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人文地理论文 >

中国A级旅游景区空间结构与可达性测度

发布时间:2016-12-07 12:05

  本文关键词:中国A级旅游景区空间结构与可达性测度,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兰州大学》 2013年

中国A级旅游景区空间结构与可达性测度

从忆波  

【摘要】:旅游业作为当今世界的第一大产业,不仅给许多国家带来了可观的外汇收入,而且还为社会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成为经济诸要素中新的增长点。因此各国越来越重视旅游业的发展。中国幅员辽阔、山河壮丽、风光秀丽、历史悠久、民族众多、文化底蕴深厚,发展旅游业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但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以前,受国家政治、社会经济、交通运输等众多因素的影响,旅游业发展缓慢。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逐渐成为人们休闲度假的主要方式。然而人们在讨论某一地区旅游业发展时,首先想到自然资源、人文文化、服务设施状况等方面的内容,往往忽视了交通对区域旅游的发展乃至景区空间布局的影响。 研究旅游景区在宏观上的空间结构,本质上是研究旅游目的地与客源地之间的关系。本文在全国范围内,研究国家级旅游景区空间格局,综合考虑自然、人文、社会等因素对景区分布进行评价,在此基础上,以陆路交通定量分析全国A级旅游景区的可达性指标,同时利用不同数据源,对比分析空间可达性的时空变化,评价道路建设对景区可达性的影响,并以旅游景区所在地理位置和交通可达性为依据,探讨基于可达性格局的旅游区划问题。 研究表明,中国A级旅游景区在全国各省区均有分布,但主要集中分布于四川东部、两湖地区、黄河和长江下游地区,呈现出以旅游市场为导向的特征。总体上,A级旅游景区呈集中分布态势,且自东向西逐渐稀疏,与人口分布有趋同性,同时受经济状况、地形、水系等因素影响。点模式分析表明,人文类景区和自然类景区相对全体A级旅游景区而言,分布更为聚集,且人文类景区聚集程度高于自然类景区。A级景区一级热点区广泛分布于绝大多数省份;二级热点区则分布于黑河-腾冲线以东,北纬28度至北纬32度之间;三级热点区共形成四处,分别位于成渝地区、两湖地区、晋冀鲁豫交界和长三角-鄂赣皖交界地带。景区可达性均值较低,地区差异突出,交通指向明显。与1991年相比,2010年景区可达性提高了1.65h,提高的主要动因来自于可达性2h以内低值区扩张;而可达性在48h以上的低可达性区域变化甚小。基于景区地理位置与交通可达性,划分景区服务区,通过设置时间控制值,逐层向上合并,将全国分为177个三级旅游区,9个一级旅游区和21个二级旅游区,形成了中国旅游区划等级体系。 最后,根据上述分析结果,提出了旅游发展和景区规划、布局、建设的4点建议,即:增加A级景区数量,提高景区服务质量;优化景区空间结构,统筹设计旅游线路;完善景区交通网络,促进旅游发展;依托旅游区划,实现旅游资源共享。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兰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TU984.18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卞显红,王苏洁;交通系统在旅游目的地发展中的作用探析[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6期

2 许春晓,董明辉;旅游业空间结构理论研究概况及近期动向[J];常德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3 罗铭;陈艳艳;;北京市商业区可达性研究[J];城市交通;2008年03期

4 杨建军,张兴平,毛必林;跨世纪的杭州市旅游景区与旅游交通布局构想[J];城市规划汇刊;1998年05期

5 殷成志,吕斌;长江三峡区域旅游交通规划[J];城市规划汇刊;2004年02期

6 李军芳;张志斌;赵雪雁;;甘南生态—民族文化脆弱区旅游交通发展研究[J];草业科学;2007年11期

7 王远飞;;GIS与Voronoi多边形在医疗服务设施地理可达性分析中的应用[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06年03期

8 卞显红;城市旅游空间结构研究[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3年01期

9 石培基,李国柱;点—轴系统理论在我国西北地区旅游开发中的运用[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3年05期

10 王桂圆,陈眉舞;基于GIS的城市势力圈测度研究——以长江三角洲地区为例[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4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Situation Analysis of Developing ReBAM in Yanji City[J];Asian Agricultural Research;2012年01期

2 曾玉;四川山地旅游资源特征及开发建议[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1期

3 罗琳;;社区参与式旅游发展模式个案研究——以四川省北川羌族自治县五龙寨为例[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2期

4 卞显红,王苏洁;交通系统在旅游目的地发展中的作用探析[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6期

5 章尚正;余佳;;旅游资源非优型省会城市的旅游吸引力提升——以合肥市为例[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6 周加来;胡百红;任志安;;皖北中心城市经济辐射范围的测度[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7 陈春莲;;浅谈合肥市滨湖新城旅游规划[J];安徽建筑;2010年05期

8 管兵中;卢松;;国内农业旅游研究述评[J];安徽农学通报;2006年13期

9 吴立;刘红叶;;黄山市区域旅游系统空间结构模式与优化[J];安徽农学通报;2008年01期

10 陆方欢;邹能锋;;安徽省旅游信息化现状分析及发展对策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2008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章锦河;王群;朱棣;姜坤;;循环经济与大别山生态旅游开发[A];循环经济理论与实践——长三角循环经济论坛暨2006年安徽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6年

2 温莹蕾;游小文;;乡村景观的保护与旅游规划研究——以竹泉村为例[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李巧宏;刘维超;孟静;;基于客运流量分析杭州都市经济圈功能结构[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徐速;;京津冀区域旅游一体化——旅游合作与发展探讨[A];京津冀区域协调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5 齐晔;蔡琴;;可持续发展理论十年进展概要[A];三生共赢论坛·2009北京会议会议材料[C];2009年

6 马丽卿;;浙江海洋旅游产业区位分析及空间重构[A];中国海洋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7年

7 叶明武;王军;许世远;陈振楼;黄静;;城市绿地公园防震避难规划方法构建与应用[A];“中国视角的风险分析和危机反应”——中国灾害防御协会风险分析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8 张巨才;;基于品牌定位的区域旅游目的地形象传播策略研究——以河北为例[A];中国高等院校市场学研究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C];2009年

9 李青;;对高职旅游院校图书馆深化教学服务的构想[A];2010广西图书馆学会年会暨第28次科学讨论会论文集[C];2010年

10 梁玉华;;贵州旅游气候资源评价[A];现代地理科学与贵州社会经济[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世木;我国体育信息资源配置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2 刘佳;中国滨海旅游功能分区及其空间布局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3 罗丹;旅游规划案例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4 彭永祥;基于旅游者收益的地质公园核心竞争力及其评价[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李波;云南旅游地质景观类型与区划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6 安永刚;休闲城市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0年

7 文红;欠发达地区森林旅游开发的理论和实证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8年

8 廖荣华;南山牧场区域生态文化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7年

9 王怀採;张家界旅游者碳足迹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0年

10 戴美琪;休闲农业旅游对农村社区居民的影响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冲;城市中心区公园防灾避险功能空间改造分析[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李昕;区域性核心城市辐射带动能力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3 南书立;工业废弃地的游憩利用与改造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叶曼;安徽省黄山市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现状研究与态势分析[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5 许伟民;集安市旅游市场发展战略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6 付艳;从《印象·刘三姐》透视品牌旅游产品对区域旅游发展的影响[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7 尹优;广西城市旅游空间结构及其优化分析[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8 朱士鹏;广西城镇体系空间结构测度与优化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9 谢莲花;基于旅游者行为的南宁市入境旅游发展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10 韦福巍;广西入境旅游市场时空变化特征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传武,黄新南,杨本俊;六安市域经济的非均衡发展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5年09期

2 喻庆国;曹顺伟;邓喜庆;卢双珍;;云南糯扎渡自然保护区植被沿坡度空间分异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28期

3 朱同林;九华山旅游者人口学特征及其行为研究[J];安徽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3期

4 陆林,焦华富;山岳旅游者感知行为研究——黄山、庐山实证分析[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03期

5 刘卫果,王苏男;客运交通方式与体系的关系及其发展[J];北方交通大学学报;1998年03期

6 鲁澎;唐鸣镝;郑杨;王立东;;北京旅游咨询服务中心建设探讨[J];北京社会科学;2007年02期

7 郑杨;;京沪旅游集散中心比较研究[J];北京社会科学;2007年04期

8 吴殿廷,朱青;区域定量划分方法的初步研究——兼论用断裂点理论进行区域划分问题[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3期

9 李季;关于天津市旅游服务体系建设的构想[J];商业研究;2004年04期

10 余蓉;苗维亚;;浅谈自助旅游及其市场体系的培育[J];商业研究;2006年06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罗勇;四川螺髻山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景观生态化开发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3年

2 杨更;九寨沟景观地质背景及成因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5年

3 刘婕;旅游开发对九寨沟景观生态体系和民族文化多样性的影响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4 王秋英;城市公园防灾机能的研究[D];河北理工大学;2005年

5 卢秀梅;城市防灾公园规划问题的研究[D];河北理工大学;2005年

6 王景燕;四川“大青城”生态旅游区景观安全格局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06年

7 李洪涛;我国自助旅游发展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毛星 ,高年生 ,孔祥艺 ,张鹏武;山西省旅游景区景点服务通则[J];大众标准化;2005年10期

2 孙祚亮;张琦;;辽宁省公共资源类旅游景区(点)“两权分离”改革的探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8年17期

3 李洪鹏;高蕴华;赵旭伟;;数字景区转型智慧景区的探索[J];智能建筑与城市信息;2011年07期

4 田茜;;从文化层面透析滹沱河景区的建设与管理[J];河北水利;2012年10期

5 王启;;河南省的弱势景区及其走出困境的对策探讨[J];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6 ;云台山:景区管理迈向信息高速路[J];中国建设信息;2007年24期

7 袁元;;旅游景区公共设施现状分析与探究[J];美与时代(上);2014年04期

8 周翔旭;刘倩;高敏;;高速免费与景区管理的矛盾探究——以华山景区为例[J];管理观察;2014年14期

9 舒艳;;小型旅游景区的建设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以昭山旅游景区为例[J];中外建筑;2007年02期

10 ;数字黄山:奏响景区地信息化序曲[J];中国建设信息;2007年1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亚娟;;关于景区讲解管理的若干思考[A];科学发展观与浙江旅游业论文集[C];2005年

2 何孟辑;;精心打造具有舟山海洋文化特色的景区游乐精品[A];科学发展观与浙江旅游业论文集[C];2005年

3 孙九霞;;遇龙河景区居民参与旅游开发策略研究[A];人类学与当代中国社会——人类学高级论坛2002卷[C];2002年

4 孙诗靓;马波;;景区—社区系统中权力与制度的相关矛盾分析[A];区域合作:旅游业转型和创新的平台——第十二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系统考察组;;对中国世界双重和自然遗产景区的考察报告(下)[A];中国公园协会1999年论文集[C];1999年

6 ;杭州西湖公园景点免费开放评析[A];中国公园协会2005年论文集[C];2005年

7 黄金葵;;景区客流疏导预警机制方案设计[A];中国休闲研究学术报告2011[C];2011年

8 朱海霞;曲守璐;;大明宫5A级景区综合评价及建设路径选择[A];第九届中国软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3年

9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系统考察组;;对中国世界双重和自然遗产景区的考察报告(上)[A];中国公园协会1999年论文集[C];1999年

10 邢贵升;;对永济旅游景区发展的深层次思考[A];2011《旅游学刊》中国旅游研究年会会议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尹同君;[N];阿坝日报;2005年

2 黄山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黎志;[N];中国旅游报;2001年

3 柯岩;[N];中国旅游报;2002年

4 张捷雷;[N];中国旅游报;2002年

5 记者 郭敏;[N];安阳日报;2006年

6 本报记者 庞文渊;[N];宝鸡日报;2007年

7 北京 丁永勋;[N];中国改革报;2007年

8 巅峰智业机构 张辉 叶昊;[N];中国旅游报;2006年

9 萧歌;[N];中国旅游报;2006年

10 何雨;[N];中国旅游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炜霞;景区周边环境研究—界定、评价、协调[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2 马震;游客感知景区服务质量评价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3 胡炜霞;景区周边环境研究——界定、评价、协调[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4 贾英;基于符号学理论的旅游景区品牌塑造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5 文彤;旅游目的地标志景区发展研究[D];暨南大学;2007年

6 王波;中国旅游景区供给的制度经济学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7年

7 黄鹂;旅游景区投资模式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8 李梦;我国旅游景区前台管理信息化评价研究[D];西北大学;2014年

9 尹郑刚;沙漠旅游主客体系统及景区竞争优势:典型案例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10 郭淳凡;不确定条件下企业景区投资决策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应霞;基于服务质量差距模型的长隆欢乐世界景区服务质量分析[D];暨南大学;2008年

2 温龙环;景区信息平台交互方式研究[D];江南大学;2008年

3 黄梅;景区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研究与构建[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4 易滢滢;长株潭城市群景区战略联盟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5 王颖凌;景区两权分离及其发展模式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6 贺颖;公共景区免费开放的经济学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7 高玲;旅游景区员工职业素质教育培训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3年

8 淳秋红;公共景区产权管理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何西伟;基于社会责任的重庆市遗产型景区管理机制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3年

10 黄利娜;生态学视域的长株潭城市群景区空间结构研究[D];湘潭大学;2009年


  本文关键词:中国A级旅游景区空间结构与可达性测度,,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0722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wendili/20722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e8f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