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人文地理论文 >

唐长安的私家园林景观

发布时间:2018-06-25 00:38

  本文选题:唐代 + 长安 ; 参考:《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摘要】:唐代是中国古代园林风格转变的重要时期。唐长安私家园林的艺术性较之上代又有进一步升华。唐长安私家园林的山体、水体、植物、动物、建筑等景观要素和谐融汇,园池构筑日趋洗练明快,士人将诗情画意引入园林,使崇尚自然的美学原则充分实现,为后世的写意山水园奠定了基础。
[Abstract]:The Tang Dynasty was an important period for the transformation of ancient Chinese garden style. The artistry of Tang Changan private garden was further sublimated than that of the previous generation. The landscape elements of Tangchang'an private garden, such as mountains, water bodies, plants, animals, buildings, and so on, are in harmony,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garden pool is increasingly clean and brisk. The scholars have introduced poetry and painting into the gardens, so that the aesthetic principle of advocating nature can be fully realized. For the future freehand brushwork landscape garden laid the foundation.
【作者单位】: 郑州大学历史学院
【分类号】:K928.73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亢宁梅;中国古典园林美学特点初探[J];郴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6期

2 李红霞;道家隐逸与唐代山水艺术关系初论[J];固原师专学报;2002年05期

3 岳毅平;论白居易的园林景观说[J];淮北煤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4 封云;门窗洞墙——古典园林的小品之妙[J];华中建筑;2003年03期

5 王鲁民,徐维波;从《池上篇》看白居易的园林意象[J];华中建筑;2004年02期

6 左鹏;论唐诗中的江南意象[J];江汉论坛;2004年03期

7 郑丽霞;周华;陈九辉;;浅谈生态园林与城市可持续发展[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7年25期

8 岳毅平;试论园林与文学之关系[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9 王志胜;浅析唐朝社会的别墅[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10 傅合远,王元民;意境美 线条美 模糊美——简论书法和建筑的会通[J];美与时代;2005年10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俞明;历史名胜与中国古代文学[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2 陈江;明代中后期的江南社会与社会生活[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3 王欣;传统园林种植设计理论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5年

4 李瑞;唐宋都城空间形态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5 臧丽娜;明清徽州建筑艺术特点与审美特征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6 王福鑫;宋代旅游研究[D];河北大学;2006年

7 庄岳;数典宁须述古则,,行时偶以志今游[D];天津大学;2006年

8 周睿;张说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9 张晓燕;中国传统风景园林廊设计理法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8年

10 黄一斓;异彩纷呈的明晚期民间日常生活[D];浙江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燕;论中国古典园林的美学风格[D];四川师范大学;2003年

2 夏金婷;中国古典庭园环境艺术设计研究——浅析构成要素及其关系的演变[D];东华大学;2004年

3 张兰;山水画与中国古典园林植物配置关系之探讨[D];浙江大学;2004年

4 陈建新;高速公路路际景观系统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5 白茹冰;论唐代牡丹的引种、推广与兴盛[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6 李朗然;中法古典园林艺术比较[D];中南林学院;2005年

7 袁源;基于人文社会学视角的明代家具史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5年

8 郑丽虹;近现代社会转型与苏州的城市设计[D];苏州大学;2005年

9 张婕;明清小说与园林艺术研究[D];苏州大学;2005年

10 欧阳薇;试论园林化居住小区[D];天津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费杰,侯甬坚,刘晓东,安芷生,王苏民;基于黄土高原南部地区历史文献记录的唐代气候冷暖波动特征研究[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1年04期

2 孙瑜;;唐代代北范围考论[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3 史念海 ,费省;汉唐间长安地区物产的分布及其演变[J];地理研究;1986年02期

4 侯甬坚;;“西安城市史”系列著作的构思和追求[J];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5 李之勤;论唐代的上津道[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88年04期

6 滕磊;浅述唐代巩县窑[J];海淀走读大学学报;2002年03期

7 李勃;唐代崖州治所考[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5年04期

8 小沙;;西望长安[J];大视野;2008年06期

9 鲁西奇;;“山南道”之成立[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9年02期

10 聂顺新;;再论唐代长江上游地区的荔枝分布北界及其与气温波动的关系[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11年01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练建安;白云深处长安岽[N];福建日报;2004年

2 韦明铧;梦回唐城[N];扬州日报;2010年

3 茅店月;昔日繁华地 八水绕长安[N];中国旅游报;2010年

4 王静;长安:丝绸之路上的绚丽之都[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9年

5 ;秦岭,人与自然和谐的家[N];中国旅游报;2010年

6 马晓东;长治市城区、郊区——永图治世祝长安[N];山西日报;2005年

7 赵超;古城西安,自在承袭传统生活[N];中国文化报;2009年

8 麦牙;京都:持续千年的旧爱新欢[N];华夏时报;2007年

9 樊前锋;走过西安回坊老街[N];中国民族报;2010年

10 本报记者 郭亮亮;漫步“丝路”起点 体味“中国脊梁”[N];中国贸易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刘勋;唐代旅游地理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2 介永强;西北佛教历史文化地理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张永帅;唐长安住宅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

2 王现平;唐代四川军镇地理考[D];西南大学;2009年

3 李燕;古代黄河中游环境变化和灾害对于都市迁移发展的影响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4 于美娟;白居易诗题地名疏证[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5 朱永杰;五代至元时期西安城市地理的初步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6 孔祥生;桥梁与环境[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7 赵天改;关中地区湖沼的历史变迁[D];陕西师范大学;2001年

8 祁远虎;唐九成宫、玉华宫历史地理之比较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06370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wendili/206370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0a0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