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新闻学在中国演化的历史审视其与传播学的关系
本文关键词:人文地理研究能为制订国家政策作贡献:——以城市发展方针研究为例,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中国传播学:反思与前瞻——首届中国传播学论坛文集》2002年
从新闻学在中国演化的历史审视其与传播学的关系
宁树藩
【摘要】:正对于传播学,我无系统研究,关于新闻学与传播学的关系问题,能讲的话不多。不过对于这个问题的另一面——新闻学,近年我在治中国新闻史过程中,对它的形成、演化及其特色,倒有一些思考。这些认识对论题尚有不少联系,写出来对活跃论题的讨论, 也许还有些意义。这些想法很不成熟,恳请各位多加指教,以便整理修改。
【作者单位】:复旦大学新闻学院
【分类号】:G206
【正文快照】:
对于传播学,我无系统研究,关于新闻学与传播学的关系问 题,能讲的话不多。不过对于这个问题的另一面—新闻学,近年 我在治中国新闻史过程中,对它的形成、演化及其特色,倒有一些 思考。这些认识对论题尚有不少联系,写出来对活跃论题的讨论, 也许还有些意义。这些想法
下载全文更多同类文献
PDF全文下载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AdobeReader仅支持PDF格式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新暖;期刊的栏目策划与选题策划[J];编辑学报;2004年02期
2 刘建涛,陈燕;国内外高端杂志生存空间比较分析[J];中国编辑;2004年02期
3 周易军;绝地求生——《中国国家地理》的成功之道[J];出版发行研究;2005年04期
4 吴飞,姚颖;“城市杂志”发展的经济学思考[J];新闻界;2003年02期
5 刘建涛;高端杂志的生存空间[J];新闻界;2004年01期
6 周一星;人文地理研究能为制订国家政策作贡献:——以城市发展方针研究为例[J];人文地理;2001年01期
7 李强;关于中产阶级的理论与现状[J];社会;2005年01期
8 徐国源;论深度报道中选题策划的操作模式[J];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9 赵玉明,郭镇之;中国新闻学教育和研究80年(下)[J];现代传播;1999年03期
10 王国慧;谁的眼睛?谁的地理?——从两份地理杂志看国际传播中的文化冲突与互动[J];新闻大学;2004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天白;黄强强;;新闻学研究的微观走向——2005年我国新闻学研究综述[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2 董天策;;理性审视新闻学与传播学的关系[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3 王勇;;从新闻学到传播学[J];山东视听;2004年02期
4 孔大为;;“新闻无学论”何以死而不僵——读《对“新闻无学论”的辨析及反思》一书的困惑[J];青年记者;2011年09期
5 李长江;;郑保卫:在发展中创新 在创新中发展[J];新闻传播;2004年06期
6 陆高峰;;新闻学研究的“灯下黑”[J];青年记者;2009年24期
7 罗以澄,廖声武;我国新闻学10年发展的哲学思考[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4年01期
8 李杰琼;;东亚新闻学与新闻事业的回顾与反思学术研讨会在北大召开[J];国际新闻界;2010年08期
9 ;全国新闻学研究会第一届二次理事会暨2009年中国新闻学学术年会召开[J];国际新闻界;2009年12期
10 李欣;;近年来我国民族新闻学研究综述[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宁树藩;;从新闻学在中国演化的历史审视其与传播学的关系[A];中国传播学:反思与前瞻——首届中国传播学论坛文集[C];2002年
2 陈少波;;高校招生宣传的传播学解读[A];和谐高考 阳光招生——《高校招生》杂志理论研究专辑[C];2006年
3 肖慧;;互联网广告中的科技信息传播特点初探[A];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第33分会场新媒体与科技传播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4 赵慧君;苏婧;刘泽林;;全面融合互动 提升资源价值——简论平面媒体在数字化时代的生存与发展[A];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第33分会场新媒体与科技传播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5 肖慧;;互联网广告中的科技信息传播特点初探[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4)[C];2009年
6 樊亚平;;也谈从“保卫新闻学”到“发展新闻学”——新时期新闻学学科地位与学科发展探析[A];新时期中国新闻学学科建设30年[C];2008年
7 刘恕;;试论传统媒体与社交网络的交互融合——从新华社电视进驻开心网说起[A];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第33分会场新媒体与科技传播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8 刘恕;;试论传统媒体与社交网络的交互融合——从新华社电视进驻开心网说起[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4)[C];2009年
9 熊晓萍;;传播学视角下的“80后”文学[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09.3)[C];2009年
10 王命前;;论版式的内容属性[A];首届科技出版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明四新;[N];中华新闻报;2006年
2 学生记者 何美;[N];新清华;2005年
3 权海帆;[N];陕西日报;2003年
4 唐明霞;[N];中国图书商报;2000年
5 宋晓梦;[N];中华新闻报;2002年
6 华中科技大学 吴廷俊 张振亭;[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5年
7 黄爱萍;[N];中华新闻报;2002年
8 孙;[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1年
9 吴予敏;[N];中华新闻报;2002年
10 记者 李晶晶;[N];中国摄影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智敏;改革开放30年中国新闻学之演进(1978-2008)[D];复旦大学;2009年
2 李媛;从传播学视域对展示空间的设计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3 张大伟;“左联”文学的组织与传播(1930-1936)[D];复旦大学;2005年
4 刘春波;舆论引导论[D];武汉大学;2013年
5 李姝;面向信息时代波普建筑信息传播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6 伍静;中美传播学早期的建制化历程与反思[D];复旦大学;2007年
7 李永平;包公文学及其传播[D];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
8 姜红;现代中国新闻学科建构与学术思想中的科学主义(1918-1949)[D];复旦大学;2006年
9 张振亭;中国新时期新闻传播学术发展史[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10 王海铝;意境的现代阐释[D];浙江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陆春雷;我国公共政策传播的公共关系管理[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2 肖遥遥;公共新闻理论初探及其在大众媒体中的运用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3 王永强;传播学视野下的名人博客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4 佟盟;民族文化资源与中国动画传播[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5 杜修丽;从传播学角度探中文报刊新词英译[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6 王旭;中国对外宣传工作的传播学思考[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7 张伟;《庄子》在先秦时期的传播与接受[D];山东大学;2007年
8 谈英;戏说历史现象的传播学分析[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9 孟凡骞;我国动画品牌传播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10 贺志琴;从传播学角度看口译中的理解[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本文关键词:人文地理研究能为制订国家政策作贡献:——以城市发展方针研究为例,,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0404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wendili/2040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