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山神奇之四:甘渊、日月出没之处与“甘栏大峡谷”
本文选题:大明山 + 大峡谷 ; 参考:《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Abstract]:......
【作者单位】: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编辑部;
【分类号】:K928.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韦荣华;韦健康;;大明山 谜样圣域[J];森林与人类;2009年11期
2 黄世杰;;大明山神奇之一:明山仙境与日月同辉[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3 韦覃江;;秋来大明山[J];红豆;2007年15期
4 林万里;;大明山三题[J];中华散文;2006年11期
5 若舟;;饱蘸赤子大爱 重彩明山大美——广西著名油画家陈庆珠“感悟大明山”画展观感[J];今日南国;2008年21期
6 谭明宽 ,伍荔霞 ,卓婕;深受大明山欢迎的投资建设者韦康仕[J];广西林业;2002年01期
7 黄世杰;;大明山神奇之五:弱水之渊与大明山四面环水[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8 赵向军;;大明山“小黄山”[J];风景名胜;2006年09期
9 高建年;;游大明山[J];新语文学习(教师版);2008年01期
10 黄贞明;;奇美大明山[J];今日中国(中文版);2010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黄丽华;陈训;;贵州花江大峡谷黄褐毛忍冬生物学特性初步研究[A];中国植物学会七十周年年会论文摘要汇编(1933—2003)[C];2003年
2 陈江伟;;浙中大峡谷生态旅游开发的评价与分析[A];科学发展观与浙江旅游业论文集[C];2005年
3 和太平;文祥凤;黄棉;农绍岳;梁家善;彭定人;;大明山自然保护区之生态旅游与自然保护[A];生态安全与可持续发展——广西生态学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4 ;雅鲁藏布大峡谷——世界第一大峡谷的科学探险考察进展[A];科技进步与学科发展——“科学技术面向新世纪”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8年
5 杨逸畴;;大峡谷的可持续发展攻略——水能开发与调汽问题[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三)[C];2007年
6 陈祖安;林邦慧;白武明;;2001年昆仑山大震对青藏川滇构造块体系统稳定性影响的数值模拟[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四届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王椿镛;丁志峰;杨建思;楼海;周民都;何正勤;俞言祥;;2001年11月14日昆仑山Ms8.1级地震产生的断层带的细结构研究[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届年会论文集[C];2004年
8 马寅生;施炜;张岳桥;杨农;张春山;张会平;;昆仑山活动断裂带玛曲段活动特征及其东延[A];青藏高原及邻区地质与资源环境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3年
9 阿宝罗;;黄山深度体验 谷底溯行72小时[A];中国定向运动文献汇编(2005)[C];2005年
10 薛霆哠;傅容珊;;用准静态数值方法模拟2001年昆仑山特征地震[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四届年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蔡葵芳;德国科学家发现海底超级大峡谷[N];光明日报;2006年
2 刘洪进 刘张雯欢;柴埠溪发现神奇的“鸟语文化”[N];三峡日报;2006年
3 实习记者 叶娇;鄯善收回吐峪沟大峡谷景区管理权[N];吐鲁番报(汉);2008年
4 记者 高艾苏;大峡谷桥断路毁 进墨脱中途受阻[N];解放军报;2000年
5 戴光元;大峡谷探险漂流五一正式开放[N];抚州日报;2006年
6 记者 潘黎明;伽师天门大峡谷旅游推介新闻发布会举行[N];喀什日报(汉);2007年
7 王书林邋刘小江 张娟;奇峡含笑迎客来[N];洛阳日报;2007年
8 王广;名不虚传大峡谷[N];中国旅游报;2000年
9 郑克文;“云台山”与“大峡谷”牵手提升品牌影响力[N];经济日报;2007年
10 赖南坡 钟华;综合开发乳源广东大峡谷[N];韶关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柯健;香格里拉地区的自然与人文多样性及发展模式[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8年
2 陈香波;夏蜡梅遗传多样性及迁地保护策略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9年
3 朱利东;青藏高原北部隆升与盆地和地貌记录[D];成都理工大学;2004年
4 万柯松;地震台阵技术在地震学中的应用[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
5 薛霆哠;大尺度断层活动数值模拟及地震学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
6 汤国璋;多年冻土隧道开挖稳定性及其渗漏水特征分析[D];中南大学;2005年
7 黎敦朋;青藏高原西北缘上新世—早更新世构造变形与高原隆升[D];中国地质科学院;2008年
8 张元明;新疆三工河流域苔藓植物区系及生态学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2002年
9 吴光大;柴达木盆地构造特征及其对油气分布的控制[D];吉林大学;2007年
10 徐爱春;青藏高原同域分布的藏棕熊、雪豹生存状态、保护及其生态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龙;西拉沐沦大峡谷生态旅游规划与市场营销策划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2年
2 李惠;壶关太行山大峡谷旅游公司战略研究[D];山西大学;2012年
3 罗应华;大明山常绿阔叶林退化生态系统自然恢复过程中群落动态学研究[D];广西大学;2004年
4 徐星星;南津关大峡谷景区游客旅游动机与行为特征研究[D];湖北大学;2012年
5 郗增福;广东乳源大峡谷地区的层状地貌[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6 叶铎;大明山自然保护区常绿阔叶林演替序列群落特征及动态研究[D];广西大学;2007年
7 谷懿;云南大峡谷地热钻井工艺及引水方案对水量水温影响评价[D];成都理工大学;2007年
8 李燕华;凤凰山峡谷亚气生蓝藻的分类及生态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9 陆春文;广西大明山自然保护区蚁科昆虫区系分类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3年
10 张艳;文化的记忆与重构:环大明山龙母信仰探析[D];广西民族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07994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wendili/2079941.html