];黎明职业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2 欧阳美和;周香花;;维多利亚文化语境中矛盾意识的突显——评盖斯凯尔夫人的《玛丽·巴顿》[J];外国文学研究;2006年02期

    3 李增;陈莹;;维多利亚小说人物的阶级属性与道德观研究——以盖斯凯尔夫人小说中绅士形象为例[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4 宁媛媛;;家庭天使的“堕落”——盖斯凯尔夫人小说中19世纪女性的生存境遇[J];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5 戴岚;;论盖斯凯尔夫人作品的道德情怀[J];中文自学指导;2007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周小娟;探寻“自我”—夏洛蒂·勃朗特小说主题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2 夏文静;英国维多利亚时期女性小说文学伦理学批评[D];吉林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萨日娜;矛盾与和谐—盖斯凯尔夫人与她的作品《玛丽巴顿》分析[D];内蒙古大学;2011年

    2 章琴;盖斯凯尔夫人《北与南》之女性主义解读[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3 于东艳;盖斯凯尔夫人小说中的劳资关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4 陈凌云;创伤与写作疗法—《玛丽·巴顿》和《南方与北方》中盖斯凯尔夫人的创伤[D];郑州大学;2013年

    5 周艳;良知、责任与宽容[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6 徐广林;盖斯凯尔夫人的小说《南方与北方》中生态意识的觉醒[D];浙江财经学院;2010年

    7 刘佳;从《玛丽·巴顿》看盖斯凯尔夫人的生态观[D];安徽大学;2013年

    8 徐晓倩;《南方与北方》的文学伦理学解读[D];鲁东大学;2013年

    9 杨晓梅;论《克兰福德》的女性主义叙事技巧[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10 周香花;自然和女性命运的协奏曲[D];南昌大学;2007年


      本文关键词:当代西方“新文化地理学”知识谱系引论,,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8762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wendili/18762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484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