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人文地理论文 >

从大陆体系到世界区域——读《大陆的神话:元地理学批判》

发布时间:2018-06-14 12:48

  本文选题:元地理学 + 大陆体系 ; 参考:《国外社会科学》2011年05期


【摘要】:正一、关于《大陆的神话:元地理学批判》默顿(Merton)立足于实证主义科学观的知识、权力关系的论述,自从遭遇到巴恩斯(Barnes)及福柯(Foucault)等人的挑战以来,任何知识都预设并协调着权力的事实已不再
[Abstract]:Merton, Merton, based on the knowledge of positivist science, power relations, ever since he was challenged by Barnes Barnes and Foucault. The fact that any knowledge presupposes and harmonizes power is no longe
【作者单位】: 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
【分类号】:K90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德刚 ,赵伟明;中东棋盘上的伊拉克战略地位浅析[J];阿拉伯世界;2003年05期

2 赵葆珉;;均势外交与美国中东政策的困境[J];阿拉伯世界研究;2008年02期

3 张才圣;;从民族主义看二战后德国统一[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4 张才圣;;论德国分裂与欧洲一体化[J];长江论坛;2009年05期

5 叶太华;;当前中美双方加强合作的必要性及困境试析[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22期

6 周骁男;;中国地缘政治学的过去、现在和未来[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7 高科;;地缘政治视角下的美俄中亚博弈——兼论对中国西北边疆安全的影响[J];东北亚论坛;2008年06期

8 赵立新;;东北亚区域合作的深层障碍——中韩日民族主义诉求及其影响[J];东北亚论坛;2011年03期

9 刘雪莲;王勇;;全球化时代海陆关系的超越与中国的选择[J];东北亚论坛;2011年03期

10 赵立新;;东亚和解的障碍与超越——历史之外的因素[J];当代韩国;201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李鸿宾;;当代民族关系的模式、成因与境遇——“二元制”与“民族—国家”模式构建下族群关系的思考[A];边疆发展中国论坛文集(2010)·发展理念卷[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熊文;新地缘政治经济框架的建模与模拟[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贾文丽;汉代河西军事地理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3 李家成;冷战后美国东亚战略:底线、挑战与应策,,1989-2009[D];吉林大学;2011年

4 程铭;近代以来日本的地缘政治思想与地缘战略选择[D];吉林大学;2011年

5 孙兴杰;帝国·霸权·区域:权力边界与东方问题的演进[D];吉林大学;2011年

6 杨凯;教宗约翰·保罗二世对世界政治事务的积极介入及其原因[D];暨南大学;2011年

7 刘雪飞;古代黑海北岸斯基泰人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孙静;中俄在中亚的共同利益及其实现机制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9 冯玉新;界域变动与地方社会[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10 王倩;海洋争端的类型化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蓓萨;20世纪70、80年代美国的能源外交[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彭琪;冷战后国际格局变迁与蒙古外交政策选择[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李立;影响以色列和土耳其关系的因素分析[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徐亮;二战德国地缘战略得与失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张德宝;欧盟东扩过程中的国家主权让渡问题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莫凡;先秦战争中的河内[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7 李竞强;哈比卜·布尔吉巴外交思想及实践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8 慈平;元代历史地理学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9 冯婉;冷战后中美关系中的印度因素[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10 薛峰;中国崛起过程中的海权战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丁绍光;中国现代绘画在世界的地位和前途[J];文艺研究;1999年01期

2 张政道;;中英日常交际上的文化差异比较[J];商情(科学教育家);2008年02期

3 阿棠;;韩素音访上戏演讲《西方和东方》[J];戏剧艺术;1980年01期

4 车行;;西方不亮东方亮(外二首)[J];词刊;2010年06期

5 约翰·奎林,曲跃厚;两种自我的概念:东方的和西方的[J];求是学刊;2003年03期

6 沈雁;纽扣发展史浅谈[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7 蔡德贵;季羡林先生的“东西文化互补论”[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8 陈勇勤;文明标识、传统理念与东西方经济文化的基因[J];新视野;2003年04期

9 穆吉塔法·侯赛尼;王殊;;东方醒来了[J];诗刊;1958年09期

10 尤子;孙成柏;;异国情韵[J];三月风;1994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北京东方美通科技有限公司简介[A];中国(第七届)肿瘤微创治疗学术大会暨世界影像导引下肿瘤微创治疗学会成立筹备大会论文汇编[C];2011年

2 ;东方集团发展简介[A];中国民营经济发展报告 No.1(2003)[C];2004年

3 ;中冶东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A];第十四届中国(北方)钢管与管道技术交流会会议论文集[C];2011年

4 ;东方集团2003~2004年度发展报告[A];中国民营经济发展报告 No.1(2003)[C];2004年

5 余自明;;转变观念将中药推向西方医药市场[A];全国首届侗医药学术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4年

6 许苏;;西方早期职业教师发展特征分析[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0)——外国教师教育史、职业与成人教育史研究[C];2009年

7 杨梅;;西方幼儿游戏思想初探[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8 毕晋锋;;试述波普的科学哲学观[A];山西大学2008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科学技术哲学)[C];2008年

9 杨昆福;;英汉禁忌语比较[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6年

10 沈玉芳;;当代西方区域规划研究的主要流派及对我国的思考[A];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暨中国区域协调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贾兴安;读散文《东方之神》[N];文艺报;2002年

2 郭洋;到东方“淘金”[N];经济参考报;2010年

3 ;东方海皇看好中国内地市场[N];国际商报;2000年

4 本报首席记者 郑若麟;西方开始反思“冷战红利”[N];文汇报;2009年

5 记者 童凯;东方钢铁在泰设点[N];泰州日报;2010年

6 记者 穆一凡;东方广播1~9月广告增收40%[N];第一财经日报;2010年

7 记者 苗志磊;广府古城被授予“东方神秘古城”称号[N];邯郸日报;2010年

8 本报记者 王立元;东方演艺集团新气象[N];中国文化报;2011年

9 本报记者 张永恒;读者激辩“如何看待西方”[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1年

10 记者 阮晓琴;东方金钰 巨资兴建三大网点[N];上海证券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瑾;小泉八云的日本情结与文学实践[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夏光武;黑塞作品在美国的接受与影响[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3 吕品秀;现代西方审美意识与室内设计风格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4 陈月浩;西方当代艺术对室内设计创作的影响的若干研究[D];同济大学;2008年

5 胡德香;中西比较语境下的文化翻译批评理论[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6 妥超群;汉藏交界地带的徘徊者[D];兰州大学;2012年

7 田龙过;后现代文学提问方式和问题域的转换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8 方益f ;生命科技政治特征分析和案例比较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9 王琪;西方现代体育科学发展史论[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10 王影君;中国小说的现代转型1897-1927[D];辽宁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家燕;杜拉斯小说创作中的自恋倾向[D];南昌大学;2005年

2 黄佳;纳撒尼尔·霍桑作品中的东方元素[D];江西财经大学;2012年

3 王亚维;奇瑞东方之子市场营销策略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4 杜欧丹;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来西方“青年过渡”研究的回顾与反思[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5 刘洋;错位与整合[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6 侯阿妮;西方语境下女权主义关于身体的理论阐释[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7 陈雪刚;浅析西方公民观念的起源[D];吉林大学;2005年

8 张治秀;论西方德治思想及其启示[D];广西师范大学;2005年

9 张震萍;五四时期西方书信体小说的传入与中国书信体小说的兴起和衰落[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10 汪瑜佩;上海工业遗产的再利用[D];复旦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01744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wendili/201744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911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