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人文地理论文 >

敦煌古藏文吐蕃地名由来及对藏族地名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8-05-16 12:40

  本文选题:敦煌古藏文 + 吐蕃地名 ; 参考:《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4期


【摘要】:古代藏族氏族部落的迁徙、内部整合与分化是古藏文吐蕃地名产生的主要原因。从民族史视野审视古藏文吐蕃地名,其与古代氏族名、部落名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同时与唐朝及其他周边民族政权的关系和政治地理格局演变有密切的关联。吐蕃地名是吐蕃时期遗留下来的重要文化符号,对以后藏族地名文化产生了比任何时期都更为重要和直接的影响,要了解吐蕃时期地理历史语言,可从地名入手从事论证研究。同时,想考证近代藏族各类地名的来源含义,也可以从吐蕃地名查找其根源。
[Abstract]:The internal integration and differentiation of the ancient Tibetan clan are the main reasons for the origin of Tibetan geographical nam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ional history, the ancient Tibetan Tibetan place names are directly or indirectly related to the ancient clan names and tribal names, at the same time, they are closely related to the relations between the Tang Dynasty and other neighboring ethnic regimes and the evolution of the political geography pattern. Tibetan place name is an important cultural symbol left over from the Tibetan period, which has a more important and direct influence on the later Tibetan geographical name culture than in any other period. To understand the geographical historical language of the Tibetan period, we can start with the place names to conduct argumentation and study. At the same time, to verify the origin meaning of Tibetan place names in modern times, we can find the origin of Tibetan place names.
【作者单位】: 青海师范大学;
【基金】:作者主持的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项目“多康藏区形成史及其与西藏的关系研究”(项目编号:2012T50793) 中国博士后面上资助项目“甘青川边藏族聚住区的形成史及其与西藏地方的关系研究”(项目编号:2011M50144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分类号】:K928.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郭声波;唐弱水西山羁縻州及保宁都护府考[J];中国史研究;1999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高晓波;;近十年来明清时期安多、康区藏族史研究综述[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3期

2 徐进;;论甘南地区民族多元一体杂居格局的形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年01期

3 冯双白;论青海藏传佛教寺院羌姆的源头及其流布[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4 张小红;何启儒;;青海旅游开发中人文景点建设若干问题的思考[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2年03期

5 崔永红;也谈西王母[J];柴达木开发研究;2003年03期

6 彭措泽仁;试论用经济方略治理青海藏区[J];中国藏学;2003年04期

7 程颐工;黎丹与青海近代民族教育[J];中国藏学;2004年02期

8 桑丁才仁;;民国玉树县建政史略及相关问题研究[J];中国藏学;2011年S2期

9 柳忠明;;浅论明代河西走廊多民族新格局的形成特点与意义[J];大众文艺;2011年10期

10 侯光良;于长水;许长军;;青海东部历史时期的自然灾害与LUCC和气候变化[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9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钟银梅;;近代甘宁青皮毛贸易中的回族商人[A];首届中国宁夏回商大会文化论坛论文汇编[C];2008年

2 钟银梅;;近代甘宁青皮毛贸易中的回族商人[A];中国回商文化(第一辑)[C];2008年

3 何启林;;对青海地区伊斯兰教与藏传佛教共存(互动)层次的探讨——以回族和藏族的互动(交往)为例[A];第二届中国人类学民族学中青年学者高级研修班论文集[C];2012年

4 梁莉莉;;多元共生中的文化涵化——青海河湟地区“卡力岗”和“家西番”族群的个案研究[A];第二届中国人类学民族学中青年学者高级研修班论文集[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胜利;民国政府西北民族政策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2 贾文丽;汉代河西军事地理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3 赵永斌;中国汉族北方母系起源的遗传学初探[D];吉林大学;2011年

4 杨文法;热贡赛姆耘宗教信仰类型与功能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5 杨卫;清代青海藏族社会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6 冯玉新;界域变动与地方社会[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7 芦兰花;湟水流域汉语方言语音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8 尹洁;西北近代农业科学技术发展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3年

9 张勤;西王母神话传说研究[D];苏州大学;2005年

10 马进虎;多元文明聚落中的河湟回民社会交往特点研究[D];西北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何志芳;土族传统体育文化研究[D];青海师范大学;2010年

2 张小树;国民军入甘及社会影响[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3 包国娟;从城镇化过程中居住格局的变化看民族关系[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4 张福春;近代国家与游牧社会[D];青海师范大学;2010年

5 奉莉;抗战时期大后方职业教育发展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6 孙君;民元至抗战间的西北私人社会考察现象初探[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张世定;泽库县政权建设研究(1953-1957)[D];兰州大学;2011年

8 周亮亮;20世纪50年代青海牧区经济变迁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9 果建业;汉藏边缘藏语穆斯林现状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10 韩坤;撒拉族经济史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郭声波;“河曲十六州”交通与地望考──唐贞观十三年政区考辨之三[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4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文莉;;地名词汇的历时变化及其社会动因——以涪陵地名为例[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2 本刊编辑部;;奉行科学发展 繁荣地名文化[J];中国地名;2007年12期

3 谢前明;;当代地名文化发展的三大特点[J];中国地名;2008年04期

4 李明强;;地名文化遗产保护的再思考[J];中国地名;2010年10期

5 朱晓红;;浅议我国地名的文化属性[J];中国地名;2010年11期

6 刘保全;;传承历史的“清明上河图”——解读北京胡同地名保护[J];北京规划建设;2011年03期

7 王文卿;;浅谈山西地名的地域文化特征[J];中国地名;2011年04期

8 刘志新;;浅谈第二次地名普查中村名由来再考的必要性[J];中国地名;2011年06期

9 张福春;孙春林;贾玉和;;城市地名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及保护策略探析[J];中国地名;2011年09期

10 王彬;黄秀莲;司徒尚纪;;广东地名语言文化空间结构及景观特征分析[J];人文地理;2012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沈坚;;地名语源的民族史解读——以欧洲和中国为例[A];中国世界民族学会第八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全国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下)[C];2005年

2 朱天顺;;从台湾地名的文化要素看两岸的密切关系[A];中华文化与地域文化研究——福建省炎黄文化研究会20年论文选集[第四卷][C];2011年

3 张中波;李付娥;;地名花语——浅谈地名文化中的花卉地名[A];2008中国花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4 谢红生;;挖掘地名故事 弘扬地名文化[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尹钧科;;谈谈地名的有关知识和北京地名[A];北京古都历史文化讲座[C];2009年

6 陈名实;;闽南保生大帝信仰与台湾地名[A];海峡两岸之闽南文化——海峡两岸闽南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7 张惠歧;;北京寺庙与地名文化的演变[A];地理教育与学科发展——中国地理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8 刘向政;;神话、传说与地名文化[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9 许尚枢;;徐霞客笔下的浙江地名及其当代意义[A];徐霞客研究(第21辑)[C];2010年

10 孙冬虎;;北京东城区地名的历史文化价值举隅[A];《北京历史文化保护区文献整理与研究》课题[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吴学安;老地名“非遗”保护是个好思路[N];中国文化报;2006年

2 记者  齐冬;尽快启动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工程[N];济南日报;2006年

3 记者  吉颐 通讯员  莫非;济南将建地名文化遗产名录体系[N];济南日报;2006年

4 班若川;保护地名遗产: 中国在行动[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6年

5 赵治国 高冉;专家呼吁保护济南地名文化遗产[N];中国社会报;2006年

6 钟鸣;保护地名文化遗产:刻不容缓的行动[N];中国社会报;2006年

7 本版编辑邋殷贝 周鱼;正在消逝的珠海老地名[N];珠海特区报;2007年

8 本报记者 史维勤;留住古县名:保卫最“容易受伤”的地名[N];中国社会报;2007年

9 单三娅;地名也是文化遗产 不要随意更改废止[N];光明日报;2008年

10 施惠宇;“南京老地名”正式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N];中国社会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石超艺;上海市地名文化保护与地名管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君;宁夏地名的语言特征与文化本源[D];北方民族大学;2010年

2 王琥;重庆市主城区地名的语言文化研究[D];四川外语学院;2011年

3 冯倩;韩国地名的文化意义考察[D];四川外语学院;2012年

4 王荣加;文化视角下的河北地名浅析[D];河北师范大学;2012年

5 王忱忱;九江市地名的语言和文化分析[D];江西师范大学;2013年

6 汪圆;宁夏地名的文化语言学研究[D];宁夏大学;2013年

7 苏义拉斯琴;察哈尔地名文化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9年

8 黄t;试论俄语地名的功能、来源与变迁[D];内蒙古大学;2010年

9 尹熙男;通过延边地名考察延边文化[D];延边大学;2009年

10 樊怡;与渡来文化相关的日本古代地名的考察[D];山西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89684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wendili/189684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1e5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