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源:美丽而脆弱
本文选题:三江源 + 牧民家庭 ; 参考:《生态经济》2004年07期
[Abstract]:......
【分类号】:K928.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伍金加参;索穷;老范;;“吾尔多”西藏牧民的赶羊工具[J];中国西藏(中文版);2011年05期
2 刘乾坤;;宗塔草原,开满了鲜花[J];旅游;2011年08期
3 潘亮;;法国人六月随牛羊进山[J];农家参谋;2011年08期
4 张卉;;以剔透之色渲染,以天籁之音回荡——来自日喀则的歌舞者[J];南方人物周刊;2011年22期
5 蕙英;;走进稻城!走进香巴拉![J];黄金时代;2002年10期
6 马晓光;;那拉提 最美的“空中草原”[J];新疆画报;2011年08期
7 王怀奋;寰宇周天;班西;;巴音布鲁克每一个镜头都是一张明信片[J];新疆人文地理;2011年04期
8 周文庆;;提高支持力度 重视特色开发——青海旅游产业视角[J];青海金融;2011年09期
9 任治;赵登海;;青海省生态旅游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与策略[J];青海农林科技;2011年03期
10 陈骁波;;追逐那片最纯净的美丽——青海湖清凉之旅[J];中国西部;2011年1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阿拉坦宝力格;;祭祀游艺的人类学研究——以蒙古族祭敖包为例[A];中国·内蒙古第三届草原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通讯员 马笑秋 原国林;草原旅游让牧民的腰包鼓起来[N];赤峰日报;2005年
2 本报记者 张利锋;三江源冬季游 借“机”起航[N];青海日报;2009年
3 尹志 刘俊杰 牛斯日古楞;放下牧羊鞭的新牧民[N];鄂尔多斯日报;2006年
4 本报记者 杨华 维祖;从千年游牧走向新城安居[N];青海日报;2007年
5 本报记者 喻非卿;走进三江源[N];中国文化报;2000年
6 青海记者站 唐仲蔚;三江源:“中华水塔”冲向生态旅游[N];中国旅游报;2006年
7 李将辉;马培华:做好三江源旅游大发展的准备[N];人民政协报;2007年
8 唐仲蔚;三江源蓄势生态旅游[N];中国旅游报;2006年
9 唐仲蔚;青海玉树州做大做强“三江源生态旅游”[N];中国旅游报;2007年
10 本报记者 毛翠香;灵动之水 城市之魂[N];青海日报;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沙黑拉;牧区旅游发展中的受益主体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2 白丽丽;草原牧区“那达慕”的传承与保护[D];中央民族大学;2008年
3 俞丽娟;论青海藏族风情习俗中的审美情趣[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91022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wendili/19102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